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

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

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

日前,学校广大师生积极落实校党委宣传部《关于撰写戚发轫院士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的通知》要求,在报告会结束后,结合校情、院情和自身工作、学习情况,及时和认真记录下了对航天精神的感悟与领会。截止目前,校党委宣传部共收到来自18个单位师生的撰写的1300多份心得体会;并从中挑选出10篇优秀作品,在校园网及《新乡医学院报》予以刊登,供广大师生学习交流。

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

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_海沟经验心得

作品1:

大爱育大成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崔新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一号到五号飞船总设计师,“神舟”六号、七号飞船总设计师顾问……这一系列称谓集于一身,戚发轫,这个名字注定是在中国航天领域叫得很响的!而当他满载中国航天和他个人的飞天故事从神秘的幕后走到前台、走向公众时,戚发轫院士赢得我们的感动、尊重与喝彩,无疑也是必然的。他出彩的人生是赢得我们齐声喝彩的理由,他对国家安全与民族长远发展利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理所当然地值得我们尊重,而他身上折射出的人性光华则给我们带来持久的感动、深深的启迪。

这种人性光华是什么呢?来自我内心深沉的感动是“大爱”。

戚院士身上展现的大爱最基本的是对规律、对科学的敬畏,是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他在给我们做报告之初,就特别强调自己不是科学家,是工程师。遑论普通公众,即便我们长期在高等学府浸淫的人们,也未必有多少人能够准确界定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界限,尤其是对像戚老这样业绩显赫的科技大家更未必有多少人会质疑他拥有“科学家”的头衔。然而,戚老却给自己从事的职业立下了严格的界定——他所做的工作不是在探索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客观规律,而是在工程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去设计、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案。正是基于这种对世界本真的大爱,他走出了从搞导弹到造卫星、引领载人航天一路的精彩;也正是基于这种对世界本真的大爱,他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零故障、零缺陷、零疑点”的工作追求,创造了将三十万分之一的载人航天事故率降低到零的纪录。

戚院士身上展现的大爱核心之处在于他宽广的眼界与强烈的探索未知使命意识。与其他基础性研究、战略性研发领域一样,在航天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都存在“值”与“不值”、“用得其所”与“烧钱”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对这样问题不同的回答展现出人们不同的认识境界、工作态度并内在决定了从事事业的大小。戚老自己从航空到航天、从导弹到火箭、从卫星到载人航天,工作领域距离人们直接感受得到的事物越来越远,然而他越来越坚定后者更大的比较价值。“今天不重视发展太空技术,明天的月球就是今天的钓鱼岛。”“不抓紧时间和平利用外空的能力,国家将无防可守。”“固守今天的地球,百年左右后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很多重要资源将无以为继。”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境界。视野的宽阔与否决定着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影响着个人的胸怀与志向,最终支配着人的命运。感于当下、虑及长远,肩扛使命、负重前行,这正是是创大业、获大成不可或缺的品格和内源力量。

戚院士身上展现的大爱最深沉的是对国家之爱。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否认他所在的社会关系连接,也就否定了他自身存在的意义。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发展现阶段,最重大的就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一个人对国家与民族怀有高度认同与情感皈依,内心就充盈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日据时代亡国奴的屈辱历史遭遇使他年少时就生发了深厚的国家认同之心和由衷的报国之志,读大学选航天目标就是要造飞机捍卫国家的天空安全。基于深沉的爱国之心,大学毕业改行搞火箭、火箭积得十年功又被“跨界”安排去卫星、卫星功成再被点将“升级”攻关载人航天,一路走来他都做到了响应祖国的召唤;基于深沉的爱国之心,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他激发了走自力更生的自新探索之路,苦难时期他顶住了严酷生活条件的考验,政治风雨中他能舍弃小家恩怨矢志报国家。

戚院士作为中国航天系统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身上的这种人性光华不仅成就了个人人生理想,也汇入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凝聚成感召我们国人奋发前行、共圆中华伟大复兴梦的巨大正能量。

作品2:

学习航天精神,为新医发展做贡献

-----戚发轫院士报告会心得体会

医学检验学院院长 王辉

5月8日上午,聆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题为《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的报告。戚发轫院士详细介绍了我国的航天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航天技术的重要意义和航天精神。戚院士的报告精彩而有意义,使我们更深入了解老一代航天人自己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作为一位教师,听了戚院士的报告更是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热爱祖国,是事业发展的动力

戚院士儿童时期生活在大连,当时的大连被日本占领,日本人在占领区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学生每天早上要面向东方,向日本天皇请安。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小的戚院士对于自己的国籍都是模糊的。抗日战争胜利后,戚院士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因此他深刻知道自己是亡国奴的滋味。就是像戚院士这样的航天人,时刻怀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才能克服各种困难、顶住各种压力,使中国的航天事业走向辉煌。

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每个人才能挺直腰杆。现在我们从新闻上看到中国的游客遍布全世界,各国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中国游客购物,但2002年1月我到德国科隆大学遗传所做博士后的时候,我们实验室隔壁一位德国教授见到我的时候,首先问我是不是来自日本,我说不是,他接着说是不是来自韩国,我说也不是,我是来自中国。这就说明当时在他心目中日本和韩国的地位比中国高。我想十多年后的今天,当这位教授再遇到亚洲人的时候,也许首先会问你是不是来自中国,因为我们中国现在比过去强大了很多。而要想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我们每位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就应该胸怀祖国、无私奉献,把热爱祖国融入课堂的教学内容之中,使每位新医学子拥有爱国的热情,毕业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二、自力更生,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1958年,有一个难得的到苏联学习导弹技术的机会,可最后的名单上,唯独没有戚院士。 “因为我是学总体的,这是导弹研究的最核心技术,其他搞强度的、搞工艺的、搞材料的、搞气动的都可以去,只有搞总体技术的人不能去――怕我们中国人获取核心科技。” “当时感觉很委屈、很窝囊”, 戚院士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专家。这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导弹事业来说,打击是很大的。“相当于釜底抽薪”。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戚发轫等没有退缩。“‘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就从那时候开始――靠别人靠不了啊,一切只能靠自己。”他说。

即使当前也是一样,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一直对中国实行高科技技术的限制,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必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提高我国高新技术的水平,增强我国的实力。作为新乡医学院的一位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校目前的条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风斗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自己的科研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三、团结协作,是事业发展的前提

航天事业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是依靠众多科技工作者联合攻关的结果,因此每一项成就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航天人必须有甘做螺丝钉的精神。如果每个人都想突出自己的作用,那就不可能步调一致地将各种工作协同推进,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就达不到今天的水平。同样,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也需要大家能够团结协作。只有大家拥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一个实验室内部各位老师之间相互协作,这个实验室才能出高水平的成果,一个学校只有各个实验室之间进行协作、联合攻关,才能使学校整体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把新乡医学院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品3:

戚发轫:创新需要有个宽松的环境

社会科学部 张功震

1992年,国家开始上马载人航天的“921”工程时,59岁的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总设计师。在新事业的开拓中,戚发轫带领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说的如下几句话,意义更深刻。

“搞基础研究工作,开发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是不可能次次成功的,搞什么就成什么也不符合科学规律。”“作为一个大的工程来讲,当然要尽量避免失败,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但这之前要做很多研究、探索的工作,要允许这些前期工作有失败”。

戚发轫的话既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又道出了科研人员的心声。科研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劳动,科研人员是为探索自然规律而奋战的勇士。科研路上迷雾重重,要取得任何一点突破,都必须付出巨大代价,这自然有成功与失败、有欢乐与痛苦。没有科研人员总是一帆风顺的,跌跌撞撞地探索自然奥秘才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科学探索不能急功近利,这是科技创新的大忌。应该允许有价值的失败,失败的结果也是非常宝贵的科研经验,这也是一项“成果”。同时,“败棋有胜着”,失败中孕育着成功。再者,允许科研失败的反思也在一定层面上回答了“钱学森之问”。

戚发轫说,“有实践的机会和宽松的环境,才能出新的东西,所以要给科研人员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有反复,让他们集中精力干事。”这就是让科研人员放下包袱。就像如果让参赛的运动员必须获得冠军,那么比赛是没法办下去的。

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一种鼓励自由创新、包容失败的伦理与价值观氛围,是科研人员成长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尊重知识与人才的社会的必然选择。这种伦理与价值观氛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彼时,科研工作会在符合科研规律的道路上稳稳前行。

作品4:

一蓑烟雨任平生, 常态之心践精神

——聆听戚发轫院士报告有感

党委统战部 牛军伟

5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莅临我校讲学。年逾八旬的戚老声如洪钟,为我校两千多名师生员工作了题为《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的报告。笔者有幸现场聆听,感触颇多。

看到戚老本人,听着他述说经历,第一感觉用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来形容他最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戚老报告贯穿的是坚定的信仰追求、历史的担当意识,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思想作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荣誉满身的戚老执着传递着信心与期待,是其对梦想矢志不渝的追求;正在赶路的新医人践行信念与精神,是在迈出新常态矫健有力的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恰与戚老报告中的中国航天精神契合。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所高校,“新常态”的核心要义都是要树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维,更加注重改革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别荣海校长在主持讲话中特别指出我校目前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提出“转型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就是强调广大教职员工唯有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建设美好新医的信念之种才能在每个新医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历经百年沧桑的新医从不缺少砥砺奋斗的光荣传统,而如今,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在践行航天精神之上传承实干信仰,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创新,更加注重高等医学教育的前沿发展,更加注重全校各项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始终坚持适合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向。

新医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每位新医人的奋斗目标,也是教育新常态下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常态之心践行航天精神,使得我们更加清晰的定位我们与一流医学高校的实际差距和发展路径,只有人人爱校荣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严谨务实、无私奉献,更多的钱惠茵、李东亮、王辉、李院军才会源源涌现,学校普惠共享、包容发展的改革发展建设正能量才会越来越强。

作品5:

满庭芳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4级学生 张赛赛

目光灼灼,院士抖擞,英才汇集大楼。万众期待,重回太空游。

多少峥嵘岁月,再回首,心路悠悠。莫道愁,携万卷书,航天路好走。

神舟。东方红,长征万里,嫦娥凝眸。掌声起,同志还需战斗。

道声戚老珍重,背影里,流光德厚。且看吾,风华正茂,赤子筑高楼。

作品6:

世界多纷扰,我自虔诚以待

第三临床学院学生 万婕

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的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彼时,航天之路崎岖,他们披荆斩棘、探索奋斗;划地三尺,任是谁也算不出中国航天事业此时的蓬勃发展。他们在为华夏构筑航天蓝图的同时,也将航天精神注入这片热土,贫穷促我们拓荒,但拼搏使我们意志更强!

仰慕这位年至耄耋的老者,白发苍苍依然精神矍铄,幽默风趣地讲述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认真耐心地聆听解答同学们的现场提问。仰慕他,初出茅庐,即踏足航天领域研发设计;仰慕他曾以花甲之岁,接手“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之职,探索奋斗,为中国新一轮航天技术开拓疆土。

还记得这位老者,在报告会上深情讲述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严谨务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从来都不需要记起,因为未曾忘记,对于航天精神的诠释已经深入他的思维。无论这是个多么繁华似锦的人间,一如既往的心怀这些简单的精神世界虔诚以待,在航天领域执着用心奉献,自然可以收获一片独钓寒江的宁静,收获一份成果斐然。

犹记得教代会之时,看到校报教代会专版上鲜亮的标题: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谋求新跨越 为实现学校快速转型发展而努力奋斗。彼时只觉得,文字是极好的,干练而利落。至而今再思考起这标题,蓦然发现,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奋斗总是经久不变的主题;在学校一路发展的过程之中,满怀的信心与期待是对梦想矢志不渝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是前行路上矫健有力的步伐。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这也是百年新医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精神,一代又一代新医人在努力践行,使得新医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走在建设创建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道路上。

校犹如此,况于人哉?在喧闹织锦的人间,更多的时候要学会固守心灵这方净土坚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信念。一如航天精神:历尽艰难写成果,毕竟人间万事出艰辛,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严谨求实,不懈怠,越努力才会越幸运;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无私奉献,无论是在一个团体,亦或者是在社会生存,我自静默向纷繁,才会无所怨言的奉献。学会执着:无论这个世纪多纷扰,我自携带一颗镌刻航天精神的玲珑心虔诚以待。

此生路途漫漫,种种磨砺,是破茧而出不可缺少的剧目。学会携着这铮铮铁骨的航天精神行走在纷扰世界,凭栏清歌,消瘦婵娟,祭奠思量,纵前方北风烈烈,西风凄凄,我自虔诚以待。

作品7:

若爱,请深爱

基础医学院2013级学生 刘晓辉

如果我能回到白发苍苍的老年,我愿在炉边宁静的睡梦中寻找早年所熟悉的通往绿色梅树林的小径。——张爱玲

46年前,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无线电波把这个跨时代性的喜悦播散在全国每一个角落;46年后,眼前这位82岁的老人戚发轫为我们深情地讲述航天梦。航天——这片老航天人们一株一株用心栽种用爱灌溉的绿色梅树林在葱茏地生长。那份爱穿越了抗日战争的硝烟,穿越了抗美援朝的烽火,穿越了文革的灰色浓雾,穿越了一生的激荡年华。82年了,说起中国航天发展,戚老的声音是热情而坚定有力的,爱了几十年的中国航天事业至今仍未爱够。

什么是爱国?学生学好习,医生看好病,老师教好课,把自己的岗位做好这就是爱国。荒无人烟的沙漠中,一群心怀梦想的航天人在反复测绘、计算、实验……条件艰苦,温饱都难以保障的岁月,领导把菜和肉都让给科研技术人员吃。一年、两年、三年……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就是在那片荒漠中,在每天繁重的工作中,这些遥不可及的航天梦都变成了现实。年复一年,这些航天人都只做了一件事——坚守,坚守航天梦。戚老说,自己没有诀窍,就是扎实稳干,一种事业,只要肯沉下心稳干个三五年总会有成果。日新月异的中国,人们追赶时代和国家的速度一样快,很多人都拼命追赶着时代的脚步,生怕被它远远甩在身后,回首时却好像丢了什么。丢了什么呢?初心和恒心。“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既然想种好一棵树,就得沉下心去种树,十年不算多。爱不能三心二意,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有一种爱叫做刻骨铭心。虽未经历我却能想象到,那种晨起在中国的土地上朝拜日本皇宫时屈辱的心情。因为经历,那份爱是沉甸甸的,爱国不是嘴上说说,是爱到骨子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戚发轫说。1957年,北航毕业的“门外汉”,被前行的战车拉进导弹研究所。新中国成立之际,毛主席作出指示,要把中国人自己研发的卫星送上天,于是,戚发轫去“搞”卫星了。花甲之年,临近退休,戚老力扛重担,走马上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在戚老一生中,每一次重大选择都是国家需要。一穷二白的岁月,摸黑前行看不到希望时,背后支撑航天人的是中国梦,强国梦。看到了国家从硝烟和炮火中一路蜕变,更知自己身上所承载的中国梦想不仅仅关乎个人,还关乎民族振兴。

因为爱,所以更要把爱延续。老一辈航天人从不吝惜把自己所学悉数传授给年轻的一代。“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比起其他国家,现在中国航天的中间力量很年轻。”世界是属于青年人的,是属于我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会远去,它还将陪伴我们更多人,无论是航天人,亦或是医生,国家的哪个领域都需要这样“特别的人”去攻克更多难题,创造更多奇迹。

学医路漫漫,上下求索中不会忘了戚老教给我的人生态度:若爱,请深爱。我想,当我老了的时候,回首我早年走过的绿色梅树林,它也会是沐浴在阳光里,蓊郁、葱茏。

作品8:

以医学生之名,践行航天精神

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生 高金金

天,离我有多远?仅仅算到大气层,是30公里的距离。航天,离我有多远?是30公里之外的茫茫太阳系,是嫦娥二号深空探测距离突破的2000万公里。而5月8日上午,“东方红二号”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中前五个的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与我的距离,不足百米。第一次与“大腕”如此近距离交流,感受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精神的魅力,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一次精神的洗礼。

从“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始,直到时隔几十年的今天,他依然能清清楚楚地说出我国每一个卫星发射的日子。因为太重大,因为太难忘,因为那是兢兢业业的付出和青春无悔的奉献结出的硕果。虽至耄耋,戚院士却依然精神矍铄的状态令人不由心生敬佩。这也引发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青年人正当青春热血的年纪,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当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特别是作为以救死扶伤为梦想的医学生、作为未来的人类健康的工程师,更应该为践行青年人的担当精神而积极行动起来。也许航天很遥远,可航天事业发展中孕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却能与我们这群医学生零距离感受,并践行到学习、工作中。

“没有一个国家敢帮中国”,没有国家愿意把核心科技卖给他国,苏联也不例外。中国的航天事业,是戚发轫这一辈老航天人摸索中建立发展起来的,也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让我国真正掌握航天技术。对于我们医学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老话,历久弥新。大学第一课,老师就说解剖是实验室里一块块骨头和肉你们自己“啃”出来的。听着比较血腥,但却是真理。我们只有把标本一遍又一遍翻来覆去地研究,把骨头和肉“嚼烂”,才能学好医学知识,没有人替你“啃”、替你“嚼”,这个过程你只能自力更生。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戚院士因着国家的需要,执掌航天帅印,在岗位上无私奉献,从而使中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这是刻着独属于戚发轫印记的爱国精神。对于医学生,中国的医疗形势依然严峻,做不到彻底转型,至少我们能尽己所能使其有所改变。小医生解决不了老百姓普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一点一滴的从己做起,也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力。在这条医学之路上,我们能做到的很少,但是认真学习医学知识,掌握高超医疗技术;给患者带去阳光,关心这些对你心生依赖的人;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周围人,这不也是一种爱国的行为吗?爱国精神不只在名垂千古、彪炳千秋的大人物身上才能展现,我们作为普通的医学生也应有爱国的大情怀,有爱国的积极行动。

有人说“如果知识是海洋,那么医学就是那条最深的马里亚那海沟,每一个医学生都是最勇敢的追梦者”“医学生”三个字分量很重,责任很重。别人手里是机器,我们却手握鲜活的生命,不敢稍有差池。医学路难走,本科学习里晦涩难懂的医学名词,研究生阶段整天充满福尔马林味道的实验室,医院里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消逝,都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作为医学生,我们要做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将来才能无悔于自己神圣的选择,无愧于这身白大衣!

我们每个医学生的肩上,是生命的重量,而自力更生、热爱祖国、吃苦奉献的航天精神会支持我们坚定勇敢地前行!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医学生之名,践行航天精神。

作品9:

听戚老报告会有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4级学生 上官萍

发白的头发,硬朗的身体,一位老者走上台来。而今天我和这位“大人物”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虽然隔着人群却还是能听到他的谆谆教诲。戚发轫,神州飞船总设计师。“发轫”,字典里这样解释:“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业开始。”有着如此寓意的名字,融进了我们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辉煌。未知的世界总是美丽的,而“航空”这一个词伴随着神秘和荣耀。我知道,优秀的背后必然伴随着思考和创造。高技术不是用金钱能买来的,它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正是因为有了思考,才会去创造。而飞船的制造不仅需要技术好,更是要有耐心、细心,要对事物拥有敏感的判断力。59岁时本该考虑退休颐养天年,上级领导让他从东方红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的角色转换到飞船总设计师,却还要像年轻人一般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学习新东西,还是奔赴在工作前线。有人会问您,既然那么累,干嘛还要继续呢?我想,这个问题我应该知道答案,因为我也曾问过自己。“累吗?”“累”“那为什么不放弃?”“因为热爱”“好,继续下去吧!”戚老亦是如此,而他的热爱则更为深沉。老一辈先驱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一直保持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我想,并不是谁都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并不是谁都能牺牲小家的快乐去成就大家的幸福。

我为这种执着、奉献的精神而感动,人们其实常在事情还未发生时就轻易下结论,去质疑,去否定。只有少数人会为了心中的信念而闭着眼睛往前冲,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错过温暖的人和事,过后怅然若失,但我不评价哪一种更好,因为生活没有模板。而今天在戚老处我也对爱国有了新的定义——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所在领域将事业做好,当我们像他们做科研一样,能够不喊苦,不抱怨,满含热情的去做,成功定会属于我们。

作品10:

学习航天精神 从“我”做起

第三临床学院2013级学生 赵玉洁

医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后,需要学习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常是医学生不得不客服的问题。这就需要“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当同龄的大学生过着不那么紧张的生活时,医学生要静下心来攻克一个个知识难点,须知,这一切都是为了行医时能为病人带来更好的诊断。一个好医生绝对拥有扎实熟练的理论知识。当前应试教育下,考试成绩是判一个医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不少学生出现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临阵磨枪的结果可能会有不错的分数,但却不能将知识完全消化。学医本就是一场苦行僧式的修行,唯有吃苦,才能达到为医精专。

“特别能战斗”对于医生来说便是与病魔的战斗,医学生誓言写道,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对于医学生,为了以后成为医生后能与病魔更好地战斗,在学习专业课之余更应加强自己的临床技能锻炼,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特别能攻关”,医学生在成为医生之前必要经过科研课题的考验,人类疾病有许多未解之谜,这都需要医学生们去攻克,通过科研设计等手段一步步强大内心,拓宽视野,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而在探索的疾病的路上不懈奋斗。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