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均衡发展以发展为前提,以相对均衡为目的,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和公正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实现均衡发展。对人生,最重要的公平是起点的公平、机会的公平。接受良好已经成为一个人走向未来的“通行证”。没有公平,个人在社会中就难以拥有公平的机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就业公平,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平。要缩短城乡之间和各个人群之间的差距,关键是公平,尤其是义务阶段的公平。因此,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出发,在大力推进均衡发展上下功夫,使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保证财政资金投入到位,体现政府办义务的责任。新修订的义务法明确了政府对义务经费投入负总责,并由各级政府共同负担

2、。对义务经费,地方政府不仅要做到预算单列,而且要确保“三个增长”;不仅要按照教职工的工资标准、学校的建设标准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拨付经费,而且要向农村学校、特殊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政府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法的要求,将义务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加强预算编制和管理。各级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建立健全新机制下规范的中小学校预算制度。中小学校根据教学的基本需要,实事求是地编制好经费预算。第二,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坚持公共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促进均衡发展,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工作力度,坚持公共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强农村普通高中建设。这几年,我

3、市高中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高考总录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发展成果的一种体现。但是,从升学的角度看,我市高中升入重点大学的少,升入名牌大学的更少,特别是农村普通高中阶段教学质量较低。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大政府对农村普通高中的投入,每年在同级财政支出中增列专项,改善农村普通高中资源条件。加大中考改革力度,在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大重点高中配额生的数量,按在校学生数量分配指标,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遏制“择校热”。第三,进一步健全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依法保障困难群众接受的权利。健全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是实现均衡、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对无论是义务阶段、高中阶段,还是升入大学的学生,要保证他们

4、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得好学。逐步建立非义务阶段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和高中阶段的奖学金、寒窗基金、助学基金等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积极推广“宏志班”办学经验,尝试设立“贫困高中生助学基金”,定向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建立健全公办高校入学“绿色通道”制度,扩大奖学金、助学贷款政策覆盖范围,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明确发展职业技术就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着重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办好职教促进就业。这样职业技术就会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生命力。继续深化职业技术改革,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探索联合办学及校企合作共同发展职业的途径和办法,完善“3+2”、“2+1”或“1+2”的培养模式,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师培训、高级技能人员的聘用等方面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合作。加大城乡联合办学的力度,扩大农村初中中职预备班规模,使更多农村学生能够受到更好的职业技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zongjie/zongjie_6356.html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