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张大良养黄鳝视频_致富张安平小说_致富经张

★ 编者按 ★

百年党史,既是党的探索史、奋斗史,也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史。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史学习中不仅要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同时也需要以史为鉴汲取“清廉”力量。《百年党史中的廉洁故事》栏目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党史中的廉洁故事,让大家在学史明理中养清廉之风,在学史增信中筑清廉防线,在学史崇德中汲清廉力量,在学史力行中做清廉表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80

张富清:比一比就会知足感恩

张富清,1924年12月出生,陕西洋县人,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1985年1月在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他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尘封功绩60多年,直到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才被发现。2019年6月,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9月,获得“共和国勋章”。

张富清老两口的家位于来凤县建行宿舍楼2楼。近40年过去了,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墙腰上淡黄色的油漆斑驳脱落,水磨石地板被磕出不少小坑,客厅里依旧摆着那张磨损的沙发,厨房里,厚实的铁锅架在简易的煤气灶上,窗户一开就是天然的“抽油烟机”。

“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没有什么要求了。”谈起生活条件,老两口却总是淡淡一笑。

儿女们也早已习惯了家里的简朴。在卯洞工作期间,他们一家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子里,一大一小两间,共20多平方米,三张床挤了两个大人、四个小孩。父亲张富清那时候分管财贸和机关工作,但从来没给家里安排得好一点儿。大姐患有脑膜炎,多年看病花钱,他们也从没找组织特殊照顾。

做人要知足,懂得感恩,不给组织添麻烦,是张富清一家常常念叨的话。他们的秘诀是“比”:和过去比,和困难群众比,和牺牲的战友比,一比,就觉得很知足,很幸福。

2018年,因患白内障,张富清接受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按规定,张富清的医疗费用可以在离休单位全额报销。

结合病人和家属的实际情况,医生在手术前征求张富清和家人对人工晶体的意见。

“人工晶体有很多档次的,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您选用7000元到15000元左右的,当然,也还有更好的……”

“那就7000元的!”还没等医生说完,老人家就选定了。

手术前几天,张富清在与同病房一名病友的聊天中得知,对方选的人工晶体竟是3000多元价位的。

得到“机密信息”,张富清立即去找医生,坚决要求给自己换成3000元的。

“他是自费,所以选便宜的,您是公费,可以考虑7000多的。”医生劝他。

“群众能用的我怎么不能用?公费也是国家的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张富清态度坚决。

张富清的先进事迹被广为宣传后,荣誉接踵而至,一家人的生活却依旧平静、恬淡。馒头、油茶汤、黄豆合渣、青菜,是老两口吃习惯了的,剩下的第二顿接着吃,绝不浪费,旧衣服也依旧不允许丢。二老穿戴整洁,相扶而坐,笑声朗朗。

变化也不是没有。“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张健全说,“获得荣誉后,父亲总念叨着要怎么更多回报党和国家、人民,我们也要把这份从小耳濡目染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践行好、传承好。”

★ ★ ★

81

陈俊武:淡泊名利 清正廉洁

致富张大良养黄鳝视频_致富经张_致富张安平小说

陈俊武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煤化工技术专家。“清白不是出身而是为人,无亏心事,不负于人;清廉不是提倡清贫,而是不谋私利,奉献与索取得当。”陈俊武的正直清廉和近乎严苛的律己在石油石化行业可谓有口皆碑。

陈俊武院士在事业上干惊天动地事,在生活中甘当隐姓埋名人。按照政策,他可以享受不少待遇,但他严于律己,从不以院士自居,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连一些正常的福利待遇也不要,他早就谢绝了配秘书、配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二十余年。陈俊武的家人讲了一件往事。有一个星期天,他在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当时疼得脸色发白、冷汗直流,坐在马路边上。附近就有电话,只要他在电话里说一声,单位马上就会派车来接他。但是他仍努力站起来,一瘸一拐走到公交车站。

2014年7月,洛阳工程公司多数人员搬到广州工作,按照级别待遇,公司领导在规划住房时给陈院士安排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陈院士听说后,明确表示不要。公司领导和同事多次劝他,他说:“我年龄大了,在洛阳工作和生活,要广州那么大的房子干吗?”有人提醒他,如果自己不住,可以留给女儿,或者以后卖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陈院士却说:“我是我,她是她!”他坚决不要这套房。

陈院士对自己特别“小气”,到外地出差,常常为省点差旅费而计较,对个人生活更是非常节俭。去年7月,他坐高铁到北京参加活动。由于舍不得在列车上买饭吃,他硬是饿着肚子直到下车,出站后找了一家牛肉面馆,挑了一份最便宜的面条,吃得津津有味,连夸好吃。

说到帮助他人,他又非常大方。在抚顺工作时,他曾把自己技术革新获得的奖品交给集体或其他同事使用。搬到洛阳工作后,他把自己的奖金捐给公司幼儿园和地方民办教师,还捐资4万元设立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励基金。

作为郑州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从来不让学校负担任何吃住行费用,反而经常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6年3月,陈院士将在郑州大学6年授课所得20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奖励优秀青年学子,而他只接受了学校送给他的一束鲜花,献给了久病卧床的妻子。

陈俊武院士把工作做到了极致,却把生活过得极其简单。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所有这些,并非是他有意为之,而是他淡泊的性情使然。他总是勉励我们:“现在机遇很好,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要不断创新,多讲奉献,不要贪图享受。”

★ ★ ★

82

申纪兰:一生廉洁克己奉公

致富张大良养黄鳝视频_致富经张_致富张安平小说

申纪兰是被誉为“凤毛麟角”的人大代表。她曾担任过村、乡、县、市和省妇联的领导干部,现任村党总支副书记、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50多年来,她不知为当地办过多少次事,跑过多少次项目,但从来没有在集体账上报过一分钱,从来没有领过一分钱的补助。她经常被各地请去作报告、讲党课,从来不要报酬。

2001年6月,申纪兰受到全国保护母亲河委员会表彰,获得奖金2万元。同年7月1日,她又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发给奖金5000元。这笔钱,对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无疑是相当可观的数目。从北京到西沟,纪兰一路小心地把钱揣在怀里。回村后,却全部捐给集体打了井。

有一回,铁合金厂进了一批铜瓦,为了巩固业务关系,厂家派人悄悄给纪兰送来几百元钱,说是让补补身体。申纪兰说,我吃了一辈子五谷杂粮,身体蛮好,不需要补养。

那年,无锡几个人想做倒煤生意,但弄不到车皮指标。听说申纪兰认识领导,便托人来找,要请去给他们当董事长,还拿出印好的名片,说别的不要管,只要弄到车皮,每月酬金1万元。申纪兰说,要我去行贿买车皮,钱再多,也不干!

2007年2月13日,申纪兰搬了家。申纪兰一直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的平房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村里的建设规划,她家的老屋被列入旧房改造的行列。

改造前,有人提议让申纪兰换个地方建新房。说一来面积小,基础只有三间大;二来想留下,将来做个纪念馆。申纪兰坚决不同意。换地方就要占耕地,那是她最心疼的事;至于纪念馆,就更没必要。她说:“总理把骨灰都撒了,我一个老百姓还留房子做啥?”

备料时,按村里规定,经过批准木料可以到山上解决,但申纪兰坚持让儿子在长治购买。她说:“我栽了那么多的树,还不能用一棵?能,但栽活一棵多不容易呀。再说,咱当干部的,还能带这个头?”

盖房时,村干部考虑申纪兰事儿多,村里应该帮帮她。乡亲们也觉得平日老是麻烦申纪兰,这回总算有了机会,多少也该为她出把力。申纪兰却不肯连累大家。她找了一个省事办法——一包了之。

搬家时,来了不少人。其中一些人心存好奇,想看看这个“国宝”家里究竟有些啥宝贝。但让人大失所望的是,除了几件旧家具和一大堆照片外,什么也没有。

房子的故事,还不止这些。

照理,申纪兰应该不缺房子。她当了10年省妇联主任,20多年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原和长治都给她分过房子,但她都谢绝了。说起房子,儿子张江平十分感慨。他说:“那时我们多么需要一套房子呀,我和父亲在办公室里住了七年……”

清廉,是党员干部的一道红线。在这道关口前多少人迷失心性,违规落马,追悔莫及。而申纪兰却从不犯糊涂。她为家乡建设跑投资,西沟铁合金厂、山西纪兰饮料有限公司、山西纪兰产业公司等一个个企业相继建成。在企业里,申纪兰没有任何特殊股份。用她的话说,自己是为集体打工。也有人对申纪兰的做法不理解,她却说:“钱,要多少是个够呀?金钱像水一样,缺了它,会渴死;贪图它,会淹死。”

★ ★ ★

83

郑培民:一心为民廉洁奉公

致富张大良养黄鳝视频_致富张安平小说_致富经张

郑培民,原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2年3月,因突发心脏病在京逝世,年仅五十九岁。他的三件遗物和一句遗言让无数人为之感动。这三件遗物是一个防腐账本、一本廉政记录和几十本日记。他最后的遗言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不要闯红灯。有人说,这平平常常的五个字,正是郑培民一生官风人格最好的总结和诠释。他从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做违规事,两袖清风做了几十年官,光明磊落做了一辈子人。

他是一个高官,但他更像一介平民。他是一个深爱妻子和儿女的普通男人,他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民公仆。为官数十载,他从未用权力谋过半点私利,为官数十载,他没有一件放不到桌面上的东西。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流传着一首这样的苗歌,唱的是当年郑培民带领群众修路致富的故事。郑培民曾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他爬过湘西最难爬的山,走过湘西最难走的路,去过湘西最穷的村子,住过湘西最穷的人家。湘西是湖南最穷的地区之一,为了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郑培民在这进而大力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并且经常亲自下田示范。有一次连日劳作之后,郑培民体力不支,摔下了三米多高的田埂。这一年,郑培民添了一项病症,脑震荡。但也就是这一年,湘西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实现了自给有余。

郑培民在湖南先后担任过湘潭市委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无论在哪里做什么书记,有两个雅号始终跟随着他,一个是三不书记——说他不唱高调,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一个是三民书记——说他爱民、亲民、一心为民。

在湖南常德地区,人们记忆中的郑培民,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省委领导,而是一个和他们一起找沙袋、堵缺口的抗洪战友。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洪水泛滥,常德安乡县堤垸溃决,灾情严峻,时任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在这里和受灾群众并肩抗洪,度过了八十多个艰苦卓绝的日日夜夜。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