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晓丹
“图书车来了!”
5月22日下午3点,广州市从化区麻村小学里,来自区图书馆的智能流动图书车如约而至。孩子们不顾阴沉沉的天气,兴高采烈地跑过来,认真翻找自己喜欢的图书,眼神里满是按捺不住的热切和好奇。
没一会儿,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一些还在挑书的孩子舍不得走。来送书的从化区图书馆馆长邱跃赶紧招呼他们上车避雨,顺便讲解起如何快速找到想要的图书:“要学会看书上的标签,前面的字母代表同一类图书……”
这样的“移动图书馆”,已经在从化的田间地头、乡村校园走过整整三十载,流动图书车也先后更换了三代。现在的图书车载书量达到3000册,自助借还书机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30年来,流动图书车一直坚守与孩子们的约定,风雨不改。邱跃告诉我们,目前图书车在从化全区设有12个校园流通点,两周轮流一次,定期为孩子们送上满满当当的“精神食粮”。
说起为啥要做青少年阅读推广,邱跃告诉我们,他和同事发现,来图书馆的主要是周边城区居民,很少见到乡村学校的孩子过来,因为一趟要跑十几公里,来回折腾大半天,很不方便。
“十几年前,少儿图书借阅量已占到全馆外借总量的七成,但借书的基本是城区青少年。”邱跃说,“从那时开始,我们就决定,要走出去,寻找乡村中最旺盛的阅读需求,也就是乡村中小学生读者。”
“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归根到底是让书与人相遇。”这是邱跃常跟同事们说的话。“还记得刚推广图书车的时候,一次借阅量不过十来本,很多人以为我们是在作秀。后来一年年时间久了,图书车越来越受欢迎,有时一所小学一次能借上千本书。”
2022年,邱跃被评为广东“最美少儿阅读推广馆员”。对于阅读推广这条路,邱跃非常坚定:“时代在发展,变化很多,但图书和阅读仍然很重要,它具有安静人心的力量,能让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如今的从化区,在流动图书车带动下,80多座学校分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学校分馆与流动图书车的外借量,已经超过区图书馆的外借量。午后课间,孩子们也总是期待着邱馆长和流动图书车的到来。
寄语:阅读具有安静人心的力量。希望孩子们都能够走进图书馆,发现阅读、享受阅读、在书香中看到更大的世界,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十万个为什么》编辑王慧:
用图书对话儿童的好奇心
本报记者 曹玲娟
2009年,带着封皮都被翻掉的《十万个为什么》,刚参加工作的王慧第一次走进少年儿童出版社自然读物编辑室,请编辑们给自己少时珍藏签名。一屋子编辑乐了,大笔一挥给新同事签了名。
如今,王慧已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分社副总编辑。14年间,她想方设法买齐所有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珍而重之收藏。“《十万个为什么》陪伴了几代人,凝聚了太多美好的记忆。”王慧说。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60多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近2亿册,成为中国科普图书中最响亮的品牌之一,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爱科学、爱探索的道路。
进社不久,王慧便赶上《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启动编纂。与旧版相比,第六版内容近九成都是全新的。其中收纳的4000余个“为什么”,部分选自面向全国少年儿童征集而来的问题。
大家对这套书的热爱让王慧深深感动。当时,出版社走访40多所中小学校,发放1万多份问卷,收到3万多份回答,不少问卷是老师与孩子们自发复印的。一位老师将几包问卷直接背到出版社,说孩子们很期待自己的问题入选。
作者们同样全情投入。115位两院院士担任编委,7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各学科的科学家与科普作家共同参与,这在我国科普出版史上是空前的。“不少科学家都跟我们说,他们想把这套书献给当代青少年,也献给童年时的自己。”王慧说。
“现在总有人问,当大家习惯在互联网寻找答案时,《十万个为什么》还要不要做下去?其实这套书最有价值的,是给孩子们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王慧说。
比如,恐龙为何灭绝?《十万个为什么》不是简单地告诉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行星撞地球之说,还会告诉孩子们火山喷发、气温降低等答案。编辑与科学家们在编纂之初就达成共识:不回避尚无结论的问题、不绕开有争议性的问题,如实把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告诉孩子。
如今,第七版编纂工作也将启动。“科普图书编辑是一份永远可以保持新鲜感的工作。”王慧说,既要关注科技最新发展,又要了解儿童阅读习惯变化趋势,“我很期待,再次开启这场独一无二的创造之旅。”
寄语: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驱动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好奇中探索世界,在科学中理解世界。好奇不停,探索不息。
儿童有声阅读推广人王凯:
用美好的故事陪伴童年
本报记者 潘俊强
很多个夜晚,点开手机上那个憨态可掬的光头戴眼镜图标,在亲切温暖的声线中,孩子们满怀期待地踏上神奇之旅,完成一次次开拓想象、认知世界的听读体验,伴着美好的故事进入梦乡。
如今,在手机上听故事,已成为很多孩子的习惯。对于一些年轻家长而言,“凯叔讲故事”并不陌生。
《凯叔西游记》《凯叔三国演义》《口袋神探》《神奇图书馆》……这是创始人王凯9年来倾力打造的“凯叔讲故事”系列产品。从初始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后来一支队伍集成作战,他在儿童有声阅读领域越做越大。
王凯曾是著名主持人、影视配音专家,名副其实的“金嗓子”,踏入儿童有声阅读领域却是一个偶然。
王凯笑言,女儿是“故事吃货”。“当时,孩子每天缠着我讲故事,不在家时也要求把故事录好。”他说,他将录制的故事音频孩子的幼儿园群,意外收获了一批忠实小粉丝,并亲切喊他为凯叔。为方便孩子们听故事,他注册了“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号,并于2014年4月创办“凯叔讲故事”品牌。
“我们中华文化里面有很多优秀传统经典名著,却少有专门针对儿童的版本。”王凯决定要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汇,把经典名著讲给孩子们听。
他最开始做的是《西游记》的原创性改编。写作、打样和录制足足用了3年时间,王凯写出70多万字,把西游记改编成适合孩子听的版本,帮助孩子打开欣赏古典文学的大门。
《凯叔西游记》系列自上线以来,收听量近8亿次,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几年来,王凯和团队通过原创改编及精湛演绎,将名著、国学经典、红色故事等内容讲给孩子听,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代代传承。
至今,“凯叔讲故事”APP已上传儿童内容超4.3万集。在发挥儿童优质原创内容的优势下,“王凯讲故事”始于音频,不止于音频,如今已经衍生出图书、硬件、动画片以及更多元的业务形态。
如今,王凯依然活跃在内容创作生产的一线,用一个个好故事陪伴孩子们的童年。“创造优质内容,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是我们的永恒追求。”他说,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让孩子们阅听到更多优质的儿童故事,引导大家爱上阅读,健康成长。
寄语:阅读是一种受益终身的习惯。通过阅读,可以品味一位作家丰沛的情感、深刻的思考、毕生的经历、天马行空的想象。希望小朋友在阅读中获取思想和知识,收获快乐与成长。(王云娜)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1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