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入驻头条的那一天起,就规划了深耕文化领域的路线,势将写作之路进行到底。
优质认证的历程和感触
1.认证历程
说起与今日头条的渊源,更多的是来源于近期网络上关于如果没有了工作,你拿什么立足(你的擅长爱好)的话题,看了很多讨论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也看到了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与爱因斯坦谈话的一个说法——“人的差异在于业余”。
因此通过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剖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来确定自己的擅长方向,方向是我根据之前用过的swot法则以及个人从事的职业来确定的。
2020年3月23号是我注册认证头条的第一天,明确当前一个月内的任务也是目标:完成四个优质问答。
关于问答我全部选择的是文化领域的问题,而且回答时一定是我个人有一定了解,且看到问题之后脑海里本形成回答框架,通过查询资料丰富即可。
这四个优质问答前三个极其顺利,到第四个的时候却困难重重,直到4月16号才完成四个优质的任务。
这期间我基本上坚持每天回答一个问题,每三天一篇文章(图文原创)。到目前为止,没有较为华丽的数据,推荐量和阅读量最高的即为我目前主页置顶的文章。
在入驻今日头条一个月的时候,我还没有达到符合申请优质的条件,继续坚持每天回答问题,保证一天一个,在4月29号的时候,终于通过了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的认证,也就是加上了黄V。
在获得黄V认证之后,回答的第二个问题获得问答青云计划二等奖(奖励为100.00元),回答的问题是,这个问题是我比较感兴趣,所知较多,在通过查阅资料丰富即完成。
2·心态感触
整个过程心态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在最一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四个优质回答的问题上,有些焦虑,经常关注推荐量和阅读量,甚至担心四个优质问答在一个月内无法完成。与其他人交流就会思考衡量自己选择方向的正确与否,甚至一度想要顺其自然,不去强求,同时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怀有一丝质疑。
因为在我看来,文化领域是偏小众的,而目前主流是视频,也曾考虑通过视频能够达到快速变现的目的,但后来根据对自己的剖析,还是决定继续走文化创作路线。当完成了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的认证也就彻底坚定了我从事这个方向的决心和信心,获得青云奖励同样给予可以我加倍耕耘的动力。
总而言之,心态的重要性,切勿急功近利,但不反对功利的心态,前提是有能力。
文化领域的人文底蕴
我想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尤其是从事文化领域创作者,一定要对文化有意思敬畏之心,对个人有自我认知,更应具备文化底蕴。
《史记》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何其伟哉,绵绵不绝几百万字,总有人自诩对其了如指掌,何其狂哉,越是没有本领的人越是自命不凡。对于文化当存敬畏之心,我们不能阻止任何一个人去研究探索文化,但从不接受轻蔑的来讨论文化。
时代造就的文化氛围给了每个人“成一家之言”的机会,但你是否扪心自问过,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更有甚者可以反思你的言论是否具有养分,快节奏的创作带来的是高质量吗?
文化领域广泛而深邃,何为深耕,没有敬畏之心岂能长久。我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对一个读者产生了作用都务必重视,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沉重感和危机感。
古人从来把德行的修养和学问的探索放置相同处境,甚至以德为先,何为德行,老子的《道德经》中就讲了两个是一个是反,一个是德,德就是在道的准则之下,达到做人做事的最佳状态。“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规范,也是德行的根本。
君子之心,长存敬畏。无论在什么时代,文化从来都是与天地并肩的而行的形态,是人类文明流传的载体,唯有敬畏,方能久远!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孔子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自不必提,但能够认识自己却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难在如何去认识自己。
“三省吾身”则是最好的途径,静心凝神的回忆今日的事儿,我如何回馈,在独自的反思中回答自己我是否做的对吗?
从出生开始我们经历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磨炼,这些都给我们带了认识自己的可能,然后人的复杂性决定了对自我认知的差异,血气方刚的少年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挥斥方遒,浪遏飞舟;及至社会,面对残酷的竞争,巨大的生存压力,有心生倦意,方知人生艰难。这个过程是人变得成熟的标志,可什么是真正的成熟呢?
周国平曾说过:“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多么深刻的见解,独特个性的形成标志着一个人的自我认知的形成,人的心理的健全是自我认知的终极目标。
文化底蕴这个词厚重而博大,举一个例子,如何回答人是什么?西方的康德,歌德,爱因斯坦都认为人就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终无所息。
西西弗斯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他命中注定,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时快靠近山顶的时候又滚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永不停止。
而孔子的观点也有类似的表达,孔子同子贡的一段对话揭露了他的这一论点——子贡跟孔子说愿有所息,孔子说生无所息。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劳碌奔波的一生。
所以人的一生应该是有三部分构成:
回忆的过往、把握的现在、憧憬的未来。
一般而言,一个八十多岁的人,他拥有更多的是回忆(如果记忆还好的话);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他拥有的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而对三四十岁的人而言,更多的是现在,试问回忆和未来是否会比现在更加重要呢,不,我们能把我的现在是对未来的筑梦;我们所能回忆的是现在的积累。
所以人更应该好好的把握当下,怀揣梦想,心有回忆。让梦想多些,万一实现了呢,实现了的梦想终将成为我们永久的回忆。
文化底蕴的积累要感谢我们华夏文明的硕果累累,让你们能够在横亘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撷取灿烂果实和丰富养料。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感慨时光飞逝,韶华不再,更应该勇攀高峰,积淀文化,让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
图文问答的经验总结
就目前的创作现状而言,我粗略的统计了图文共计20篇,字数约5万字;问答回答了63个,字数约6万字。
我个人深知自己的文化底蕴尚浅,所以在图文领域仅凭借个人爱好,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进行创作。请大家不要避讳讨论专业与业余,作为文字写作,我们还是业余的水平,还需要不断的锤炼方能有所提高,但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
写完了一定要检查再三,不能因为对于自己的不自信而失去严谨的态度,避免最基本的尝试错误。
另外反思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方法,通过对自己的图文进行反思,能够认识到自己与优秀的文化创作的差距。看到差距方能缩小差距,如果我们不对比,就永远像是在黑夜里盲目的前行,找不到方向,这样的话,即使付出百倍的努力去,结果依然是徒劳无功。
对于图文创作,我从来不反对以功利的心态去进行,但是前提一定要懂得自己的能力和层次,也就是对自我的认知,凡事莫强求。
问答就类似于我们在课堂上课,老师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是一样的道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明确的认识到我们就是老师,我们所传达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且是经得起推敲。
更重的一点是我们要对问题有所了解,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形成思路,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我们只有通过自己认知的基础建立起庞大的汇总收集网才能让问题的解答更加完美。
在5月2号,我有幸获得了今日头条问答的青云计划奖励, 这无疑是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和鼓励。
关于问答青云计划我的心得就是:回答的内容一定要有可读性、知识性、原创性。
以上就是我关于加入今日头条之后获得黄V认证以及青云计划的心路历程和感触,同时也发表我对文化领域创作的看法——文化底蕴的重要性。
另外也将图文、问答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