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庄发展规划案例_村庄规划典型案例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分享

今年,郴州北湖区启动“唤醒老屋”行动。图为北湖区老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香枝 郴州报道

湖南省郴州市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引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三生融合”为原则,以整治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微小改造、精致提升,推动郴州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统筹规划。站在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和城乡融合发展角度,系统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一是实行分类规划。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城郊融合、农业发展、生态保护、特色保护、集聚提升”进行功能分类,按需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二是推行多规合一。坚持生态、产业、用地、设施、文化“五个统筹”,将村庄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多规合一”,科学谋划空间和产业布局。三是突出合并编制。坚持区域统筹、融合发展,打破城乡、区域和行业壁垒,将地理空间相邻、产业结构相似、各类资源共享的多个行政村合并编制村庄规划,促进乡村协调发展。如,以境内西河流域52个村为整体,连片编制村庄规划,统筹推进沿线各村全面振兴。

坚持系统推进,全面整治环境。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为突破口,以村庄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序化“六化”行动为抓手,持续提升人居环境。一是全域开展清拆治乱。借实施郴州市全域乡村风貌提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有序拆除违建房危房旧房杂房、残垣断壁,全面清理废弃杂物、河塘沟渠、私接乱拉等。今年以来,郴州市共拆除1128.7万平方米,腾出土地896.6万平方米。二是严格规范农村建房。出台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八条措施,发布体现湘南民居风貌、居住功能健全的农村住宅建设标准图集,落实批前选址踏勘到场、批后定点放样到场、建成竣工验收到场“三到场”制度,引导村民规范建房。三是科学打造景观节点。结合美丽屋场、美丽庭院建设,在拆除整治后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通过水旁路旁村旁宅旁“四旁”植树推进村庄绿化,引导村民在废弃地、边角地栽植果蔬花木,打造微节点、微景观,今年来郴州市建成“四小园”10135处,面积247.8万平方米。

坚持保护为主,唤醒“沉睡”老屋。坚持保护为主、拯救第一、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加强管理的方针,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唤醒老屋”试点工作。一是加强规范引导。注重保护村落生态、传承乡村文化,严守“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农村宅基地管理、消防、环保等规定范围内开发利用老屋。二是精心改造提升。坚持尊重原貌、最小改造等原则改造老屋,留住旧时味道、乡风古韵。同时,完善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并用诗词歌赋、历史典故为传统村落赋魂。三是多方开发利用。根据老屋资源禀赋,探索多样化“唤醒”方式,通过委托出租、合作开发等形式吸引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发展民宿餐饮、农村电商、研学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兴村富民。

坚持集约节约,推动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农村废弃的基础设施、废旧材料和物件等,赋能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一是变废弃设施为休闲游乐项目。将废弃的矿山、工厂、铁轨等设施改造升级,以较小投入打造新的游乐项目。目前郴州市利用废弃设施改造成休闲游乐设施600余处。如,桂阳县和谐村利用废弃的郴嘉铁路、火车站建设“人生驿站”和“历史车轮”项目,融入星空露营、观光小火车、研学等业态,打造特色景点景观。二是变废旧材料为乡村建设原料。坚持就地取材、废旧利用,将拆除和闲置的旧砖、旧瓦、旧木料等回收用于园地围栏、诗画墙体、游步道建设。三是变废旧物件为农耕文化记忆。注重收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老物件、废旧农具等,因时制宜变为农耕文化载体。目前全市利用老物件、废旧农具等建设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墙等1074个(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