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
为什么那些在历史上大有作为的人,他们读书学习成绩都还那么好呢,难道就因为这些人他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吗?为什么他们学什么都能呢?读书成绩这么好,聪明肯定是一方面,但不是全部,有个非常核心的因素那就是读书目的的问题,就是为了什么而去学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决定着他到底会读的怎么样,第一种人,他读书完全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读,这种人的学习成绩大概率会是非常差的,第二种人,为了爸妈而学,爸妈生我养我,我读书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这种同学成绩可能会稍微好一点,因为它有压力,他觉得如果成绩不好,对不起自己爸妈;第三种人,为了自己而学,他知道我不好好读书的话,他的未来的前途很渺茫,读好了,能赚大钱当大官,飞黄腾达,有十足的动力;第四种人,他读书,他不是为了父母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为了民族,为了国家的希望、前途而学,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话,平时听起来好像太高了,太大了,但是不可否认,总有一些人,他读书的目的就是这样的,他就认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就与他有关,他要是学习不好,这个国家以后会有麻烦,带着这样的一种使命感去读书,成绩绝对不可能差,就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平时在读书学习的时候,我们自己是为什么而学,我们学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有的时候直接对你的前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于工作:
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对,名与利不该作为目的性追求,但凡你做什么事情是奔着名和利去,就很难成。如果你的职业追求是得名得利,那你会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情绪化,而没有自己的判断,并且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金钱吞噬了工作的本来意义。在你的眼里,待遇好、薪水高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什么是一个好的老师,所谓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好的老师一定是人品和教学业务都过硬。如果一个老师把附随结果得名得利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即便他最后名利双收,那也很有可能跑偏了路不再是一个好老师了。
如何在赚钱与主观意愿上取得一致?我想说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愿意投资自己的情感、投资自己的生命所关注的工作,如果是的话,那情感的投入会比赚钱多少还要重要。在历练的同时要培养同事彼此的情感,同时提升自我的能力,其实比赚钱多少还要来得重要。比如你现在非常喜欢翻译工作,非常喜欢语言这样的工作。我们知道,顶级翻译一天就有两万块人民币的收入,可能现在你一个月薪资才两千,一年下来也就两万四。但你如果花一整年的时间,很认真、很努力把英文学得非常好,在一个领域,你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专家,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翻译能力非常棒。那么一年过后可能一天就可以赚两万,前提是你一定要专注。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你只看到钱,看不到个人提升,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那你赚的钱是很有限的,并且这个过程充满痛苦。你自身提升之后钱自然到来。这样你不用追钱,而钱会追你。一句话,钱就是你,你就是钱,钱是你努力工作顺带的一个延伸的副产品。
当然不是说工作不需要金钱来维持,也不是说我们可以不靠金钱生存,而是我们应该提醒自己,金钱只是工作带来的副产品,要把金钱当作工作的回报。
只是想提醒各位,如果你把注意力由工作移向金钱,你会失去工作之时应有的敬业精神,更会因为急功近利,只想着如何获得金钱,而忘记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