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参加了“2023珠三角地区对口粤东西北地区特殊教育教研帮扶活动”。本次活动在江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在这短暂的跟岗学习培训中,我收获颇大。
在第一场主题研讨活动中,我聆听了江门市彭永茹名师工作室和广东省闫延河名师工作室的几位老师的主题分享。其中陈郸颖老师分享的《落实课程标准,构建支持性课堂——以生活适应一课为例》使我印象深刻。作为生活适应教师,陈老师对于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的困境分析我感同身受。学生思维处于前运算或具体运算阶段,对于课程中的非操作性的部分理解能力很弱;并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大,班级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会顾此失彼。生活适应教师总会落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教授学生实操时会觉得自己是劳技课老师,教授学生文化理解的知识时又觉得和生活语文课区分不大。因此陈老师给出的教学建议恰如其分: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把握生活适应课程性质——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本,注重实践与实际操作,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向家庭和社区拓展。陈郸颖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个别化教育,教学目标设立班级的共性目标以及学生的个性目标,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不同能力差异,不单单只关注A、B层次的学生,C层次的学生也具有参与课堂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陈郸颖老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恰当选择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开展要取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多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增强课程与生活的粘性。
最后陈郸颖老师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注重实践与操作。学生的迁移能力弱,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单一化,纸面化,只会让教学流于形式,多实践多操作多感受,培养学生迁移泛化的能力,才是生活适应课程的教学意义。
此次跟岗学习,对我未来的教学改进方向有了指向性,我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一节好的课并非一定要淋漓尽致地表现,而应该是教师融进课堂里,根据教学目标之所需,应学生之所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这样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会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努力迈向专业化的特殊教育教师之路中。
台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谢宜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