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问答——繁殖技术 2010 年 03 月 16 日来源: 靖江市农业委员会 浏览: 95 次 打印 收藏 关闭 60 泥鳅的繁殖有哪几种形式? 泥鳅繁殖有以下几种形式: 自然产卵自然受精; 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 人工催产人工授精。 61 泥鳅自然产卵繁殖是怎样的? 长江流域在 4 月上旬, 当水温逐渐升至 18℃以上时便开始产卵繁殖, 直到 8 月份, 均属其产卵季节。 泥鳅是多次产卵类型的鱼类, 产卵盛期在 5 月下旬到 6 月下旬, 水温为 22~28℃, 每次产卵往往要 4~7 天才能产空, 可以在泥鳅较集中的地方设置鱼巢, 诱使泥鳅在上面产卵受精, 然后收集受精卵进行孵化。 卵圆形, 无色透明或橘色, 黏性差, 自然环境下,能附着在石块、 树枝、 水草等杂物上, 但很易脱落。 为了收集较多的受精卵, 可以采用天然增殖措施, 应选择环境较僻静、 水草较多的浅水区施用一定数量的草木灰, 而后每 667 平方米, 施 400~500 千克的猪、 牛、 羊等畜粪, 周围必须采用聚乙稀密眼网片护栏, 防止青蛙等进入侵袭。 这样便可诱集大量泥鳅前来产卵, 收集较多的受精卵。 62 泥鳅人工繁殖需要哪些设施和条件? 泥鳅人工繁殖需要准备: 专门建立产卵池、 孵化池, 创造人工环境, 让泥鳅在专用池中自然交配产卵, 并用鱼巢, 可收集大量受精卵, 然后在孵化池中人工孵化, 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⑴ 产卵池和孵化池的准备。 该项工作应在泥鳅繁殖季节之前准备完毕。 先将池水排干,晒塘到底泥裂缝。 每 667 平方米用 70~100 千克生石灰清塘除野, 待药性消失后在池塘中栽培水生植物, 如篙草、 稗草等作为鱼巢, 或放养水浮莲、 水葫芦等。 池中每 667 平方米施人畜粪 400~500 千克。 加注新水, 水位达 20~30 厘米, 池周设置防蛙、 防鸟和防逃设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