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就不能忽视70年来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领域作出贡献的一个又一个英雄和榜样的作用。他们是新中国70年发展的见证,是凝结民族感情与国家意志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是国家光辉历史的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也是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宝库和道德食粮。
作为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范畴,英雄榜样的具体表现不同,但英雄榜样也具有共性特征。在道德和人格上,他们都是先进人物的生动符号;在精神追求上,他们都具有逾越个体现实的理想性特征;在社会群体中,他们都是影响特定群体或个人的重要人物。他们生动的外在形象和事迹行为,彰显和传递着鲜明的价值精神与人格范式。英雄榜样对个体,特别是对青少年有价值导向、精神激励、行为规范的作用;而在社会,英雄榜样是承载、广泛传播和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英雄榜样层出不穷,英雄榜样教育丰富多彩,回顾总结70年来的英雄榜样教育,意义重大。
一、70年青少年英雄榜样教育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英雄榜样教育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环境紧密相连,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英雄榜样教育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脉相承,突出为人民利益“为公舍私”“舍生忘死”的精神。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英勇无畏的英雄榜样,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方志敏、抗日战争时期的“狼牙山五壮士”、解放战争时期的刘胡兰等,在激发群众的责任感、归属感、奋斗精神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而那时的一些生动的教育方式,如战斗英雄模范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寻访革命烈士英勇牺牲的历史遗迹,少先队员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表达对志愿军正义行为支持的实际行动等,都强烈激发了青少年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了一代人树立起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的志向,这些方法至今依然有效。二是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英雄榜样类型多样,英雄榜样教育丰富多彩。这一时期涌现的大量英雄榜样人物,事迹生动、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而所表达的精神价值则各有侧重,如雷锋的大公无私、焦裕禄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王进喜的敢于牺牲不畏困难,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感召力,为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多方面的精神食粮。以学雷锋为例,回顾这个时期的一些基本教育方式,如强调实践体验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以儿童自组织为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学雷锋小组”、以特定英雄人物为目标深挖英雄精神的“雷锋中队”,都使得学雷锋活动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雷锋精神的强大教育力量。三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英雄榜样教育仍然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时出现的一些英雄榜样,如“上山下乡”的知青模范邢燕子、为人民服务的“32111”英雄钻井队等个人和群体,表达的是一种为国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以及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精神的强大与高尚。这个时期的一些教育活动颇具时代特征,如更加重视学军、学农的实践,追寻英雄模范足迹身体力行等。
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起至党的十八大。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经济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英雄人物纷纷涌现,遍布各个领域,有大壮国威的中国女排、平凡奉献的李素丽,也有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陈景润等。英雄榜样模范行为各具特色,生成途径也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既有相关部门推出的时代先锋、道德模范,也有社会机构评选的感动人物、公益英雄。[2] 在职业、年龄、事迹等构成上多样多彩,有航天英雄也有体育明星,有党政干部也有科学家,这些人身上不仅表现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而且对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以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态度进行了彻底回击,其社会性教化功能愈加突出。这一时期的英雄榜样教育,适应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的客观环境,适应当代中国青少年和儿童的发展特点,有许多创新与发展,例如与英雄模范人物的“手拉手”活动,让孩子近距离、长期走进英雄榜样的生活;还有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的“英雄学校平台”“英雄中队联盟”等组织,整合各方面力量深入探究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雄榜样教育的规律。
第三个时期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新时代,英雄榜样教育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由于快速的社会发展以及更广泛的开放,我国英雄楷模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代表行业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杰出人物层出不穷,为英雄榜样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迁,也对英雄榜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崇和倡导英雄精神,高度重视榜样教育,重视英雄精神在全社会的深入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3] 他对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少先队员说:“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4] 其次,包括青少年儿童在内的社会大众的自主意识发展与精神独立直接影响人们对于英雄榜样的理解和选择,人们对于英雄榜样的学习更多趋向自己喜爱、崇敬、接受的个人和群体。此时的英雄榜样教育逐渐向深层次发展,帮助孩子探求理解英雄精神本质成为教育的重点。对此,各地学校有很多积极的探索,如运用课本剧的形式,以现代社会孩子看到的、遇到的问题为线索,让英雄模范人物“穿越”到现场直接与英雄对话,并采取开放式对话形式探寻英雄的内心追求,教育形式更加新颖,教育内容也更加深刻。
二、70年青少年英雄榜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辞海》对榜样的解释是:“榜样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又称先进典型。”[5] 《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是指:“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导群众的人,具体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有英雄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6]与榜样相比,英雄往往与大无畏的精神相关联,有壮志,有壮举,有豪情。榜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英雄榜样教育中的榜样一般是狭义上的,是指社会群体中优秀、先进的,对人们具有感召、激励、引导作用的个体或群体。榜样教育在人类教育史上源远流长,《说文解字》中认为“榜,所以辅弓弩”,[7] 是一种矫正弓弩的工具。所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普遍认为,榜样的作用是示范、比照和修正,所谓“见贤思齐”“择其善而从之”都是强调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内修自省的重要性。而英雄榜样教育的要义,是以英雄榜样的优秀品质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通过英雄榜样这一价值载体,激励、引导青少年儿童内化英雄榜样所承载的崇高精神与先进的价值理念,以英雄榜样的价值引导人、以英雄榜样的品质培育人、以英雄榜样的人格塑造人。[8] 纵观我国70年的英雄榜样教育,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始终秉承英雄榜样教育的本质,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儿童发展为本,坚持内修自省,这是英雄榜样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70年来英雄榜样教育的最大成果。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英雄榜样教育有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
第一,依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行政体系优势,为英雄榜样教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强大的环境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会综合建设,重视社会意识形态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多次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反复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一些重大英雄榜样精神的普及,更是党政部署、全民动员。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英雄榜样事迹;同时依靠强大的行政组织渠道和全民动员的社会体系,自上而下贯彻执行,形成全民学习英雄、理解榜样精神、践行榜样行为的社会风气,这为青少年英雄榜样教育提供了扎实的社会基础和浓厚的舆论氛围,这是我国英雄榜样教育的重要背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有优势。
第二,传承英雄榜样的精神内核,把握英雄榜样教育的本质。70年来,英雄榜样人物层出不穷,青少年儿童榜样学习的内容形式也因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传承、坚持英雄榜样的精神实质始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重点。以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以及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为核心的英雄榜样精神,其根本内容到底是什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于英雄精神的论述和总结,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三部分。一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9]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10]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信念的忠贞不渝是英雄榜样的精神本质,也是英雄榜样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二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无数革命先烈为人民的事业牺牲生命,无数英雄模范为祖国建设舍身忘死、奉献青春,这是所有英雄榜样的基本价值选择。他们为人民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食粮,也是英雄榜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三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素有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1]英雄榜样人物之所以能够作出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壮举,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志向和价值选择,关键是有一种基本态度和一种奋斗的劲头,这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是所有英雄榜样人物共同的个性特征,也是作为“强国一代”的当代青少年实现中国梦历史担当必备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道:“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12] 70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英雄榜样教育就是英雄精神的深入挖掘和时代传承。
第三,始终突出时代特点和英雄榜样人物的个性,充分发挥英雄榜样教育的优势。与系统完整地传授某些观念、价值不同,英雄榜样教育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在于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个性品质人格化,具体在每一个生动形象的英雄人物中。通过英雄人物的行为、思想为孩子树立榜样,鞭策和激励青少年儿童成长。英雄榜样教育的具体化、形象化是其内在优势,也是在教育当中需要不断开发创新的重要内容。一是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彰显、突出精神,避免空洞、古板;二是紧随时代,突出英雄榜样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避免千篇一律;三是调动多种教育形式,让孩子真正走进英雄榜样,激发孩子的亲近感、崇敬感,让英雄榜样在孩子面前“活起来”。体育名人傅园慧在赛场上真实、直率、幽默的表达,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也获得了青少年的喜爱。她内在的“为国争光”的人生价值与颇具时代性的个性特征相统一的形象,强烈地吸引了孩子们。每个英雄榜样都有自己的个性,邓稼先深沉的家国情怀、袁隆平执着的孜孜追求、中国女排的坚韧、公安英雄的无畏,都具有能够吸引孩子的独特魅力,关键是教育者能不能很好地把握。
三、新时代英雄榜样教育需要新的思考和创新
第一,把英雄榜样教育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英雄榜样教育。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的精神生活日趋个性化、多样化,观念日趋复杂多元。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冲击与我国40多年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变化,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体意识的不断提升,也对社会大众的基本价值、社会心理与情绪、媒介素养等带来巨大影响,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道德建设成为个体和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另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状况,回应时代呼唤,就中国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系统、完整、科学的部署。在这其中,文化道德建设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点。特别在弘扬英雄精神、传承核心价值方面,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3] 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设立了三个国家级纪念日,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加强英雄榜样教育,不仅是要回击社会上那些诋毁英雄、污蔑英雄的错误做法和某些思潮,更重要的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二,认真思考探索英雄榜样的精神实质,在英雄榜样教育中实现先进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英雄榜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人格教育,是精神层面的引领,同时也是社会行为的示范。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标准,但就人类发展历史而言,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英雄榜样人物的精神内核与社会行为取向本质上高度一致。在他们的人生追求中,兼具人类追求的永恒的共同价值、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英雄榜样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把价值观形象地展示出来,是青少年儿童英雄榜样教育的关键环节。但每一个英雄榜样一定具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行业特征及个性特征,这也使得英雄榜样的形象越来越多元化,好的英雄榜样教育越来越趋向生活化、立体化。如何坚持英雄榜样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细腻、生动地揭示英雄榜样的人格魅力,避免千篇一律的“高大全”,越来越成为英雄榜样教育必须回答好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英雄榜样人物的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保持青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因为英雄榜样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其能动性是否得以发挥决定教育的成败。
第三,始终坚持方法创新,从时代出发,从青少年儿童出发,赋予英雄榜样教育无限的生命力。新时代的英雄榜样教育必须坚持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以青少年儿童发展为基,创新教育方法,而让英雄榜样真正活在青少年儿童心中是方法创新的重要追求。杭州茅以升实验学校以“承茅老之德,育创新人才”为办学宗旨,依托茅以升事迹展览馆搭建自主教育平台,组织开展“我的展馆我规划”“走进茅以升,知晓茅老故事”“桥梁创意拼装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带领学生了解茅以升事迹,传播茅以升展现出的爱国主义及奋斗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14] 他们的经验具有启发性。
立足新时代,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少年英雄榜样教育的历史,对于深刻认识我国青少年英雄榜样教育的发展规律、推动英雄榜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大主题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学者来关注。
《人民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