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达人”的致富经

□本报记者 吕娅莉 文/图

崆峒区峡门乡阳坡村54岁的丁秀芳家里养了一万只鸡,光鸡蛋每天就要收9000多个,在农村,年收入能达到20余万元,是村里人人艳羡的“养鸡达人”。

阳坡村离平凉城区很近,驱车十分钟左右就能到。山上的农户,除了种地,大多数人以养牛为业。现在随着牛肉行情的不景气,许多人都转换了思路,尝试着跟同村的丁秀芳学养鸡。

丁秀芳的养鸡史要追溯到14年前,那时为了给两个儿子攒娶媳妇的钱,她和丈夫在平凉城区沙岗巷市场用架子车支了个锅,放了两个板凳开始炸油饼,可一年到头,除去房租,缴完税,补贴完家用,收入所剩无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自己家的一个亲戚养了500只鸡,年收入在六七千元。十几年前的六七千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丁秀芳也动心了。而让丁秀芳下定决心转行养鸡的主要原因是家在城里的亲戚为没处处理鸡粪的事情闹心不已,请求丁秀芳帮忙。

由于家里有地,从小就头脑灵活手脚勤快的丁秀芳,将鸡粪拉来施肥,不但肥了田地也解决了亲戚的困扰。这也让她真切看到,自己有比亲戚更好的条件来养鸡。当时40出头的丁秀芳决定试一试,于是她当即买了300只鸡苗,跟着亲戚学习了养殖技术,仅2002年当年就净收入4000多元。初尝创业成功的喜悦后,丁秀芳开始逐年扩大规模,将上一年赚的钱全部用于下一年规模扩张,直至今年,蛋鸡饲养量突破了一万只,她养的鸡所产的鸡蛋也销往平凉城区各大超市和批发市场里。

“观、听、看——观察鸡粪颜色变化,听鸡嗓子有没有异样,看鸡冠有无发紫、羽毛有无松乱,精神是否正常……”说起养鸡的技术诀窍,丁秀芳滔滔不绝,表情严肃认真。她说,养鸡是个很费心的活,这么多年下来,自己养的鸡之所以没有出过问题,得益于自己的不断摸索、总结和学习。 如今,在她的带动下,村里人养鸡兴致高涨,已有5户人家把2000多只鸡养得像模像样。

村民刘会玲家三天前刚刚买了300只鸡苗,丁秀芳走进刘会玲的鸡舍,查看了鸡苗长势后,说一定要把炉火架旺,保持室温35℃以上;村民安生贵家3月1日购回了600只肉鸡苗,再有不到两个月就可以出栏,丁秀芳叮嘱他要给鸡棚的地面上赶紧铺一层锯末,保温除湿,还要记得给鸡棚通风;还有许多村民想跟着丁秀芳学养鸡,她通通答应了,从兰州选购优质鸡苗,免费上门技术指导,防疫注射、饲料配比都包教包会……

“养鸡是一个技术活,虽然费心但不是很费力,村里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里的五六十岁的老人只要掌握了技术,完全能够养好!”对于以后的打算,丁秀芳说,要提高乡亲们养鸡的收入,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建设标准化养殖场,集中养殖。还要将鸡蛋和鸡肉就地转换,先是引进一套技术设备,将鸡蛋进行深加工,来提升鸡蛋的附加值……这些愿望,丁秀芳早在头脑里过了很多遍,想得清清楚楚,可她也知道,仅凭她个人的力量,并非易事。

图为丁秀芳在查看鸡进食情况。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