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搞安全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新安法中关于“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大旗已经挥起来了。但是挥旗归挥旗,怎么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又成了企业的一大难题。
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非常容易的,网上的模板任你挑,岗位写的清清楚楚,最多就是所有人签个字的事儿。90%以上的员工签完字回家吃顿饭打两把游戏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就忘了,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只是动了下笔。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没有意义?或者说怎么让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变得有意义?答案就在员工的安全管理技术能力评估上。
所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责任和能力两者关系辩证而又统一,没有责任,能力无的放矢,没有能力,责任没法落实。想顺利完成责任的落实,能力是必需的主观条件。所以对每个员工进行一次安全管理和技术的能力评估,这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员安全生产能力的重要提升途径。说白了,也就是把我们的责任具象化。
本文只把目前摸索出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各位,所以没法把整个评估工作的全貌展示给各位。等真的把这个工作做完了、做成了,再一并奉送给各位。
一、厘清岗位职责
想要判断一个岗位需要哪些能力,就要先清楚这个岗位的职责(即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例,在安全生产法中对其职责有明确的“七条”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能力必须要满足将这七条职责履行到位,因为篇幅有限,接下来我们尝试把这7条职责当中的其中2条职责具体化:
一、组织拟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能力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能够组织拟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能力?
先明确组织能力的概念:一个人的组织能力由时间安排能力、资源协调能力、工作分解能力、团队协同能力组成。评估方式可以为场景模拟问答形式,比如“现在需要你组织制定一份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你会怎么做?”
首先应将此工作列工作内容、排计划进度,包括明确制度文件编号、是新制定还是修订、制定的部门、制定的人、目的、适用范围、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收集、各部门关于动火作业的管理职责、动火作业制度涉及的内容、动火作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涉及的附件。
明确了工作量和时间安排后,确定需要其它部门确认的事宜。比如动火作业的审批流程、动火作业的管理职责、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动火作业的场所划分。组织相关部门以邮件或会议形式对以上内容进行审核讨论。
讨论结果确认无误后,将制度编制的依据,即动火作业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公布,如《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文件,保证制度的合规性。
以上完成制度的起草后,通过公司内部办公系统进行意见公开征集,当出现异议时,继续组织讨论,统一意见。
意见征集流程走完后,应由公司内控专员对制度的合法和合规性进行终审,终审无误后由主要负责人进行最终签批发布。
对于新的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或者修订后的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都应组织各部门的兼职安全员进行制度的培训,如有必要可以进行考试。
当各部门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BUG时,作为制度的制定部门需要定期去收集执行中碰到的问题,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到及时的修订完善。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能够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能力?
我们可以要求提供由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导组织或建立的最近的隐患排查记录、隐患排查标准表、危险源辨识清单,通过里面的内容去判断其隐患排查能力。或者也可以尝试用一张或一组照片,让其模拟查找图片中的安全隐患。
当然,我们在做评估前,自己得有一套判断隐患排查能力高低的标准,比如:
1)被评估人员对于法规标准的熟悉程度:
除了在日常安全生产中碰到的许多现实隐患,比如“某物即将掉落砸伤人”“某人正在禁烟场所吸烟”等等此类的现实风险,我们大多时候的隐患排查依据来源都是来自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查看被评估人员的隐患排查记录或者隐患排查标准表时,可以尝试询问当中的一些隐患是基于什么标准依据或者其它理由提出的。
2)被评估人员的隐患排查经验:
有的人很熟悉标准规范,但是到了现场,遇到一个场景时,不能快速有效的从大脑中调取到准确的标准。这也是很常见的。比如看到这样的一张图:
经验不足的新人虽然读过很多规范、也觉得肯定是违规了,但是一时就是说不上来哪里违规。这就是隐患排查的经验不到位。有的人能一眼看出安全带没带,有的人会多问两句他是在动火吗?如果是动火,那么监护人、焊接设备、消防器材这些有没有落实到位?这就是排查能力的体现。
3)被评估人员的识别风险能力:
从被评估人员提供的由他主导建立的危险源清单中可以看出其对岗位风险的识别能力,也就是对一件事物从非常多个角度去分析的能力,这个就比较考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标准规范熟悉的综合能力。就是我们看到某些专家,到了现场,很快就能看到点子上的缘由。这个跟第二条是有区别的,有时候大多数评估人员其实也不具备这个能力,但是可以根据被评估人员提供的危险源清单,组织评估团队对其评估。
二、建立能力矩阵
一个能力矩阵,横向上一般包括姓名、部门、岗位、具体的能力项。纵向上则是对每个能力进行一个评级。如果不想让这样的一张表沦为完全主观上的判断,成为形式主义,那就必须要在建立能力矩阵之前,建立一个非常完备的能力库和评估记录作为能力矩阵的支撑(说白了就是评估标准)。
比如,刚刚第一部分提到的“组织拟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能力,作为能力矩阵的单列项可能不合适,因为这两项可能只能作为某个大项的小项。
也就是说,我们先可以定义能力矩阵中需要包括的矩阵项,在我们平时执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大项就是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比如:
而组织拟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为制度管理的子项能力,则可以通过制定能力库来体现此项能力的评判依据,比如我以制度管理中的规章制度子项为例,展示一张我自己制作的能力库:
用这张评估表,对被评估人员进行询问或者案例模拟后,以被评估人员回答的准确程度进行评分,最后得出该子项的评分,根据各子项的评分得出制度管理大项的综合评分,再在能力矩阵表上以相应的星级进行标注。
所以最难的就是建立这样一套能力评判库,只有能力评判库是有效的、合理的、可量化的或者可执行的,才能使整个评估工作变得有依据、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