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有一块牵动人心的革命老区——金寨,这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县。
这个被称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的革命老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和安徽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4年金寨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约4万户、13万人,贫困发生率22.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走访村民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殷殷叮嘱,为金寨脱贫攻坚指明方向。
4年后,2020年4月,金寨71个贫困村,39344户129789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金寨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高质量摘帽。
物质脱贫的同时,2020年,金寨县以县级城市组全国第二名、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成功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是前二十名中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成为精神脱贫的典范。
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在今天奔小康的路上,老区人民同样展现出了强烈的奉献奋斗精神。有着40余年贫困史的金寨,能够高质量摘帽,并用改革创新打造出一套全新、完整的脱贫样本,依靠的正是革命老区的精神与奋进拼搏的干劲。
“脱贫重任人人挑,
个个头上有指标”
脱贫攻坚,首先要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在顶层设计上找到一个好思路、好路子。
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是金寨高质量脱贫摘帽的第一步。于是,近5年来,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金寨全县将脱贫攻坚视为放在心上的第一民生工程。
六安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说,这些年,金寨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抓一个核心:“两不愁三保障”;关注两个方面: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立足三个环节: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顶层指导之下,金寨县针对贫困人口区域分布、产业资源和致贫原因,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出台了《关于全力实施“3115”脱贫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其中,“3”指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这3个脱贫攻坚目标;“11”是指精准脱贫10大举措和推进脱贫攻坚10大工程;“5”是指强化5项保障措施。
细化脱贫指标后,金寨县政府严格执行“脱贫重任人人挑,个个头上有指标”,三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好省市县146个单位包保到村、1.3万名党员干部帮扶到户,构建起“干部抓点、部门抓线、乡镇抓面”的战贫责任体系。并先后选派484名扶贫工作队员、373名驻村专班工作人员、225名扶贫专员进驻到全县所有行政村。
干部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集中,项目资金也同时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潘东旭介绍,按照“一个池子蓄水、一个漏斗向下”原则,金寨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把县级财政收入增量的27.7%和存量的70.1%全部投向扶贫。
“好山好水好政策就是我们的‘金饭碗’。”在金寨71个贫困村中,这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与贫困一直不懈抗争的村民,在政策的“强心针”鼓舞之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自上而下扭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合力,这是金寨脱贫攻坚的“心”经。
“挪穷窝,这是美好生活的第一步”
好山好水是金寨县这片红色土地的天然屏障,也是这里致贫的原因之一。
“以前就住那边山里。”顺着村民杨秀梅手指的方向望去,是一片鬼斧神工的山峦叠嶂,大美却难掩荒芜,更难寻人迹。“过去,我们村里很多人住的都是旧瓦房,一到下雨天,渗水漏雨是常事,时不时还有倒塌的风险。”
潘东旭也说,“金寨的穷,首先体现在住房上。”曾经,老百姓住在低矮潮湿的土瓦房里,很多村里都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就连亲戚也不愿意来往走动。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曾经的金寨,这却是一个难题。对于这里高寒山区、库区的村民,“住上新房,可能是一辈子的梦想。”
过上美好生活,住有所居是前提,这是让金寨物质脱贫的一个重要维度。
近5年来,金寨创新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库区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共建设集中安置点303个,搬迁贫困人口7384户26102人,随迁近50000人。同时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截至目前,共改造农村危房18515户,全面消除了贫困户C、D类危房。
眼前,金寨山间平地上的一栋栋二层小楼拔地而起,小桥、流水、亭台错落有致,融合了周边的自然风光。陆续搬进新房的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正如村民们感慨,易地搬迁,“挪穷窝,这是美好生活的第一步。”
便利的交通,是金寨内外联通,实现持久脱贫的硬件措施之一。“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如今看来,仍不过时。在金寨,修路致富也是硬件改善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近年来,金寨投入36.36亿元完成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150.497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633.408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187.99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84.2公里、县乡公路大中修工程91.1公里、生命安全防护1458.8公里、危桥改造加固82座。
几年间,金寨自来水普及率达90.8%,农村电网全面升级,村村通电动公交,一条条金丝银线盘旋山间,人、物、资金、信息的流动愈加频繁。
金寨县李桥村九岩组的养羊大户熊登怀就是修路致富的受益者之一。“我家今年养殖的生态山羊全卖完了。自从通了水泥路,经常有人开车来买,山羊十分畅销。”2020年,熊登怀说,家里卖羊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2021年会更好。
“金寨基础设施的改变,是明显可见的,但这些硬件条件的改善,带来村民内心更深层次的变化。”潘东旭说,村民的精神状态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了,他们脸上的喜悦,口中对未来的向往,都是开启乡村美好生活的一个侧面。
“群众的收入从哪里来?”一抓产业二抓就业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是金寨人民脱贫的关键第二步。
硬件改善,首先让金寨有了物质脱贫的基础。但致富还是要靠充分激发内生动力。
“群众的收入从哪里来?”潘东旭说,脱贫的核心归根到底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些年,金寨县主要抓两业,一是抓产业,二是抓就业。
按照“长短结合、以短促长、以长带短、多元发展”思路,这几年,结合六安茶谷、西山药库、江淮果岭建设,金寨累计新建茶园、毛竹、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123万亩。并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35亿元打造“一心四区三基地”,2020年园区总产值51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180户6670人。
如今,葡萄采摘园、猕猴桃采摘园、草莓采摘园,集“养鸡、制肥、种树”于一体的多功能养殖基地,坐落在大山中的“茶叶专业合作社”“茭白种植专业合作社”,体验式农业旅游等,在这片红色的革命老区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这里的村民们有了择业、就业的自由。
数据显示,金寨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7700元增长至2019年的12351元,年均增长10%。“这是党的好政策、政府的好思路,让我们的好日子越来越红火。”村民纪道明竖起大拇指说。
谈到产业,在金寨,光伏是绕不开的关键词。2014年金寨县在全国率先实施光伏扶贫试点,2014年试点、2015年推广、2016年提升,经过“三步走”后,金寨创新形成“分户式、联户式、村集体式、集中式”四种光伏扶贫模式,2.4万余户贫困户享受不低于每户3000元的年收益分红或发电收入,所有行政村实现村集体光伏电站年收入超过10万元。截至目前,6年探索创新,金寨全县累计投入14.78亿元建成并网光伏扶贫电站20.11万千瓦,实现综合收益5.6亿元。
靠着产业,金寨实现了人致富、户脱贫、村出列。随着多元产业的兴旺,金寨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软实力。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金寨县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脱贫攻坚要两手抓,物质脱贫、精神脱贫齐步走。
“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潘东旭说,物质脱贫,可以通过投入的增加来逐步解决,但促使村民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提振精神状态,需要形成长效机制,激发村民脱贫内生动力,“从某种程度而言更难。”
这些年,金寨县坚持扶贫和扶智扶志相结合,出台移风易俗指导意见,广泛开展“六净一规范”活动,开办“振风超市”,以积分兑换奖励等方式全面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更有“红黑榜”制度,有效遏制陈规陋习的各项教育,“脱贫之星”“致富带头人”等评选表彰活动,让村民们主动干成为自觉,比着干成为常态。
冲锋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潘东旭看来,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乡村振兴是未来扶贫的方向。短期脱贫攻坚有稳定的过渡期,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金寨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心不动、弦不松、劲不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对于当下金寨,潘东旭表示,首先要做好有效、有序的衔接。
他举例称,比如政策的衔接,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一些政策面临着优化、调整、修改、增减,以适应乡村振兴的推进;比如产业衔接,产业是收入之本,没有产业就没有收入,脱贫攻坚阶段,更多的是关注“有和没有”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则要向“好和规模”上发展。
“在工作力量上,也要做一些衔接。”潘东旭表示,过去是扶贫工作队,未来则要有乡村振兴工作队,体制机制、乡村治理、文化传承,都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乡村振兴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要一体化推进,最终还是希望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回首过往,金寨革命老区因区位、资源的局限,经济欠发达,但这不代表老区没有经济发展的潜力。潘东旭说,脱贫攻坚,让金寨老区焕然一新,过去的劣势恰好可以转换为当下的优势,“这就是金寨发展的后发优势。”
“老区的前天岁月峥嵘,老区的昨天负重前行,老区的今天脱贫奋进,老区的明天也将无限美好。”这是一位县委书记的总结,更是这片红色土地绚烂美丽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