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单公布。广东共有3个县(市、区)入选创建名单,分别为江门开平市、广州市增城区和肇庆市高要区。

广州增城,再度迎来争创国家示范的新风口。

这一喜讯对增城意味着全新的起点。此前,增城作为珠三角地市唯一的区域代表,入选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争创“双示范”的使命加身,让增城迎来机遇叠加,航标愈发清晰。

当蓝图绘就,要转化为“实景画”,必须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作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增城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将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统筹规划、协同开展,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面对国家任务,走出“示范”路径。增城不仅要力争如期完成创建目标,还要在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中争先进位,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增城实践。

统筹推进

两个“百千万”的呼应契合

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意味着什么?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通知》,明确将分级组织创建100个左右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0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村。

国家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将采取先创建后认定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开展创建工作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基本覆盖全国各市(地、州、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百县千乡万村”政策久久为功、深耕覆盖,可见国家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示范区域的决心。

今年初,又一个奋进号角响起。

广东决定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这项工程瞄准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服务的是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两者期待相合、内涵相通——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要求统筹县乡村三级,建设更高水平、更全面、更高质量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县,为全国提供经验样本。而“百千万工程”则重点强调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农村”是两者共同的焦点所在,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两者共同的目标。

粮食安全、产业升级、生态宜居、乡村文明……一组组高频词,既是增城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也是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的重要举措。

“桥”和“船”齐备,“时”与“势”俱在,增城将以一域探索展示“乡村之治”,以实干笃行回应“振兴之问”。

顺势而上

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增城底气

创建示范县的光荣与使命,为何会落在增城?

国家在对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考评时,已经明确了入选者的基本条件,包括组织领导有力、发展基础较好、工作机制明晰、创建积极性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等方面。

要在乡村振兴领域走前列,增城必须建立在对发展大局的科学感知上,更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有效“挖潜”。

争创示范,增城有强健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设计,稳根基、提效能。增城区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定期召开示范创建工作交流会、现场观摩学习会、乡村振兴打擂台、乡村振兴大讲堂等,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镇街、村党组织书记“走镇走村观摩学习”活动。当前,全区已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上下联动、平战结合”基层治理机制。

争创示范,增城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助突破、撑探索。近年来,增城区荣获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72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获国务院2023年督查激励。今年上半年,增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6.38亿元,比增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8元,比增6.8%。过往成绩说明,增城落实使命任务具有先发优势。

争创示范,增城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带动能力,承战略、有活力。形成一些代表性项目、好做法,以及可供推广借鉴的经验,是“示范”的应有之义。这要求一个地区有较强的改革意愿和政策配套。而今广州规划建设的东部中心是城市的“现代活力核”,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升城市量级能级的关键,增城是重要承载区。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坐标中,增城有能力以城市新核的示范性和辐射力,做好创建工作。

有保障、有条件、有动力。一言以蔽之,当前增城各种优势机遇、重大利好加速集聚,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中能够大有可为、必定大有作为。

久久为功

发现乡村价值增强内生动力

跻身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不能“一劳永逸”,而要面对新的开始。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将适时制定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认定标准,创建2-3年后组织评审认定,达到认定标准的,授予“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

目前,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尚没有明细的指标。但为了攻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当前增城的“工具箱”已储备了不少“干货”。根据增城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有关部署,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抓住发现和重塑增城乡村价值,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其一,做强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增城南中北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较大,在发展乡村产业上要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以差异化、多元化特色产业园增强各村的自我造血能力。

其二,推进乡村建设。打造好农村的“硬件”和“软件”,让岭南乡土焕发出现代化的生活气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重在扎实,也难在扎实,特别是在村庄整体规划等方面,增城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

其三,强化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搞得好,干群融洽、村民团结,村里的各个方面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如何把“散”的问题通过“聚”的办法聚起来,把“弱”的问题通过强有力的抓手强起来,考验着增城的乡村治理能力建设。

其四,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主要在农村,主要的低收入群体仍是农民。随着在城市战略格局中的突显,增城抓好农民职业培训、探索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依然要务实谋划、多措并举。

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有赖于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争当示范,则意味着要深入“无人区”,改革胆识、开放胸怀、创新思维缺一不可。高标准实施“百千万工程”这项“头号工程”,增城的乡村振兴实景图、全景图值得期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