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和经验_简短的育儿心得体会_育儿经验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倾听”与“表达”是不同的概念,却又紧密联系。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更是幼小衔接中一种重要的能力。幼儿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成人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尊重、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素养。而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倾听,只有认真倾听,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才有可能更丰富、更多彩。

一、多维倾听——“听”什么?

“倾听”是支持幼儿以多种方式表达对世界的认知。由于学前领域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倾听的“语言”不应只是言语表达,而应该是对幼儿“多种表达”的接收。

幼儿的表达形式可以是一次对话,也可以是一场运动,还可以是一份艺术作品。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如语言、绘画、雕刻、泥工、建筑、肢体动作、戏剧、皮影戏、音乐剧等丰富的形式及媒介材料表达。

所以,“倾听”应是一场“多感官”对“多感官”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也是“支持”的重要基础。

微表情语言、身体语言也都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类别。而光是语言的形式就分为对话语言(两个或更多的人用语言交谈)、独白语言(独自的语言活动)、书面语言(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内部语言(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等四种。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达尔文也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对我们的孩子,对于那些“听得见”的内容要用耳朵听,那些“听不见”的内容要用“眼睛”“大脑”和“心”去“听”。

多维倾听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接收儿童多种形式的表达。

二、深入观察——能“听”出什么?

在不断地“倾听”中,教师就能通过日积月累的记录和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发展情况、幼儿发展的差异和发现幼儿学习的不同方式方法……

而有目标指引的“倾听”才能让教师更高效地发现幼儿表达中的重点,通过观察发现背后的原因。依据《指南》,以5—6岁幼儿为例可以梳理出以下倾听重点。

领域

教育目标(以5—6岁为例)

倾听重点

1.1 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

1.2 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1.3 能随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

1.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

2.了解幼儿的适应能力。

2.1 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2.2 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3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2.4 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2.5 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2.6 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

2.7 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2.8 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

2.9 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

2.10 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2.11 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12 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2.13 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2.14 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1.了解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否愿意讲话并能清楚表达、是否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2.了解幼儿的需求表达能力及阅读兴趣。

3.了解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

4.了解幼儿的愿望想法和进行表达的技能水平。

3.1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2 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3.3 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3.4 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5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3.6 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3.7 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3.8 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1.了解幼儿是否愿意与他人交往、能否有策略地与同伴友好相处。

2.了解幼儿是否是自尊、自信、自主的。

3.了解幼儿是否愿意并能做到关心和尊重他人。

4.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4.2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4.3 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4.4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4.5 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

1.了解幼儿是否喜欢探究。

2.了解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

3.了解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

5.1 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5.2 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5.3 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5.4 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

5.5 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5.6 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

5.7 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

5.8能自编自演故事,并为表演选择和搭配简单的服饰、道具或布景。

1.了解幼儿是否喜欢美的事物。

2.了解幼儿对艺术形式和作品的感受。

3.了解幼儿是否喜欢艺术活动并能进行表现展示。

4.了解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的水平。

有了清晰的目标,教师在倾听幼儿多种表达时就更有针对性,也能更高效的处理幼儿表达中存在的价值信息。

例如:在绘本《团圆》中,孩子描述时说到“帽子在一本书(相册)的上面”、“那个像报纸一样的东西卷起来了,在相册的后面”、“相册的右边还有一个红色盖子的瓶子”、“灯笼红彤彤的”、“上面有十七个灯笼,有一个只有一半”、“我喜欢那个小摊上的风车,我以前玩过……”此时,有目标敏感性的教师就能快速反应幼儿已达成在多个领域维度的目标,包括:“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简短的育儿心得体会_育儿经验心得体会_育儿心得和经验

三、正确理解——怎么“听”?

(一)给予机会。

1.放低“倾听”态度。

教师蹲下来,放弃权威,和孩子面对面,平等地交流,避免敷衍式倾听、虚假式倾听。

2.完整“倾听”范围。

面向全体幼儿、接受幼儿全部表达。幼儿的表达应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而不是用好坏来区分,拒绝选择性式倾听、不健全式倾听。

3.拓展“倾听”途径。

①通过幼儿语言“听”。

这是最直观也是最不容易有理解偏差的方式,特殊情况下需教师循循诱导,多次反复进行。

②通过幼儿作品“听。

这是最多元也是最广泛的方式,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表述了解幼儿的想法,也可以通过观察作品了解幼儿的能力提升情况。

③结合幼儿“表情+肢体动作听”。

部分幼儿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不好意思或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老师一定不能着急,也不能直接替代幼儿进行“解答”,而是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来决定是否继续交谈或改为推迟对话、侧面了解等方式。

④结合专项游戏听。在支持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听”出幼儿的反馈,了解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的养成情况。

游戏类型

代表游戏

游戏目标

听——识游戏

游戏名称:《听到水果/蔬菜请拍手》。

游戏玩法:请幼儿认真倾听,从“牛奶、西瓜、报纸、胡萝卜……”一系列词语中准确找到水果(蔬菜)并能及时反应,做出拍手动作。

1.增强听力、反应能力。

2.提升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3.能判断常见物品的属性。

听——传游戏

游戏名称:《传声问答》。

游戏玩法:请排头幼儿认真请听题目,捕捉话中的信息,再传给后面的幼儿,幼儿依次传达,直到最后一名幼儿,其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即为获胜。例如:“电视机的下面有什么”,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有理即可。

1.锻炼和提高听觉和记忆能力。

2.提升快速听清和理解、记忆和传达的能力。

听——记游戏

游戏玩法:《排排乐》。

游戏玩法:不同的故事图卡排放在一排,请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内容,将打乱的图卡按顺序排列并进行讲述。

1.提高听觉注意力。

2.认真观察画面,正确匹配所听的内容。

听——辩游戏

游戏名称:《听音识形(数、色)》。游戏游戏玩法:将画出常见的图形且每个图形填上不同的颜色和数字的纸摆在面前,每人一个纸杯,请幼儿认真倾听,当听到“绿色红色蓝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11253”不同的组合时用纸杯有节奏按顺序盖住组合内容。

1.锻炼专注力、倾听反应能力。

2.提高对颜色、形状、数字的辨别能力。

3.锻炼幼儿记忆力。

听——动游戏

游戏名称:《反着来》。

游戏玩法:幼儿(教师)说出指令,幼儿根据指令做相反的动作。

1.锻炼听觉注意力和专注力。

2.提高反应能力。

听——演游戏

游戏名称:《你说我演》。

游戏玩法:提供多种道具、服装,请幼儿认真倾听,一名幼儿(教师)讲述或创编故事情节,其余幼儿进行对应的表演。

1.锻炼专注力和倾听反应能力。

2.发展创造力。

(二)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纲要》也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1.创设自主、自由的语言氛围。

教师的倾听一定是以尊重为原则的听,是幼儿需要被听到的“声音”。在我班,除了为幼儿提供日常的对话交流环境,针对我班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了“情绪小屋”的、自由对话的音乐时间)。

2.提供可供幼儿进行表达的渠道或展示的舞台。

在一日活动中的过渡时间可以通过自主游戏环节,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幼儿不同的选择“听”出幼儿的兴趣和选择。

区角里的游戏材料也是幼儿表达的重要“战地”。例如:阅读区的记录表可以展示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与态度,可以了解幼儿通过表征展现自己想法的能力。这个过程中不仅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还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还可以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通过游戏前的计划、游戏中的操作、游戏后的评价,可以有效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中指出教师应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而所有幼儿的表达都可以以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舞蹈、一个建筑的形式展示出来。我们一定要明确的是提供给孩子的表达“舞台”无处不在,无处不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