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18日讯(通讯员 黄翠蓉)近年来,南安市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从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手,整合调解资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打造新时代南安版“枫桥经验”新模式,以调解中心为载体,积极推进多元纠纷联合调解品牌战略的实施,实行一体化联合调解模式,逐步构建具有南安特色的“访调对接”工作机制。

先行先试,典型引路

2015年9月,南安市在全省率先创建县级联合调解中心,启动“访调对接”工作。中心以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为契机,开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四大攻坚战,有效提升积案化解工作实效,让各类矛盾在区域内流转、化解。三年来,市、镇两级联合调解中心受理“访调对接”案件275件,调处成功253件,调处成功率达92%,群众越级上访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介绍,调解中心成立由南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访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将调解工作上升到党委政府主导层面。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南安市委政法委,并设立联合调解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指导、推动信访调解工作,及时对重大信访案件进行预警处置和疑难信访案件进行会商会办。

与此同时,南安市重新整合南安市交调委、医调委及其他行业性调委会等力量,升级联合调解中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七对接一保证”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面向社会公开聘请88名专职调解员,配齐市、镇两级调解中心专职调解员,建立一支能力强、业务精,能够精准对接市联合调解中心的人民调解员队伍。2017年8月,进一步整合成立集12345便民服务、联合调解、市共法律服务的南安市三大服务中心。三大服务中心相辅相承、互动互联,共同构建“便民、利民、为民”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人民调解与信访相互衔接、高效运行。

建立体系 完善机制

工作中,认真总结南安市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南安实际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化解信访案件的组织网络体系和工作衔接机制。

南安市以全市三级调解组织为依托,搭建市、乡镇(街道)三级一体的“访调对接”平台。南安市级层面成立市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市驻信访调解工作室,和市信访局对接;依托南安市级调解中心开展工作,也可同步成立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或驻信访调解工作室,和市信访局对接;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人民调委会开展对接工作,和乡镇(街道)信访办对接,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可另行成立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信访调解室。

同时,进一步规范“访调对接”适用范围,明确引导分流、对接移交、依法调解、反馈归档等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访调对接”各个环节进行全覆盖,推动“访调对接”衔接顺畅、有序开展。建立预警排查、联席会议、信息互通、跟踪回访、考核问责、部门协作、调解专家库等七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凝聚信访部门与调解组织密切配合、协同协作的强大合力,不断提高通过“访调对接”解决信访问题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强化队伍 形成合力

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对于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优化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素质。

调解中心立足基层,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作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实现人民调解化解信访矛盾关口前移,防止一般纠纷转化为信访纠纷,一般信访纠纷转化为信访积案,筑牢“第一道防线”。

此外,还充实提升调解志愿者专家库,全方位发挥联合调解的作用,为信访矛盾化解提供相关法律政策知识解答和专业人才保障;加大各部门参与,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增强信访矛盾联合调处力量。同时,努力提升人民调解员化解信访矛盾的整体素质,南安市信访局和司法局共同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专题培训会,针对性的提升人民调解员和信访干部对访调工作的熟练程度和纠纷协调化解能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