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制定了几十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目标、任务、制度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规范各类试点示范,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并先后在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四省开展试验区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试验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取得了大量成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以下简称《清单》)的通知,推动相关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这是一份重量级的文件,对各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和基层探索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这样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的方法论是中国独有的,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既确保基层探索的风险可控,又能够依靠强大的国家能力,把基层的成功经验迅速推广。我国改革开放就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就是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各试验区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经过地方、部门和专家的认真总结归纳,将其中比较优秀的归纳成这个《清单》,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14个领域的90个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这些优秀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来之不易,它们承载着试验区各地党政企民各界的心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优秀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都经受了当地的实践考验,是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工作结晶,是真实可靠的经验总结。这里举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福建省在生态补偿方面进行了多项探索,建立了汀江-韩江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流域跨行政区生态补偿一直是个难题,开展横向生态补偿,是调动流域上下游地区积极性,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制创新。2016年3月,福建和广东两省签订了《关于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协议》,实行“双向补偿”,若上游水质达标,则下游补偿上游,若上游水质恶化,则上游赔偿下游,双方还建立了联合监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分析交流等长效机制,共同加强补偿资金使用监管,合力推进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当地围绕“资金怎么投”,探索建立财政引导、多方投入的协同机制;围绕“事情怎么管”,探索建立精确分解、责任传导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围绕“效果怎么优”,探索建立产业升级、合作共享的多赢长效机制。经过努力,不但各级财政投入的补偿资金大幅增加,而且也带动了大量其他资金投入到试点项目中,汀江水质稳步提升,补偿协议涉及的4条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并保持稳定,水质达标率全面达到协议要求和预期目标。流域水环境得到综合治理,生态补偿机制成效显著。同时,通过各项扶持、补偿办法,引导农户转产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构建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贵州省在生态扶贫方面,建立了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机制。贵州省水电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主要分布在贫困地区,为了能够在这些水电矿产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的同时,将资源开发红利反哺贫困地区,促进群众增收,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并结合贵州正在实施的大扶贫、大生态两大战略行动,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贵州省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组建了集体股权监督委员会,委托银行专业管理村集体股权,明确村集体股权属于村集体所有。根据村民大会通过的分配方案,村委会、村民小组和村民分别享有不同比例的收益权,设立最低收益金制度和集体股权保底退出制度。对投入项目的财政资金,明确以不低于财政资金总额6%的比例,折算形成资产收益权,重点用于项目覆盖区域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保障项目覆盖区域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边缘户实现稳定脱贫。经过探索,各试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例如定县木拱河水库电站被列入了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2019年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获得的扶贫收益则打入县级指定账户用于开展扶贫工作。
上面两个实例,既明确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性“痛点”和当地的实际问题,又通过深入探索和地方实践,建立了较为有效的解决思路,并实实在在地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效果。不但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对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和农民增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这两个实例之外,《清单》中其他大量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也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
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清单是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的宝库,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各地可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禀赋条件,有针对性地认真学习,对于可以落地的,应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落实。除了学习这90个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建议各地深入了解四个试验区形成这些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的过程,从而在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中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形成适合自己的好做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
还应当指出,这些凝聚着试验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业、公众心血的各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除了在其他地区推广之外,还应结合顶层设计,逐步推动形成普遍适用的生态文明制度安排,并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明确下来,在更广大的地区实施。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加强总结,把凝练、推广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任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行稳致远。(作者:北京大学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