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2019年11月28日-29日,有幸参加了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两天的课程紧凑而又充实,收获满满。空间观念的理解此次优质课不同于以往,它是关于“空间观念”培养的专题报告,并且有同课异构,通过对比,以及不同角度的课程设计更能对每节课有深刻的认识。什么是空间观念?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原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研究院梁秋莲女士做了专题报告: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距离、位置关系等在人头脑中的映像,是空间知觉加工后形成的表象;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理解和把握现实生活空间的能力。它的发展有几下几个特点:首先,小学生空间发展具有直观性。学生需要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它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前提。其次:活动的特点。空间观念的形成,蕴含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探索和体验的探索之中。最后,空间的发展具有渐进性。从直观、分析(能通过观察、测量、画图等活动,经验性地分析图形的性质)、到抽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从零维空间-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立体空间。二、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十四节课中每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知识形成过程,比如湖北省荆州市楚都中学小学部的张怀艳老师在《旋转的再认识》授课中,充分利用前置性作业,充分了解学情,是一节真正基于学情的课。

授课内容如下:导入。课前收集学生的学习单,从学生的学习单入手,你觉得谁的描述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的?(学生的描述如下,分针绕点o自左向右旋转;风车从上向下旋转......)二、新授。学生比较哪个同学说的规范,纠正“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是描述平移的,“逆时针”“顺时针”是描述旋转方向的。接着从学生的例子中总结描述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三、练习。在巩固环节,设计巧妙,车通行杆,猜介绍。四个车杆,两个中心点,两个方向。教师介绍以下条件:a.旋转90度 b.车杆绕o2旋转90度 c.车杆绕o2逆时针旋转90度。从一步一步的介绍中,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必须同时具备“中心、方向、角度”三个要素时才能清楚的介绍楚物体旋转的方向。四、探索图形旋转特征。设计三角尺的旋转,最后总结出,旋转改变了物体的位置,物体的中心点、形状、大小、面积等等都未改变。五、拓展提升。欣赏不同旋转中心旋转的图形想象与欣赏,感受旋转的创意应用。本节课基于学情,设计巧妙,学生不仅仅学会了怎样描述,还探索了图形旋转的特征以及感受旋转的创意应用。三、学习内容精深化,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里有很多环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都是值得我学习、借鉴和用在自己课堂上不断实践的地方,比如老师们授课过程中的问题串、 有效及时的追问、渗透的数学思想、数学文化、以及丰富有效的评价语等等。

例如席争光老师《圆的周长》这节课:利用复习旧知识激发新知导课,比如:关于圆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你们还想探索圆的哪些知识?引出圆的周长。在圆的周长的意义时候,先让学生指一指圆的周长,然后再试着描述什么是圆的周长?通过已有知识建构过程抽象出圆的定义,既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接着建构圆周率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整数都是3倍多一点,到底多多少呢?接着和学生一起了解、感悟和探索圆周率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学文化的方式把整节课推向高潮,让学生领悟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学生还知道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学,通过学生最熟悉的建国70周年联欢的一个圆的场景给出直径大约80米,让学生说出如何计算周长,结束本节课,一节课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了解相关的数学文化,渗透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一节课学生收获满满。让我们重新对圆的周长有了更深的解读。查看更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