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5月28日电(记者谭元斌、宋强)说起自己的致富故事,湖北山区农民余柏平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2014年,依靠养鸡,他赚了20余万元,这超过中国大多数农民的年收入。

余柏平家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茅田乡。他所养的鸡名为“景阳鸡”。据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龚炎长介绍,这个由欧洲输入的鸡种与建始县本地鸡种杂交而来,经多年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个体大、肉质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我们这儿孕妇生产后,乐意买景阳鸡滋补,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建始县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毛昌恒说。

据毛昌恒介绍,清朝末年,一名比利时传教士赴建始县景阳镇传播天主教,至抗日战争结束后离开,在当地待了大约50年时间。20世纪40年代初,景阳镇天主教教民李银香把传教士带来的欧洲鸡与本地鸡杂交,产生了景阳鸡,代代繁衍,保存了下来。

2012年,余柏平还在山西省太原市做煤矿工人,虽然收入过得去,却背井离乡,充满无奈和苦楚。家乡大力发展景阳鸡养殖业,给了余柏平返乡创业的机会。

2013年,斗志昂扬的他养了1000多只景阳鸡,谁知道竟然遭遇“致命一击”:超过90%的鸡死亡,血本无可。

“这些鸡早不死晚不死,偏偏长到三四斤的时候死。我亏了6万多块钱,很惨!”余柏平说。

景阳鸡大面积死亡让养殖户损失惨重。经解剖病鸡,华中农业大学专家确诊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综合感染致死。随后,龚炎长指导工作人员对种鸡进行阳性检测,将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种鸡予以淘汰,种鸡由此得到净化。到2014年,景阳鸡的成活率却达到了95%,让不少养殖户大赚了一笔。

成活率有了保证,养殖户的积极性大为提高。2014年余柏平养了6000多只,赚了20余万元。他高兴地把家里的平房加高,盖上了瓦。接下来,他打算把房子好好装修一下。

一些人“尝到甜头”,更多的人“翘首以盼”。今年,景阳鸡鸡苗供不应求了。这些天,建始县广大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焉起早贪黑给乡亲们送鸡苗,忙得焦头烂额。

据建始县畜牧产业链办公室主任谭维君介绍,作为扶贫项目,农民购买专业合作社饲养了30至35天、不用再保温的鸡苗,政府每只给予10元钱补贴,农民只需掏2元钱。

2014年,建始县业州镇岩风洞村农民刘青松同样收获颇丰。由于建立了直销渠道,他不仅卖光了自己饲养的1000多只景阳鸡,还向其他养殖户购买了3000多只景阳鸡,一年下来,赚了10多万元。如今,他打算建立网络销售渠道,把景阳鸡卖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目前全县常年饲养景阳鸡45万只,为农户增收315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精准扶贫找到了着力点。”建始县畜牧局局长柳景浩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