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历史优质课评课稿
历史优质课评课稿
本校于近期开展了各科优质课评比活动,我有幸观摩到一些有经验、有想法的教师所带的历史课堂,自觉获益匪浅。现将个人收获盘点如下:
一、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新课程已全面展开,与时俱进,接受、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是衡量一堂课的重要标准。如果仍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必然会被淘汰。课改潮流,浩浩荡荡。此次活动,无论是说课还是上课,老师们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强的课改意识,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江苏宜兴中学的何平老师在讲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精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搭建一个舞台”,一部分同学模拟原告中国,一部分同学扮演被告日本,其他同学作为陪审法官,采用模拟国际审判法庭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
二、精妙设计,创造亮点
参加比赛的都是学校有经验有想法的骨干教师,每一节课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心血。
回味听的每一节课,都不乏亮点。亮点来自教学设计的精妙,亮点来自精心预设的美妙,亮点来自教材讲解的声情并茂等等。
例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有的老师从导入到各知识点的讲解,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比如:福建林晶老师所讲授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课,就通过“忆文化——说文化——赏文化——论文化”四个环节,先对整节课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再通过展馆的三个展区,1、交流之条件——兼收并蓄铸盛唐;2、交流之途径——陆海二路传文明;3、交流之典型——争做使者创辉煌;层层展开使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读懂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思路新颖,内容清晰,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随后,她又连续问了3个问题:1、今天我们使用了哪些方式和手段来学习历史?得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史料探究、讨论法……2、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历史的方式和手段?3、当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来开展学习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非常巧妙的将学习历史的方法融入到了本课的教学当中,给我很大的启发。如借助材料展示,及时指导学生怎样提炼材料中的信息。例如辽宁白灵老师讲授的《难忘九一八》一课中,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她就精心选择了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不但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而且还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以不断升华。
三、整合教材,深挖资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参赛老师大多对教材进行了大胆整合,力求疏通教学过程,巧设教学环节,而且表现的自然到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
另外,乡土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看得到和容易接受的知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学,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此次观摩课当中,江西南昌、湖南长沙、福建泉州、新疆石河子、青海等等,许多地方的乡土史资源都走进了课堂,使人身临其境,倍感亲切自然。
四、精制课件,现代教学
本次大赛我们看到了参赛老师们精心准备的'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既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音频视频材料,也有发给学生的导学案等等,充分利用现代手段进行教学。而选手们制作的课件,更是巧妙,给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以视觉上的冲击。
五、语言精练,情绪饱满
学生在这样的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比如:“请举起你的手,让我看到你的智慧与勇气”、你真聪明、你太有才了、你和我想的一模一样等课堂语言随处可见。有的老师过渡语说得非常到位,使环节之间的衔接显得很流畅,比如“实力对比,图表说话”“口说无凭,材料为证”。 还有提问形式新颖多样,如看服饰、认乐器、识英雄,情景再现,pk抢答等。
当然,通过这次学习,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优质课表演的成分较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我个人认为有很多地方是在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
二是师生互动还仅仅限于师问生答,包括学生的讨论,都是教师提问,学生不能自主提出问题,教师也没有给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机会。
三是对课件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在课件里,个别教师根本没有板书,自始至终都是在操纵课件。
小小的一次校内优质课比赛,使我开阔了眼界,深切地感受到了历史教法的美丽。我时时回想着参赛老师的课堂风采。他们新颖的教学方法、大方得体的教态、对教材的透彻理解等许多方面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鞭策着我不断努力向前。教学需要艺术,而教学艺术则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基本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学习他们对细微之处独具匠心的处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真正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打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力求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愉快、家长和学校更满意
【第2篇】优质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评课稿
优质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评课稿范文
北师版语文教材的特色之一是每单元一个话题。《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位于“书”这一主题单元。对于书这个话题学生并不陌生,分别在二年级上册与三年级下册有所接触,学生已经认识了书的价值,爱读书。在本册教材中,选编了名家作品作为课文,从人生意义的高度谈书,思想内涵比较原来高了许多。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散文,用比较的手法向我们阐明了作者的观点——走遍天下书为侣。文章以细腻独特的`笔触,精炼而准确的语言,具体写出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乐趣,穿插介绍了读书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杜老师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上作了精心的设计,虽然展示的只是一个教学片断,却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完整的印象。我认为杜老师的课包含一个重点和两个落实。
在本节语文课上教师重点解决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走遍天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在导入时进行铺垫,然后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引入文本,接着教师着力地给足时间,让学生去与文本对话,品读文章重点语句,最后通过学生汇报,教师引导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上好了语文课。本节课上教师选择的媒体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简单的幻灯片。几乎用了比较原始的手段,和学生对话,和文本碰撞,激发学生思考。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实现了两个落实,既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又落实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语文课要姓“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安排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训练学生使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的练习;读书方法的交流和掌握;对于读书理念的反思,评价这些都是在品词析句中,在引导交流中,在方法指导中实现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语文味儿”。
【第3篇】《掌声》的优质评课稿
《掌声》的优质评课稿
一、说教材
《掌声》是精读课文,本文的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上台演讲,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成了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的故事。
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读来十分感人。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①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②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1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过程目标: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感情,扣住感情升华知识。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教学难点是初步了解小英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本节课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内容:质疑问难,初读感知,理清课文脉络,书写指导。第二课时内容:自主读悟,联系对比体会小英情感变化及其原因,学文悟理。
二、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从“同学们的掌声”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由“感受掌声——研讨掌声——拓展掌声——升华掌声”构建完整严谨的教学链条,由“掌声”照亮教学全过程。
(二)说学法
学生在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在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受,谈身边的人与事,由此真正理解“人人都需要掌声”的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感受“掌声”
1.请同学们轻声读全文,思考:“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掌声?”(板书;21 掌声)2.现在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小英开始演讲前,课文中描写同学们掌声的句子。
独白: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重点,在学生充分读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理解全文的关键——“掌声”,为下文教学作铺垫。
(二)研讨“掌声”
1.现在小组讨论:小英演讲前描写同学们掌声的句子包含了什么?
2.交流重点句:(出示)“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先体会“热烈、持久”词语中所表达的同学们当时激动、兴奋的心情,领会同学们此时的掌声包含着鼓励、支持。(板书:鼓励)
独白:该环节的设计是紧扣“掌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设想小英感动得流泪的前后情感的变化,目的在于让学生锁定独特对象,产生情感共鸣,由此而倍添亲切之感。
(三)拓展“掌声”
1.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下半部分的内容,思考:在小英演讲结束时,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同学们的掌声的?
2.引导学生读悟重点句:(出示)“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引导学生从体会“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看到同学们对小英的赞赏、肯定。
3.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想对小英说什么?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对大家说什么?
独白:该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由重点词拓展开去,进一步感受“掌声”,并挖掘文本空白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丰富“掌声”内涵,使前后两次掌声有机结合起来。
(四)升华“掌声”
1.自由读全文,思考讨论:从那以后小英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体会她“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过程。(板书:自卑 乐观)
2.领悟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内涵。
(1)齐读句子:(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2)讨论交流:“掌声”的内涵(鼓励、帮助、关心、支持)。
(3)再读该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关心、帮助别人的事。
4.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同学们你们听完这优美动情的歌曲,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升华感情:对,同学们,人人不仅需要掌声,也就是需要鼓励、帮助、关心、支持.人人都有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缺点、甚至是缺陷,不应该自卑,应该鼓起勇气,面对生活,这样才能开辟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我们正常人,也不要去取笑有残疾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困境,会遇到需要别人鼓励的时候. 所以对别人的关爱要珍惜,也要把自己的关爱献给别人。让我们的掌声响起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板书:爱并画箭头)
独白:该环节设计是在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巧作对比,从小英情感变化中领悟“掌声”的重要作用,并让学生谈谈自己与他人的爱心行动。课尾辅以动情的歌曲,升华了的“重点”,让课堂充满人文情怀,将暖暖的爱意渗透到学生生活当中去。
三、说板书
↗ ↘
自卑 爱 乐观
↘ ↗
鼓励
说板书设计;板书用了简洁明了的八个字,涵盖了的内涵,四个箭头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小英的情感变化,中间一颗爱心升华了做人的道理。由于水平有限,虽然做了充分准备,还会存在许多不足,敬请指正。谢谢各位领导!
【第4篇】品德优质课的评课稿
品德优质课的评课稿
《夏天的雷雨》一课,老师先由一段夏天雷雨的视频导入新课,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使用了一个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道具——喷水壶,现场模拟了下雨时的情境,让学生与雷雨进行比较,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出来。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老师将语文课本中《要下雨了》一课用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出来,既使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雷雨来临前的.一些自然界中的征兆,还将品德课程与语文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最后,“闯三关”这一游戏环节的精心设计,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且避免了生硬的讲解,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雷雨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寓教于乐,学生更乐于接受,易于理解。
《不堪重的地球》一课,我认为课堂上有两大亮点:第一是老师让同学们一个一个站上“地球”,从最开始的舒服到后来的拥挤不堪,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地球上的人口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增长,地球妈妈已经不堪重负。第二是模拟中央电视台“真情访谈”节目,能过学生们一个个上台述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人口众多给交通、升学、住房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最后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时,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由于班上人太多,导致我多次举手,老师都没点我发言!”这一纯真的话语引得在场场的老师们忍俊不禁,感觉老师这节课所设定的目标已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认识交通标志》一课,老师通过学生身边居住环境以及学校周围的一些交通标志,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交通标志的分类方法,明确禁止、警告、指示、指路四大交通标志它们在外观上的区别,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些学校的交通标志。当看到孩子们那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时,我不禁为他们的创造力而感到由衷的赞叹!
【第5篇】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玩转普陀》评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玩转普陀》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下册《玩转普陀》是20xx年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的获奖课,这是一节复习课。
众所周知,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欠,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真正上好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不认真安排,不精心设计,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针对于信息技术课,知识点的难度较低,如果按照一般教学的顺次复习,重复旧课,既是对时间的浪费,又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无法引起学习的兴趣,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节课中教师巧妙的利用了课前的时间,跟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亲近感,让教师对本来不熟悉的学生增加了了解,也使学生缓解了紧张的情绪,当正式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已然很好的进入了学习状态。
与传统的复习课不同,教师采取了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四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性,游戏能够让学生保持较高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而竞赛的形式能够活跃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是一个团队,一个小组提问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另一小组进行回答,这样的游戏和竞赛教师制定了严格的游戏规则和评分标准,让学生慢慢变得认真起来,一个团队之间想方设法去找问题找答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真正将所学进行了巩固。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时刻注意让学生练习,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鼓励学生上前边演示边讲解,给予多余的分数奖励,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的开始,学生是比较羞涩腼腆的,越往后在教师大声的鼓励和分数的奖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举手回答问题演示操作,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了。
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时不能满堂灌,要有方法,要寓教于乐,复习课往往是让教师最挠头的,而浙江省这节优质课无疑给了我们新的方向,即复习课也可以很有意思,也可以让学生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参与进来,归根结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什么有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第6篇】优质小学语文评课稿
优质小学语文评课稿
听了林老师的《卖木雕的少年》这一课,更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下面,我想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这是优秀的文章,有很强的情感色彩,整体的感知尤为重要。林老师没有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单纯地去挖掘每句话的含义,而是在创设的情境中整体读课文,交流体会、认识,并注重整体回归朗读。围绕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对于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本,教学中就必须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诵读中加深内心体验,塑造人物形象,林老师在这节课上却是以“读”贯穿教学始终,并紧扣重点词语引导品味,把理解融入到朗读中。例如,在引导学生赏析第六自然段时,刘老师紧扣“捧者”“仔细观赏”“爱不释手”等几个重点词语品味,让学生体会“我”对木雕的喜爱之情。在读中体会了用词的准确、生动,注重了词句的积累和感悟,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刘老师在这节课里,紧紧抓住能表现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情谊的句子,通过反复研读、品味,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国际友谊”的精神内涵,自然融入到学生的脑中,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三、教材是范例,积累语言是掌握表达工具的砖瓦。所以,要善于利用教材让学生赏析、积累、运用语言。这篇课文中有许多成语,值得我们学生积累。林老师是这样设计:先复习文中成语,(名不虚传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五官端正爱不释手语无伦次)理解后运用到练习当中,达到积累。我想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这些词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四、教师在课中的教学思路清晰,充分利用板书中“友谊”两字,帮助学生为写话铺路。写话内容能够直接安排在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林老师安排了小练笔,引导学生说写结合时机非常适合。当学生通过描写黑人少年的语句深刻体会黑人少年内心活动的'时候,才能真实感悟,具体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把夸奖的话写得有血有肉。相信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能写得更真实、更生动些。如果把找、理解、运用四字词语这一部分简短些,可以让更多学生展示自己的写话成果,让他们欣赏到更多赞美黑人少年的话。
【第7篇】《最后一头战象》小学语文六年级优质课评课稿
《最后一头战象》小学语文六年级优质课评课稿
听了刘建英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感受颇多。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头叫嘎羧的战象的故事,介绍了它和人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描写了它在临死前所做的一系列事情,目的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由于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们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刘老师在执教本课时采用了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直奔重点语句进行学习,并没有采取逐字逐句的讲解,而是抓住关键词句,学习生字新词;对关键词句和语段,特别重视言外之意的理解和表达效果的感悟,这种教授方法可以使孩子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刘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教师示范读、全班齐读、自由读、默读、大声朗读、教师引导读等各种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让学生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此外,刘老师很善于开动学生脑筋,很多地方都是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真正做到了还课堂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老师的提问也非常简练,更多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刘老师能很好的总结,这些都是我应该向刘老师学习的地方。
当然,这节课也不是非常完美,我个人认为刘老师在课文最后的时候最好应该给学生一个课下练笔的机会,这样能更加加深学生对这头战象的好感,从而能体会到人和动物之间的确是该有着深厚感情的。
【第8篇】三年级语文优质课《狮子和鹿》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优质课《狮子和鹿》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 张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的寓言故事——《狮子和鹿》。 张老师亲切自信的教态、娓娓动听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狮子和鹿》是美丽忧伤,令人庆幸而又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张老师通过想象说话引出课题,再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学生引入预设的情境中。
通过 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逐步落实目标,达到预期目的。其教学亮点有三:
亮点一,设置悬念,激趣导入。由于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它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因此, 张老师紧紧抓住文体特点,并结合三年级儿童的好奇的心理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在课伊始,她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得从“狮子和鹿”说起。这样的导入,一能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课文;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开课,为后面的教学进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亮点二,抓住一点,统领全文。整节课给人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在整堂课中, 张老师始终抓住“美丽的角和四条难看的腿”不断地循环推进,利用简单凝练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加上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感悟,使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更趋理性化。
亮点三,注重学法,关注成长。现在对一节好课的评价,首先要看老师能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组织自己的教学。我认为, 张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的是一学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的好课。如:当学生出错时,张老师能及时指出并鼓励学生再思考,这样,学生在出错时也不会担心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了。从这一节课中,不难看出张老师的心中把学生放在首位。只有老师的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才能在实施教学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然而,语文课堂是缺憾的艺术。我听了这节课后,有两点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