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吉水县螺田镇枫树陂村,由该县卫计委、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创作摄制的微电影《村医谢仕发》正式开机拍摄。该微电影取材于该村乡村医生谢仕发的先进事迹。他不仅仅是一位乡村医生,还是该村原村支书,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郎中书记”。今年1月16日,这位“郎中书记”倒在精准扶贫任上,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诺言和担当。今日,跟着镜头,让我们回看“郎中书记”的感人事迹。
舍己为人,他把村民放在第一位
镜头回放到2017年12月15日清晨。这天谢仕发顶着腹部剧痛,又一次来到贫困户家摸底,话还没说完便一头倒在了贫困户家门口。大家立即把他送到医院,经诊断,他患有肝癌,且肿块已破裂出血。医生说,再晚一个小时就会危及生命。
经过一个月治疗,今年1月15日,谢仕发觉得自己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便坚持回到枫树陂。他用微弱的声音对前来看望他的村民说,那条前往永丰石灰岭段的水泥路他没办法修通了,对不住大家了,那个地方常塌方,大家出行要小心。生命垂危之际,他牵挂的还是村民,话音未落,村民们哭成一片。第二天,这位56岁的村支书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过来。
谢仕发不仅是一名村支书,还是枫树陂的乡村医生。作为一名医生,病得那么严重却不自知,是什么让他忘记了自己?
去年11月,谢仕发开始出现腹痛、肩痛症状,村里的干部、村民多次建议他去治疗。他却坚持说,临近年底了,要先帮贫困户产业验收,做好退出摸底工作,再去看病。大家都以为,他自己是医生,心里有数,肯定没大毛病,不曾想,他病得那么严重。83岁的贫困户邹雨兰哭着说,在谢仕发被送往医院的前两天,他还忍着一身病痛走几里路到她家,帮她看病打针。在谢仕发的心里,村民们永远排在第一位。
全力以赴,他带村民脱贫致富
2010年,枫树陂村被确定为省“十二五”重点贫困村。面对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时任村主任的谢仕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枫树陂村四面环山,全村辖12个自然村。薄弱的经济基础、落后的交通地理条件,使该村精准扶贫任务相当艰巨。谢仕发意识到要脱贫必须先修路。没有资金,他一次一次跑县城、找部门,认识的不认识的,一家家厚着脸皮上门,有项目的争项目,没项目的争帮扶;再不够,他带头掏腰包,为了省一点人工费,他上工地做小工。2013年春节,为了筹钱,他自掏腰包在村祠堂宴请所有返乡省亲的乡贤,倡议大家捐资修路,乡亲们被谢仕发感动了,纷纷投资投劳,用3年时间,修好了通村通组的柏油路。“这不是谢仕发第一次自己出钱为大家办事,只要贫困户有困难,他都会500元、1000元的捐款。为此,他欠下了一身债。”该镇党委书记聂刚红着眼眶说。
村里的基础设施虽然搞好了,但是村里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并没有改善,这让谢仕发寝食难安。2013年当上村支书后,他下决心要为村里找到一个致富产业。“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好好干,枫树陂村一定能脱贫致富!”这句话常常被他挂在嘴边。白天,他走村串户调查;晚上,他将征求来的意见逐条梳理,寻找精准扶贫的突破口。
枫树陂村群山环抱,家家户户有毛竹。谢仕发认为毛竹产业可作为脱贫的一条路子。说干就干,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谢仕发带着村两委成员外出取经、跑项目。2014年,枫树陂村组建了毛竹产业合作社,村民们纷纷以林地、土地入股,贫困户可优先安排在合作社工作。如今,枫树陂村的毛竹产业越做越大,远销赣州、广东等地,贫困户每年平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2015年,在谢仕发的带领下,枫树陂村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到去年底,该村仅有8户贫困户暂未验收脱贫,但家家建了新房。
笔者手记:谢仕发作为一名“郎中书记”,在明知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在扶贫一线,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虽然他“走”了,但脱贫致富的村民永远不会忘记。他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誓言和担当。■ 尹姗、特约通讯员赖明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