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针,是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理念和方略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教育确立的基本属性。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发展。发展教育必须把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作为奋斗目标。教育优先发展,就是要把教育放到人民利益的首要位置,在解决所有问题中首先解决民生问题,在民生问题中首先解决人民的受教育问题。教育发展要得到人民认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的需求,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适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教育经费要坚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坚持精准施策,关爱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经济困难学生,健全资助制度,实施教育精准脱贫,提升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待遇。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着力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普及高中教育与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等,为人人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立教之本与兴教之源,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力量。要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任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体现在一个个家庭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所在,满足家庭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期待。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要让人民在教育上有获得感,就要解决教育为人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认真解决好当前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的教育排忧解难。要统筹协调好不同资源支持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唯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视教育为民生之基,把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才能把教育发展成果普惠于全体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过程,更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教育强国之路。(本报评论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