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景观营造育人氛围(上)
铁富中学 于 涛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南通,南通教育看海安”,带着对南通教育的崇拜,带着对教育教学中的多种困惑,我们初中组一行六人在教育局沈庆保主任的带领下,于11月18日早8:50统一乘车来到了苏中教育的圣地——海安县,走进了海陵中学,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通过参观校园文化,与教师交流,听取了田玉龙校长、丁义国校长、教务处王主任、教科室章主任等人的介绍,走进课堂等多种形式,获得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明晰了海安教育之所以领跑全国的原因,耳闻目睹了对教育教学最基本规律虔诚的实践,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海安教育的鲜明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短暂的一个月,我先后参加了海陵中学领导班子会议,感受到了海陵教干干练的工作作风,布置工作简练,条理清晰,条框式的汇报工作,没有长篇大论,重在落实的工作效率。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会、成绩分析“模糊处理”的分析模式,做到了“尊重每一位教师,共同提高”的理念设计,让我们自叹不如。我们看到了海陵人独特的办学理念,自我加压、永不停步的攀登意识,追求卓越的实施精致化管理的方法,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信念,以及他们对“海安”这块教育品牌的虔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优美规范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海陵中学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墙、警句格言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藏秀于幽深楼宇之间的达园,石亭、曲桥、假山、池水、游鱼,在蓝天白云下演绎着绚丽的篇章,廉洁法制文化园那几个金黄色的大字,熠熠生辉,尤其是那“桃李园”中的百年老树——直径达一米多的香樟,笔直挺拔的百年古银杏,重达66吨的镇校之宝----山海神石,更彰显了田玉龙校长的大笔之作。海陵中学的“惟广惟实、求新求精”的校训,“享受学习、奠基幸福”的办学宗旨,“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师训,“立志远方,立根脚下”的生训。和慧楼、和智楼、和达楼、和合广场、孔子学堂,学校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亭台轩榭,造型别致,引人注目的雕塑古藤,到处洋溢着浓浓书香气息的曲塘附中的“和合”文化建设,无不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我们穿梭在静谧的校园中,周围是那么的宁静,如果你不走进教室,感觉像是周末,整个校园听不到嘈杂的声响,学生、老师走路轻轻,说话轻轻,动作轻轻,没有人追逐打闹,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乱扔瓜皮纸屑,整个校园看不到垃圾桶。看不到一个学生忙忙碌碌清扫校园,更听不到广播的大声宣传注意卫生保持,但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从细微处着眼,使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强者之音,其感染力和号召力无时不在向广大师生潜移默化中熏染,这种“文化立校”的崇高立志使整个校园凸显出德育氛围,不能不令人折服,在这一点上,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努力构建以个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促成文化在教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持之以恒的抓好校园建设工作。“如果一所学校只有制度而不去落实,那如同虚设”,海陵人做到了这一点。
二、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
“做海陵人,融入海陵,为海陵奋斗”,这是田校长上任第一天做的报告,海陵人把教育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事情,而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靠质量谋生存,靠质量谋发展,是他们学校一贯的宗旨,他们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倾尽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做到让学生进步,让家长满意。
通过听课,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重在构建全员参与学习的氛围,教师信任每一个学生,期待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所以作业有布置、有检查、有批阅、有评讲,教学上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采取周测与单元检测相结合,对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检测,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理科老师中午无论是否值班几乎每天都在班级里指导答疑;文科老师早读都能提前到班,明确早读任务,进行督促检查。课堂气氛总是热烈而紧张,讨论与辩论、交流与合作成为课堂的必备形式,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也是该校大面积提高质量的有效办法。
三、以教育科研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海陵中学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教科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备课组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无论是海陵中学、南通第一初级中学,曲塘附中,还是白甸中学,教科室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发动机,教科研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曲塘附中提出的“和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自学存疑---互学解疑---导学探疑---群学释疑---测学迁移”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讲、学会讨论、学会笔记、学会作业。海陵中学的“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方针,充分依靠集体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最大化追求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质量,他们都能真正地走出一条高质量的课改之路。
海陵中学每周四上午文科、下午理科各用两节课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分年级、分学科备课组长召集,具体做法是:严格执行备课的流程、方法和要求。形成了“三合四案”备课法。所谓“三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备教案与备学案相结合;导学案与手写简案相结合。“四案”:个案——初案——学案——共案。
首先,在初步设想中形成有自己思想的个案。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本册、本章节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或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就此设计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带着问题初步形成融注自己教学思想的个案。
其次,在交流碰撞中形成有群体智慧的初案。在有融入自己思想的个案保障下,集体备课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课人按照事前安排的个案进行说课:即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构思、学案设计。然后由组员发表补充意见,全组讨论,集体商定后确定集体共案。
然后,在个人修订中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案。在集体初案形成后,教师再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学案进行再一次备课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的特色学案,并将其应用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
最后,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学案的效果修订共案。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各环节的操作性进行现场验证,并进行修改、反思,总结前一周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重难点的处理是否合理,还有哪些细节需要在下个阶段进行弥补,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然后同组交流、归纳、整理、订正,作为下一轮集体备课的参考资料。
有公开课、研讨课教学任务的老师,则把备课及时交到备课组,大家在一起反复讨论、打磨、包装,为上课教师谋划最佳教学方案,可见,在海陵,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形象代表集体利益,集体荣誉感扎根于每个教师心目中,有了集体荣誉感,教师就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集体荣誉感衍生为教师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心,这样教师就会更加热爱学校这个大集体,就会更尽心尽责的为学校服务。这里是他们展示的舞台,也是他们交流感情、互相促进的平台,在这里见证了他们共同提高,团结互进的海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