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鹏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和中国美丽乡村首创地。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杭州成为全省“千万工程”的重要策源地和实践地。17年来,杭州市农村生活面貌大为提升,累计建成美丽乡村699个,AAA级景区106个。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围绕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秩序美“五美与共”,杭州美丽乡村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2020年8月11日至18日,州扶贫办举办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干部能力提升班,赴杭州就美丽乡村建设、金融扶贫、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业供给侧改革、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基层治理进行考察学习,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学习。期间,听取了相关领域专家专题讲座和村庄致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农家乐、民宿、农产品销售、村史馆、乡村旅游项目现场,感触颇深。

一、倍感触动: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处美,也要处处美。从杭州市区出发,沿着杭长高速一路北上,来到“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余村。走进余村,一幅乡村美景跃然眼前:远处群山苍翠、竹海连绵;近旁草木掩映、溪水潺潺,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

大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发言稿_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怎么写

余村内一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至今日,该理念自首次提出已整整15周年。久久为功践行“两山”理念,让余村找到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从新思想新理念,变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以绿色为底色,实现更具包容性的增长,民众也获得着生活质量与精神需求层面的“金山银山”。余村正在探索“片区化”发展,囊括周边行政村,以现代农业为核心,发展文创产业和休闲产业。通过差异化定位,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推动乡村振兴。

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最重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杭州持续推进“千万工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绝大多数村庄都完成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对照全域美丽的高标准高要求,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大花园,浙江省坚持“一盘棋”,一个个乡村群、乡村共同体正在茁壮成长,相互借力共谋平衡、充分发展。

有看头,也要有赚头。根据培训班日程安排,我们先后实地考察了桐庐荻浦村、富阳东梓关村、余杭径山村等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桐庐荻浦村大胆创新运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手法,以旅促农,打造民俗展馆、手工艺展示群、牛栏咖啡、猪栏茶吧、荻浦花海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业态,成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典型示范。

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怎么写_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发言稿_大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怎么写_大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发言稿

荻浦村猪栏茶吧

富阳东梓关村因郁达夫同名小说而著名,在古村落保护工程的推进过程中,东梓关没有简单地照搬旧村改造方式,而是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以传统文化为纽带,统一设计、因地制宜地建造杭派新民居,用新生的手法重构了乡村的美与生活。不少村民走上了特色化民宿发展的道路,来到这里,可以尽情感受田园村落古朴的气质,感受浓浓的乡村情、文化味。同时,完备的基础设施,能够享受和城里的大酒店一样的五星级服务。

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发言稿_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怎么写_大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大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怎么写_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发言稿

富阳东梓关村

走进余杭径山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独栋别墅,户户院前木制的门牌,刻有典雅古风的训言,又有潺潺溪流穿过整个村庄,一派悠然恬静的景象。径山村正全力打造“禅茶第一村”跳出传统一产,形成了“径山茶种植+深加工+销售+服务+旅游”五位一体的产业链,加大对村民的经济扶持,帮助村民开办茶文化主题民宿、茶文化主题餐馆,将禅茶文化融入村民的生活,做到家家有禅味,处处有茶香。

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发言稿_大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大学交流怎么写

径山村茶艺师表演宋代点茶技艺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发展,催生了新型乡村产业,催生了农村新兴经济。在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渐渐转化为拓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面对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竞争加剧的现状,多元化的新业态正在杭州各地涌现,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卖农产品到卖风景、卖文化、卖乡愁,乡村产业呈现向高层次、多链条发展的态势,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有标准,也要有特色。通过权威专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对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整体的了解。今年8月,浙江开始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让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可循。2014年,在总结提炼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浙江实施了我国首个美丽乡村省级地方标准。新发布的规范,在原有规范的基础上增加了垃圾分类、数字乡村、乡愁产业、生活便利等内容。新时代的美丽乡村,要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建设指引和评价依据,并不代表要建设“千村一面”的美丽乡村。新规范中,还强调要打造特质化、个性化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庄风貌、建筑风格、田园景观、特色产业力求个性化引导,追求“一村一韵”,乡土气息、江南味道的“浙派民居”。

二、倍受启迪:“洞下槽实践”借力“西子湖经验”

让视野开阔指引思想解放。跳出恩施看浙江,来到浙江看杭州,主要有四点体会:一是“敢”,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杭州乡村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敢想敢试的不懈追求。从智慧村庄到数字经济,从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创新平台的打造到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特色小镇的壮大,都处处体现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二是“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杭州乡村多“因水而生”,做活钱塘江、大运河、富春江等“水文章”的绝妙创意令人耳目一新,彰显了江南水乡、人间天堂的独特韵味。无论是人水相亲的湿地公园,还是美轮美奂的沿江景观带,都是创新的产物、创意的杰作。三是“抢”,抢先发展、抢抓机遇。杭州乡村抓住了发展的“风口”——大数据。依托杭州“电子商务之都”到“城市大脑”,再到“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引领并带动了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四是“精”,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杭州乡村建设大气且精细,无论是优化环境、产业融合,还是沿江开发、跨域发展,都体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的精品追求。

用他山之石坚定发展信心。通过学习考察,学到的是方法、是经验,更是信心。一是敢为人先的魄力。杭州乡村依托市场取向改革,闯出了一条条新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地区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元素进行整合,培育壮大绿色、优质的特色品牌农产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二是善谋大势的能力。杭州乡村善于在全国大格局中谋划发展。在推动村级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力度,通过盘活“三资”、土地(林地)流转、物业租赁、旅游开发、产业带动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集体经济经营公司实体运行,多渠道、多途径建强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基础。三是集约集优的定力。杭州乡村搞建设、抓产业发展,是集群集约地组团式开发,一个项目就是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产业就是一个经济板块,一个板块就是一个功能区。同时,坚持规划先行,大胆以景区的理念规范全村,始终围绕“绿色生态”的中心思想,突出乡村固有特色,因村制宜、因势利导,优化交通、水利、农田、基础设施、民居系统布局和生态氛围的细节营造,实现现代生活与原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

扛政治之责奋力担当作为。认真贯彻州、市系列部署,落实州委办具体要求,立足洞下槽村实际,在实践中做好“五道题”:一是老题新做。培养和壮大特色产业市场主体,拓展特色产业利益链接宽度。做好农业特色产业区域建设,做大有机蔬菜、茶叶等精深加工产业链。二是无题创作。有序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强化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村民三方利益联结,推行“村企合一”“政经分开”,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社有效盘活利用资源资产,同时将财政补助农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按照一定比例量化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社持股,以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反哺农村、反馈农民。三是大题细做。建立健全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鼓励村民组建农村环境卫生促进会等自治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保障其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用好村规民约。将村庄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规范建房、培育良好生活习惯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村规民约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四是有题必做。发展全域旅游,将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现代农业等紧密结合,唱响“龙赶湖”品牌,建成“灯戏水乡,梦里乐园”。举办高水平文化节庆活动;策划一批高质量“茶+戏+硒+旅”项目。五是难题敢做。按照法治、自治、德治“三治合一”原则,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发展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营造担当实干、风清气正治理生态。同时,利用互联网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将“互联网+”与乡村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实现村级事务治理数字化,推动“三务”网上公开,实现信息传递畅通透明。

三、倍增干劲:学以致用建设美丽乡村

学习期间,恰逢“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整个培训课程,“秀丽宜居生态美、产业融合生产美、人文和谐生活美”贯穿始终。参与洞下槽美丽乡村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明了方向。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绿水青山做成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对村内电力、广播、电视、通讯等强弱电及线杆实施序化治理,确保线路和线杆走向整齐有序。对村道两侧、房屋前后及庭院四周进行绿化建设,确保村内人居环境生态宜人。对岔道、空地、边角落等进行美化整理,确保村庄内景舒适优美。对村边河道、沟渠进行洁化清理,确保村域内水体流畅清澈。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林木抚育,强化村庄周围山林、水体修复。

坚定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不断拓宽转化通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要义,在于探索价值转化的实现路径。探索推进“生态+”,以一流环境集聚一流要素、培育一流产业,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让创新要素、新兴产业在洞下槽村竞相发展。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独特价值,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转化路径,健全绿色发展激励机制。

大力加强生态文化、生态治理,全面创造生态文明新形态。强化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支撑,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生态文化建设引领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宣传平台与载体,创新宣传普及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普及生态文明保护知识,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转换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科学环保、自觉环保,推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同生共荣。

考察学习归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遗憾没有参与到洞下槽村龙赶湖旅游区开业筹备工作,但是通过培训,杭州创新谋事、大气做事、精细管事、人文融事、责任成事的思想境界与发展实践,让我倍感触动、倍受启迪、倍增干劲,激励我继续在洞下槽这片热土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