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6月19日电(记者张莉)如果说经验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中国的长者们已有不少真知灼见可供下一代借鉴。毕竟在见证过更多的历史,经过岁月风霜洗礼之后,会很自然地被问到:人生中什么最重要?
中国日报记者张莉、方言翻译李梓瑜、摄影师黄小涛拜访了11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的百岁老人,去探寻他们漫漫人生旅途中不曾忘却的记忆。这篇文章是诠释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中国精神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大陆百岁及以上人口约有6万,目前最长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133岁老人阿丽米罕•色依提。
在广西,长寿的因素很多,比如遗传、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在贺州近日的一次会议上学者们探讨了诸如此类的关联。
然而,长者们却另有一番见解。这里要讲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潘玉英,105岁
自立和勤奋是潘玉英生活幸福、健康长寿的关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99岁时还在自家餐馆为客人端茶上菜。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因此走红,成为贺州黄姚古镇知名度最高的百岁“店小二”。
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她。游客们慕名而来,到店里拍照、吃饭。由于身体原因,三年前她就不再上菜,如今依然做些简单的打扫工作。
潘玉英勤劳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她总是喜欢找点事做。上世纪30年代,她就是镇上的裁缝,靠着手艺在当时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她一生只有一个女儿,这在当地很多人看来是比较可怜的,尤其当时在农村地区,人们普遍认为需要养儿防老。
对于重男轻女的观念,老人直言不讳地说:“实际上我不是很在意。我知道街坊邻居从议论别人的痛处得到满足。”
潘玉英笃定地过自己的生活,将她的外孙抚养成人,悉心教导。
她的外孙林共平已经57岁了,一岁起就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他仍然记得过去,而且心怀感激。
林共平说:“我童年的生活很幸福。我受到了外婆很多启发,她告诉我要自己去寻找幸福的真谛,不要局限于世俗的理解。”
胡月英,116岁
胡月英觉得她的一生回味起来如同自己种的茶:先苦后甜,她也饱尝了苦和甜。
14岁时起,胡月英便开始下地干活。她热爱土地,在茶园里辛勤耕耘直到113岁。
她34岁的孙子卢丛强说:“奶奶不仅行动上利落,思维也非常敏捷。饥荒时期一家人全靠她上山开荒种的粮食才活下来。”
政府资料显示,116岁的胡月英是贺州目前最长寿的人,付出的代价是亲眼目睹自己的丈夫和兄弟姐妹相继离世。她唯一的儿子,1991年房屋倒塌时意外身亡。她曾有过一个女儿,两岁时生病,因“赤脚医生”医治无效夭折了。
“儿子离开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绝望,可是我除了更努力地去劳作还能做什么呢?我甚至没有时间去难过,孙辈们还需要我。” 说到这,胡月英啜了口茶。
她说:“我已经失去了我的丈夫、我的孩子、我的兄弟,这些都是事实。但我依然能从我的家庭中感受到爱,就是爱激励我继续活下去。”
杨才华(106岁)、林玉琼(105岁)夫妇
有句谚语说,好妻子和好身体是一个男人最大的财富,而杨才华刚好两者都有。他和他的妻子林玉琼已经结婚86年,五代同堂的大家庭里有88名成员。
在儿子帮他们建造的三层小楼里,老两口相互照顾。
妻子林玉琼说:“我们还有能力照顾对方,不想去打扰孩子们的生活。” 尽管走路有点不方便,林玉琼说话还是开心的。
丈夫杨才华,听力有点障碍,大部分时间都是笑眯眯地听妻子说。平日里,他不抽烟也不喝酒。
在旧社会,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玉琼回忆过去说:“我们直到结婚那天才见到对方,我还是坐着轿子进门的。”
他们相处融洽,几乎不怎么脸红吵架。林玉琼说:“家和万事兴。避免吵架的秘诀就是,当一个人在抱怨的时候,另一个要先听着。”
杨素贵,102岁
保持耐心和坚持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迟早会有好结果。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杨素贵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心怀感恩之心是最重要的。
杨素贵15岁便结婚,从没上过学堂。婚后育有八个孩子。
她说:“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家没有足够的米下锅,我就跑去山里挖野菜充饥。无论多么困难,我都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人,虽然不少人这么做了。”
如今,她的八个孩子都还健在,家庭成员多达130人,五代同堂。
杨素贵说:“在我家不允许吵架和大喊大叫,我的孩子们是在平和的氛围里长大的。”
现在时不时会有孩子跑过来看她,陪她聊天。最令她骄傲的是正在读大学的重孙女。
老人不觉得吸烟或者喝米酒会影响她的健康,事实上,这两个习惯她都有。
除了有爱的家庭,让杨素贵心情愉悦的还有她平时钟爱的瑶族蝴蝶歌。她的一个女儿,还有其他孩子们,会经常唱给她听。
她的女儿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父母是如何辛苦地养育了我们。”
每每听到“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恩”这样的歌词时,杨素贵都会非常动容。
莫妹仙,103岁
待人温柔慷慨以及开朗乐观的性格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关键,莲塘镇上寺村莫妹仙老人如此说。
由于患有轻微的阿尔兹海默症,莫妹仙很难记得新近发生的事情,包括重孙们的名字,但是她不会忘记对客人保持热情和友善。对很久以前的事她反而记忆犹新。
莫妹仙18岁结婚,一生务农,育有五个女儿和三个儿子。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邻里之间经常为琐事争执不休。
莫妹仙说: “当时乡亲们经常为地界争来争去。但我没有为此吵过架,因为吵架只会浪费你的力气,不能解决问题。”
她说,保持耐心是她的长寿秘诀,心平气和让她和邻里相处融洽。
注重饮食平衡,喜欢肉类和水果,她不仅气色不错,还保持了惊人的眼力——可以穿针引线!
莫妹仙平静地说:“想要幸福长寿就别做消极的事。拥有乐观心态,宽以待人。我很享受当下的生活,别无所求了。”
黄执中,104岁
贺州桥头村的黄执中认为他的长寿跟长期阅读和喝米酒的习惯有关。
黄执中说:“书籍对我这种乡野之人就是宝贵的财富。” 这位老人杂乱的卧室里码着100多本书。他甚至还可以唱出中学时学的英文字母歌。
老人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他曾在当地中学教书,还做过政府的会计。书籍安慰了他的心灵,他热爱学习和读书,通过不断阅读来提升自我,他秉持帮助别人的信念。
黄执中说:“乡下医生奇缺而且没几个人认识字,所以我想用自身所学帮助他人。学以致用、服务乡里是最重要的。”
于是他便做起了“赤脚医生”,还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
为补贴家用,他还做过算命先生,不少村民向他求教婚丧嫁娶事宜,也有很多人记得在他九旬高龄时依然有人请教。
如今,他有充裕的时间埋头书海,自学中医和地理。
阅读使他的大脑活跃,饮米酒让他身体健康。
黄执中说:“书酒为友,相伴一生。”
董茂锐,105岁
穷则思变,这是贺州钟山县的董茂锐毕生所悟。
和许多同乡人一样,董茂锐早年结婚后便开始务农,并打算一直这样过下去。
1939年,他的儿子才一岁,董茂锐就被国民党强征入伍。
董茂锐说:“我们每顿只有粥,吃不饱,所以我决定逃离军队。” 他于是乔装成一名挑夫,成功逃走了。身上没钱,就沿途打零工赚钱回家。
他说:“我没参加过战争,但是我一直都在和贫穷做斗争。”
20世纪六十年代,席卷全国的大饥荒迫使他寻找新的出路。
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前夕,他跳上了火车,去往300公里外的玉林,购入服装后回家乡贩卖,赚取微薄的利润。
董茂锐说:“那时候很少有人经商,我坚持做了很多年,终于过上了舒适的日子。”
1989年,他的妻子花了2000多块钱给他买了一块金表,30年来他一直戴着,珍视至今。
他总对别人说:“不要害怕改变。”
钟兆丙,103岁
钟兆丙相信教育能使家族兴旺。
自年轻起,钟兆丙就在读书和书法方面显示出特别的天赋。不幸的是,初中时他因家贫被迫辍学。
他立志要赚更多钱,为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在贩牛上他看到了商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牛在农业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难在市场上买到。
钟兆丙说:“一开始我只买得起一头牛。但是卖一头就有10块钱的利润,相当于那时候政府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
他听说邻省湖南有牛市,就去那里,逐渐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因此他能够把儿子女儿都送进学校读书。儿子现在是村里的干部,女儿也当上了老师。
钟兆丙现在跟儿子一起住在莲塘镇长湾村的一栋三层小楼里,重新拾起了书法和阅读的爱好。现在他每天练字,还尽可能地坚持阅读。
钟兆丙说:“教育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并且滋养他们的一生。”
潘会化,102岁
潘会化结婚的时候家里没钱,只能去抓田里的泥鳅过油炸了,便算是做了婚宴。
饥饿,是他对过去最鲜明的记忆。比如1958年,家里找不到一个鸡蛋。又比如,1974年家里都是用红薯做主食,因为当时闹虫灾,家里没有大米了。
家里有两个儿子嗷嗷待哺,潘会化于是做起卖鸡的小生意,把鸡挑到梧州去卖,再贩盐回老家卖。
潘会化说:“那个时候我最幸福的事儿是遇到下雨天,这样我就能啥也不做,歇一歇了。”
通过辛勤劳动,他供大儿子念完了初中。如今儿子已经66岁了,退休前在当地小学做老师。
依靠政府的补贴和家庭的关爱,潘会化在钟山县幸福地生活。
潘会化说:“人生虽然苦难不断,但是总有解决的办法。这是最重要的。”
莫天兰,105岁
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的莫天兰,发现只要保养有方,人就可以延年益寿。
她每天必会喝上三大碗油茶。油茶是当地一种传统小吃,是居住在潮湿深山的瑶族群众发明的。
油茶以大米、茶叶、生姜、山茶花籽油为原料,当地人认为其有驱寒驱湿的功效。莫天兰经常自己做油茶,喝油茶的习惯也已经坚持了一百年。
她也通过传统中医疗法来保养身体,即在脖颈、前胸和后背进行刮痧,刮痧也能治疗中暑。根据中医理论,刮痧有助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并缓解身体不适。
莫天兰说:“虽然刮痧的时候有点疼,但是过后会觉得很舒服。”
她说,除了油茶和刮痧,笑口常开是治愈疾病的良药。当她和邻居一起喝着油茶开心地聊着家常时,她想不出比这更惬意的生活了。
莫天兰说:“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你都有能力保持自身的健康。”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