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应该是一件幸福愉快的事情。

如果在育儿过程中,大人和孩子感觉都非常痛苦,那么代表方法错了。此时,我们要反省,查清症结、看到本质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千万别说:我痛苦,是因为孩子太糟糕!我没有做错什么!

我们可以想一想,当我们感觉很痛苦时,孩子的感受会好吗?孩子也是痛苦的!这一点,我们是否可以意识到?

那么,孩子愿意处于痛苦中吗?孩子是故意给你带来痛苦,同时也让自己痛苦的吗?

我想,没人愿意主动跳进火坑里,无论大人还是孩子。

(一)孟加拉国建公厕,大家却不愿去上

孟加拉国(Bangladesh)这个全世界很贫穷、很落后,人口密度非常大的国家,卫生条件非常非常差。不止随手丢垃圾,关键是随地大小便,空气中飘着污浊之气。因为卫生极差,所以疟疾常年流行,每年都有数万人死于疟疾。

最近几年,孟加拉国改良饮用水,98%的人可以用上技术改良后的水源,但是水质受粪便、重金属污染等因素影响,依然不理想。抽样检测发现,80%的自来水水样中存在大肠杆菌,这一比例与池塘水样的化验结果接近。

所以,孟加拉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乡村卫生改革,建大量的公共厕所。

可是,在公共厕所建立初期,却没有人愿意去上公厕里大小便,依然在户外。

项目负责人询问很多人,得出的原因不是因为习惯了,而是因为:

公厕建的太好,我们无法忍受在比自己家环境还好的地方大小便。

怎么办?

项目负责人没有就着这个原因去想解决办法,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幼儿育儿经验心得体会_幼儿育儿心得体会怎么写_育儿心得体会幼儿园

网络图

他带领着附近的人们,在街上一起走一起看,随处可见的粪便,大家都习以为常。这个项目负责人开始询问大家:“你们有没有看到在粪便上飞来飞去的苍蝇?”大家都点点头,因为确实有很多苍蝇飞来飞去。

他又问:“大家是否知道苍蝇的腿上有很多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可以粘上它接触过的任何东西。在粪便上停留的时候,它的腿上会粘上粪便。那么,我们吃的食物周围,有没有很多苍蝇?那些苍蝇来到食物上之前,都去过哪些地方?在什么上面停留过?你们想过吗?苍蝇的腿上都粘着些什么,你们能想到吗?”

就这样陪着大家走了一圈聊了几句,就达到了效果!

人们想到粪便通过苍蝇的腿来到了饭菜上,顿时觉得很恶心,然后大多数人开始上公厕,在户外大小便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

他并没有给大家苦口婆心的说:去上公厕吧,这样大家能减少患病的几率;去上公厕吧,这样更文明卫生;去上公厕吧,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

他没有讲道理,也没有针对人们提出的“厕所比家里还好不忍心大小便”这个问题给出具体解释,而是直接把人们拉到环境中,让他们直接看直接感受苍蝇作为媒介的传播方式。

真实体验了,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用你讲道理、推着他们去改变,他们就会发自内心的去改变。

透过表象问题看到本质,不要针对表象问题给出具体回应,让大家看到问题的本质,本身就是在解决问题。

这个结论用在育儿上也是同样的有效。

育儿心得体会幼儿园_幼儿育儿心得体会怎么写_幼儿育儿经验心得体会

网络图

(二)通过角色扮演,看清问题本质

在正面管教的课程上,都是体验式、互动式的授课模式。正面管教讲师,更准确的叫“带导者”,带领大家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发自内心的去做出改变。

这个过程与上一个事例项目负责人的做法,有些雷同。

我们会让家长A扮演自己的孩子B,让别的家长或者讲师自己扮演家长A,把A曾经对B说的话,原封不动的说给A。然后问家长A的感受、想法和决定。

当他听到他常对孩子说的关于惩罚性的话语:“怎么考试又考了这么点儿分!我天天给你做饭接送你放学,你就这么回报我?!罚你这一个星期都不许看电视!去吧,好好反省一下吧!”

当他作为孩子,看到站在椅子上那个高高的大人时,这种高度差,扮演者还没说话,他就已经感受到了压迫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育儿专家都在提倡“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原因。)

当扮演A的人模仿气愤的语气说出这段话后,很多扮演孩子的家长,就已经不由自主的掉泪了,这眼泪中,有刚才被吼的恐惧,有不被理解的难过,更有对自己实施此类行为的后悔。

他们从未意识到,孩子每天承受的感受是如此糟糕!

而孩子再被责骂惩罚的当下,不会反省自己为什么没考好,只是觉得自己很糟糕很差劲,然后一个星期不再看电视,就仿佛我可以“不用再为考的不好”付出其他代价了。毕竟,我已经接受了惩罚,我为这件事已经付出了,就可以了。

当家长扮演孩子,亲身体会到这种感受,才能看到惩罚的本质。

当家长看到了惩罚的本质,一定会发自内心的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使用惩罚。

发自内心,是做好一件事非常重要的因素。

当政府推着孟加拉人去上公厕时,把公厕都建到家门口了,依然效果不好;但是当他们发现随处大小便给自己带来的直接害处后,发自内心想要改变,才能出现质的变化!

幼儿育儿经验心得体会_育儿心得体会幼儿园_幼儿育儿心得体会怎么写

网络图

(三)熊孩子不愿与我说话了

周二我的读书会上,有位妈妈对我说:“我的儿子,之前什么事情回来都和我说,可是现在,啥也不说了。”

我问:“什么事情没说?你怎么知道他没说的?”

她答:“他上课说话,被老师批评,他之前和我说,现在一次也不说了。我都是通过他的同学才知道的。”

我顿时了然。

于是,我开始引导她看到问题本质。

我问:“他之前和你说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回应的?”

她说:“我就说:上课就是不能说话啊!你说话了,挨老师批评是很正常的!换我,我也会批评你的!批评你,你才会长记性。以后别说话了!免得惹老师生气。”

我听完,和她举了个例子:“你现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工作上做错了一些事情,被领导批评了,心里有点难过,回家和你老公说了这件事。然后你老公很认真的回应你这些话——这件事你还做错了?这件事就是应该怎么怎么做的,你领导批评的对,批评你才能让你长记性,下次才不会再犯。现在,你感受如何?”

她长出一口气:“天哪!他要敢这么和我说话,我还不得和他吵起来!”

我笑了:“那如果他这么说了,你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还会和你老公分享吗?”

她果断的摇摇头。

我说:“那你儿子现在不想再和你说这样的事情,你理解他的感受了吗?”

这时,她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不是儿子变坏了,不想和她沟通了,而是她的话不断的将她儿子推远。

当孩子已经感觉难过了,和妈妈分享是想得到安慰和鼓励,但是妈妈却给了孩子第二重伤害。几次过后,孩子不会再和你分享,因为孩子不想再受到二重伤害。

一次伤害就够难过的了,如此和家长分享得到再多否定,还不如自己默默的效果难过,默默的舔舐伤口,自我疗愈呢!

所以,只有置身其中去感受和体会,才能看到本质和症结所在,才能发自内心的去做出改变。

育儿心得体会幼儿园_幼儿育儿经验心得体会_幼儿育儿心得体会怎么写

网络图

(四)当育儿出现痛苦时,去试着体会孩子

养育孩子,应该是一件幸福愉快的事情。

如果在育儿过程中,大人和孩子感觉都非常痛苦,那么代表方法错了。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处于理智状态,然后尝试着体会孩子的感受。

我们虽然不能做回孩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回忆,让自己回到与孩子矛盾的当下, 在心里重演一遍。

不同的是,你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色上,将自己当时对孩子说的话再说一遍给自己听,体会当下作为孩子的感受。

也许,你就懂得当时孩子是什么情绪,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那么不配合?

当明白了这些问题,我相信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发自内心的去想办法调整我们的言行,重新与孩子链接与沟通。

只有这样,才能治本。

感受上的沟通与连接,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每个人都是如此,只有感觉好了,才能做得好。

迫于压力、恐惧、惩罚、担心被抛弃等的想法而作出的改变,都是外在动力推着做的,其效果远远不及发自内心去做一件事!

培养和调动孩子的内驱力,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事情,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做的一件事。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和学校讲师,“非暴力沟通”的学习者和践行者。我不是专家,我的原创文章是基于我的学习和实践而写,是我的个人感悟,希望朋友们建设性的参考。如果能给到大家一些启发,我很开心。

若您喜欢我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我。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都能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