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延伸监督触角、激活“末梢神经”。天津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系统观念、贯通理念、统筹方法,围绕“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聚焦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着力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围绕“谁来监督”,健全基层监督责任体系,厘清责任、层层加压,推动责任下压、重心下沉、力量下移
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做深做实基层监督同样需要各级党组织知责明责、践责履责、担责尽责。天津紧紧扭住落实责任这个关键,坚持“市级领导、区级主责、街镇直抓、村居落实”,构建党组织全面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各类监督协同配合的基层监督责任体系。
压实党组织责任,强化全面监督。抓好基层监督,关键在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以上率下、担起责任。拧紧责任链条,坚持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逐级负责、上下贯通,督促各级党组织每年制定监督重点任务清单,加强对基层监督的统筹谋划、组织领导、部署推动、检查落实,形成基层监督全覆盖的整体合力。把基层监督纳入巡视巡察、党建述职、主体责任考核、政治生态评价,把责任贯到底、压力传到位。
压实纪检监察组织责任,强化专责监督。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是监督专责机关,做好基层监督责无旁贷。建立市、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监督联系点制度,把基层监督纳入纪检监察业务考核评价,强化对基层监督的领导指导。综合运用谈心谈话、检查抽查、监督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巡视巡察整改、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善于发现问题、精准处置问题、推动问题整改,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做起来。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健全完善约谈提醒、检查考核、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等制度,增强监督严肃性和有效性。
压实部门责任,强化职能监督。职能部门承担着对基层贯彻执行本部门本系统本领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责任,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整治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等,督促组织部门强化监督;围绕落实平安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督促政法部门进行监督;围绕落实党中央和市委惠民富民政策、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民心工程等,督促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监督。建立联席会议对接、双向线索移送、部门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强化各类监督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基层监督走深走实。
围绕“监督什么”,健全基层监督工作体系,突出重点、靶向纠治,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找准基层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健全机制、深化整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深化政治监督工作机制。做强基层监督是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聚焦“国之大者”,推动基层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深入治理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好人主义,严肃查处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把持基层政权等突出问题,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坚决同潜规则、江湖习气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和不良地域文化作斗争,营造基层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点题整治工作机制。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对准靶心、精准发力,以正风肃纪反腐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重点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围绕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领域,纠治政策措施落实、管理监督、项目推进、专项资金和各类补贴申领发放等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整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创业、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等领域,纠治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整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纠治涉黑涉恶势力侵蚀基层政权、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以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充当“保护伞”等突出问题,坚决铲除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三个以案”“以案四说”工作机制。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是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监督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深入剖析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采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发忏悔录和案件通报等形式,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针对典型案件暴露的问题,用好“六书两报告两建议”,推动发案单位和部门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深化改革,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围绕“怎么监督”,健全基层监督制度体系,创新方式、织密网络,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创新监督理念和方式方法,着力解决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问题,推动基层监督高质量发展。
完善小微权力监督制度。督促职能部门制定小微权力清单,绘制并主动向群众公开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实施主体、权力事项、政策依据等内容,推动党员干部规范履职用权,让群众看图办事、按图监督。推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推动党务、政务、财务等事项公开。完善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促进小微权力阳光运行。
完善监督统筹制度。推进片区协作,针对基层监督力量分散薄弱的问题,实行“片长+协作片区+协作小组”监督联动工作机制,将每个区划分为不同片区,每个片区设立若干协作小组,开展协同监督、交叉监督;对本地干扰多、办案阻力大的案件,运用异地交叉、联合办案等方式协作查办,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会战”。开展提级监督,针对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情干扰大、发现问题质效不佳等实际,聚焦集体经济体量大、工程项目建设多、廉政风险高以及组织管理混乱的基层单位开展提级监督,用“级差”打破“熟人壁垒”。强化巡察联动,围绕规避人情干扰,统筹全市巡察力量开展交叉巡察;延伸巡察触角,对村级党组织直接巡、全覆盖,对社区党组织实行“巡街带社区”,对社会矛盾多、问题反映集中的村(社区)开展重点巡察。
完善素质能力提升制度。注重选优配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持续优化基层监督队伍结构,推动“一池水走活”。通过教育培训、实战锻炼、知识测试、经验交流、互学互看、上讲台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发挥村(社区)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作用,规范监督内容、流程、方式,健全线索直报、优先核查、及时反馈机制,打造“廉情直通车”。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很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始终心怀“党之大计”“国之大者”“民之关切”,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紧紧围绕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落实、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监督下沉落地,织密基层监督网络,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使基层监督决策部署指挥更有力、资源力量整合更有效、措施手段运用更协同,不断将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3年第15期,作者: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陈辐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