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有好货丨壶天石羊:穿越千年的石壁黑精灵
余党清怀抱着小羊羔开心极了。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新辉 摄)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希台 实习生 彭思琪
“养牛用、养马骑,养羊走断脚板皮”,这句老话说的是当羊倌的辛苦。
在湘乡市翻江镇菖蒲塘村九仙女山的深山里,刘国平和余党清夫妇与羊结伴,每天要在山林中徒步放羊,10多年来,夫妻俩脚板皮没走断,却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致富路——将有着1800年养殖历史的壶天石羊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带领村民发“羊财”的“领头羊”。
1800年养殖史的石壁黑精灵
山羊和绵羊好理解,何为石羊?壶天石羊主产区位于湘乡市原壶天区一带(现今壶天镇与翻江镇),又因该山羊善爬石山峻岭,好似峭壁上的舞者,顶峰上的黑精灵,故称为“壶天石羊”。
炎炎夏日的九仙女山,片石林立,树木葱翠,凉风习习。我们翻山越岭,来到了湘乡市绿生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壶天石羊的养殖基地。大山深处,耳边不时传来“咩咩咩”的羊叫声。
放眼望去,几栋羊舍依山而建,一只只四肢短小、头型似狗的黑山羊,散落在远处的峭壁上,啃食着石缝中的青草。“石羊两块蹄,爬山能上壁”,名不虚传。
今年47岁的刘国平介绍,“壶天石羊”是湘乡市优良地方山羊遗传资源,养殖历史悠久。据《湘乡县志》(1986年)记载:“1982年在横铺村出土的东汉冥器‘陶羊’,说明早在1800多年前县内就已养羊”。
养羊前,刘国平夫妻俩都是“白领”。刘国平在深圳一家通信企业做常务副总,年薪百万元。妻子余党清则是深圳武警医院的高级护理。
和刘国平同龄的余党清是江西临川人,2009年,她放弃在深圳的优越工作和丰厚年薪,毅然跟着丈夫回到湘乡市翻江镇,流转村里1000多亩荒山种油茶树,养殖湘乡市特产壶天石羊。
“壶天石羊纯野生放养,吃山中百草,喝天然泉水,是深山中的黑精灵。”余党清说,壶天石羊脂肪极少、膻味小、蛋白质高、富含微量元素和15种氨基酸。
正是因为壶天石羊的独特品质,才让刘国平和余党清夫妇下定决心扎根深山与羊为伴,而且一住10年。
深山里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6年5月,余党清养殖壶天石羊后第一次走出九仙女山,参加湘潭市妇联组织的首届创新创业大赛。
“这次比赛让久居深山的我开了眼界,我们不能只埋头养羊,也要抬头看天,要让壶天石羊走出去,让更多人认识它。”余党清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有着1800年养殖历史的壶天石羊不应该被遗忘,被淹没。
2016年9月,亚洲(香港)农产品展举行,余党清独自带着壶天石羊到香港参展。当地厨师简单烹制后的壶天石羊肉,被食客一抢而空。经评审,壶天石羊因肉质细嫩,口感好,味道鲜美,膻味小,获得亚洲(香港)农产品展金奖。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刘国平和余党清夫妇苦守深山养殖的壶天石羊犹如寒窗苦读的学子,一考成名。
余党清说,壶天石羊虽然味美,但生长慢,一头成年石羊宰杀后也就重15公斤左右,养殖效益低。因此,湘乡当地百姓大多不愿养殖壶天石羊,有的甚至淘汰石羊品种。
怎样才能改变壶天石羊价格低、养殖效益低的现状呢?唯有打响壶天石羊的品牌,才有出路。
在湘潭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吴买生的帮助和指导下,刘国平和余党清夫妇决定将壶天石羊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经三四年筹备,壶天石羊被农业农村部认可,于2021年6月被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湘潭继沙子岭猪、红菜薹、矮脚白、湘莲之后,又一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同年12月,“壶天石羊”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当年,刘国平和余党清夫妇养殖壶天石羊的故事还上了中央电视台CCTV-17频道《致富经》栏目。
有了亚洲(香港)农产品展“金奖”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后,壶天石羊身价也“步步高升”,从最初的每公斤120元分别上涨至180元、200元。
带领村民发“羊财”的“领头羊”
飞奔山野采食去。(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新辉 摄)
在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同时,刘国平和余党清夫妇就成立了湘乡市壶天石山羊养殖协会,入会成员达100多人,其中养殖大户50多户,带动“壶天石羊”养殖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帮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湘乡市壶天石山羊养殖协会会员分布在壶天、翻江、月山、潭市等15个乡镇,存栏规模达5万只,年产值1.2亿元。
刘国平介绍,由于人们长期粗放管理,壶天石羊近亲繁殖,导致后代弱小。以及外来品种的引入,导致“壶天石羊”的杂化甚至被淘汰宰杀,严重破坏纯种壶天石羊群体的繁殖和壮大,接下来,他们将和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同时,制定繁殖、养殖管理的生产标准,进一步打造“壶天石羊”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