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14日电(李芷璇、魏岩刚)为切实提升农牧民能力素质和各项生产生活技能技巧,乌尔禾镇充分结合农村实际,通过“三聚焦”积极把农牧民夜校办成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桥头阵地”。
聚焦规范管理,夯实教学基础。镇党委高度重视,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提高群众整体素质为出发点,围绕配齐硬件设备、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成立夜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担任校长,统筹协调教学活动。整合远程教育站点、党群服务中心等场地资源,确保夜校教学活动场地达标、视频课件收视系统运转正常、教学用具配备齐全、文体活动设施完善。建强师资队伍,在区级师资库的基础上,发挥镇党委、村“两委”干部基层一线群众工作基础作用,增加33人充实到师资库。
聚焦群众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在村民“喜欢听、听得懂”上下功夫,从村民日常生活生产出发,灵活设计包含医疗健康、防网络诈骗、小区物业知识、村规民约等33节精品课程,以“苞谷馕”式的语言,给村民群众普及好政策解读、公共服务宣传、劳动权益保障等常识,提高群众自身权益保护意识。同时,培养和鼓励“土专家”“田秀才”积极发挥帮带作用,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村民生产,传授推广畜牧业养殖技术,为村民送去“致富经”,目前开展畜牧业技术培训6场次。
村民王俊苓夜校里的“常驻课”,对她来说,夜校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现在参加了夜校,她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技术和惠民政策。
聚焦创新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提升思想、增长本领、表达诉求、参与治理为主旨,利用夜间或工作之余,通过“面对面”教育、“点对点”培训、“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在课堂上以玩带学、以测带练,通过“情景教学”,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的学习兴趣,切实将村民思想和行动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48场次,培训2400人次,课后辅导60人次,开展日常培训、政策宣讲40余次,不断丰富农牧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为农牧民“充电”,为乡村振兴“蓄能”。
“农牧民夜校的开展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我们通过观民情、听民声、感民意,不断收集农牧民所思所想所盼,以农牧民需求为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与时俱进调整课程安排,使课程设置更加贴合农牧民实际,用农牧民夜校这个“万能充”,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牧民,为乡村振兴‘充电赋能’。”农牧民夜校校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