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举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
中国基础教育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浪潮?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杨非:2022年初,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平台2022年3月正式上线运行,4月配套上架移动端APP。根据用户反馈和发展需要,目前,平台已经过数十个版本的迭代升级,以优质的资源服务、丰富的场景应用,支撑了全国亿万中小学师生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助力了我国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有效开展,实施了两次寒暑假期间大规模教师在线培训,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我们可以分享3点经验。第一,遵循信息技术特点设计平台功能架构。平台按照多方提供、按需选择的逻辑共享和选择;按照网络社交、私域传播的逻辑分享和推荐资源;按照扁平建设、多方参与的逻辑协同治理和服务,按照开放、建设、竞争提供的逻辑开源建设。第二,遵循数据转型规律,推动平台应用信息化。第三,遵循应用为王原则,规划平台愿景升级。平台按照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推动应用,以应用需求的满足和升级推动平台发展。
教育新基建在基础教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如果我们应用得当,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系统发生量变,甚至质变,变化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局性的。新时代,数字化转型要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包容开放的教育以及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我想对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一些建议。
第一,教育新基建要为人人享有数字学习权创造有利条件。目前,数字技术进学校、进课堂还存在诸多瓶颈,未来可以通过政策推动实现突破。第二,研发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和成熟的模型。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先例,要根据我国的情况,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标准。第三,各省份要设立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区校,并且能够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实践。第四,要培育数字化转型的领导力,包括规范能力、促进变化的能力等。第五,构建人机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技术给教育带来巨大冲击,我们必须正视其中的德育问题,要通过正德和赋能,构建健康的数字DNA并植入教育全过程。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民生所盼。数字化可以提供怎样的助力?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2020年,上海出台了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规划和首个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通过优化数字环境、丰富数字资源、建设教学平台、应用智能算法等举措,推进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教学应用和教学变革,以数字化驱动发展高水平的基础教育。
一是创新应用各类教育场景,依托大数据、物联感知等技术,打破教育教学时空限制,赋能教学、考评、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由市级统一建设数字基座,保障数据互联互通,从源头破解区域和学校的数据孤岛,建成了“一网三中心两平台”,实现辖区内教育单位高速互联。三是聚焦应用生态构建,形成了由应用开发者、应用市场、应用开放平台、学校数字基座、教育基础数据以及完善运营服务规范等组成的教育应用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试点区建设,放大数字化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大规模因材施教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促进基础教育更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余孝其:基础教育数字化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动力引擎,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省创新构建“四川云教”新型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将省内各学段优质学校与民族地区、偏远薄弱地区学校链接成为“全学段、多模式、高质量、广受益”的远程教育协作联盟,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条件保障,夯实硬件平台之“基”。二是创新运行模式,提升云教联盟之“用”。在学校类型上,从一所学校到N所学校,从“一块屏”到“N块屏”;在覆盖范围上,从单一学段到全学段;在应用模式上,从单一直播到直播、录播、植入、观摩多种模式;在运行模式上,从网络教学到教学教研一体。三是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撑。四是促进共建共享,推动学校布局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教师配置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管理体制由“管学校”向“管学区”转变,激发学校和教师的内生动力,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薄弱学校真正发挥实效。
如何运用数字化打造教育未来新生态?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北京一零一中学从技术标准、教学标准、组织标准、课程标准、空间标准5个维度,通过智慧、开放、共享、生态的智慧校园建设,从精准多元的教学方式、泛在灵动的学习途径、丰富共享的资源生态、联动便捷的管理服务以及全面个性的评价体系五个层面来推动教育集团内部的整体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全新的学习场景,包括多场景融合、线上线下互动以及校内校外线上融合。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辅导孩子写作业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也是校外培训乱象群生的导火索。江西省教育厅紧抓“双减”改革契机,创新打造“智慧作业”平台,应用数字信息技术优化学生作业设计。“智慧作业”将技术应用在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逐一拆解教学难题、击破学习难点,向学生提供优化高效的“靶向作业”,绘制学生学情的“动态画像”,帮助教师厘清教学重点,助力学校实现分层教学,辅助教育行政部门掌握各区域学情和教学进度,为“减负”提供了破局新路径,让作业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国际上有哪些教育数字化应用?
阿根廷教育部部长佩尔西克(Jaime Perczyk):我们正面临着人类有史以来所经历的最重大的一个变化。我们要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学生,通过技术实现智能交流和生产。人们常说学生和年轻人是数字教育的先锋,但是技术的使用并没有把他们变成技术的生产者,而只是消费者。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技能。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重启“平等连接(Conectar Igualdad)”计划,向公立中学以及特殊教育院校的师生发放政府定制的上网本。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语项目全球研究与创新总监艾米·莱特富特(Amy Lightfoot):英国在南非开发了“What’s up”聊天软件。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在该软件上获取歌曲、故事和课程等语言学习资源。这一软件操作简单,让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学生也能轻松拥有学习的机会。(本报记者 林焕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