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70项获奖成果中,一线成果占比71.22%。鼓励一线自主探索、自主创新、自主变革,是教学成果奖的目标导向。从一个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真问题到确定为选题,再经过多年研究逐渐生长成果实,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如何找准落脚点、怎样把成果作用最大化,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郭少榕的成果培育过程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
选题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教师报:据我了解,您在2004年就开始关注教育微观公平这个话题,您是基于怎样的教育现状和思考提出这个选题的?
郭少榕:1998年,福建省通过了“两基”验收。其后我参与督学检查时发现,初中生辍学反弹较为严重。21世纪初,初中出现入学高峰,许多初中学校班额较大,至2003年,福建全省初中班额在56人以上的班级占全省初中班级总数的32%,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质量无法保障,这对学校“控辍”工作造成了困难。
同时,我在许多乡镇学校调研时发现,在庞大的初中班级里,乡镇(街道)与乡村学生成为格格不入的“两大派”。因为城乡教育差距和拥有资源不同,成绩成为一部分乡村学生的噩梦,并逐渐成为学校所称的“差生”,这又为辍学提供了“土壤”。针对这种现象,2004年我在《福建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探析》这篇调研文章中提出了“公平教室”的设想,并开始组建教育过程微观公平研究团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中国教师报:研究团队组建后,您与团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做了哪些探索?这个理论都包括哪些内容?
郭少榕:随着200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带领团队申报了三个省社科课题,组建了包括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人员及一线校长、教师的团队,深入城乡学校,从多角度研究城乡教育公平和学校内部不同阶层、不同性别学生学业成绩等问题,试图从理论方面阐释学校教育过程微观公平有关要素并深入实践,先后在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学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行“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尝试,在龙岩市连城县隔川中学进行“教学做合一”的探索,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改革。
2015年,在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团队正式提出“学校教育微观公平”的概念。随着2016年《基于学校教育过程微观公平的研究》被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带领越来越多的成员进行了学校教育微观公平的内涵、特征、指标的研究。同时,我们依托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基地建设,与城乡不同学校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对不同学校进行诊断,研究和提炼基于差异的“均衡·优质·活力”学校育人路径,并逐步以典型实验学校带动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微观公平样态,并逐步规模化。
在实践中,我们提炼了基于微观公平的学校管理和教师激励制度、课程体系和评价指标。如将“公平课堂”指标用于学科教学设计、观测与反馈改善,研制了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堂观察量表,形成了有城乡学校共通性与特征性融合的课堂育人模式,并由此创生更多实验学校的公平课堂样式,如创生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公平课堂流程、分层教学课堂模式、“教学做合一”的“六动”课堂模式等,构建了“评学教研一体化”学校评价机制,为实现每一个个体的“有效率的公平”提供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中国教师报:您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想把这些成果推广下去?
郭少榕: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多所实验学校的微观公平实践成果获得教学成果奖。比如,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建构的“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公平课堂”成为2017年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核心成果;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和道德与法治四个学科的校本分层教学体系,促进学校质量整体提升;福安市潭头中学的“基于微观公平的学习力提升”促使学校三年面貌大变样……实验学校成为当地教育质量最好、教师最有活力的学校之一,赢得社会广泛赞誉。这让我们有了将成果推广到更多区域和学校的想法,并在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领导和科研基地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付诸实践。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中国教师报:初始阶段,推进这项成果遇到了哪些障碍,您是怎样化解的?
郭少榕:初始阶段,推进成果确实遇到一些困难。首先是一线教师缺乏微观公平的意识和认知。因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宣传工作,向相关人员介绍当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等问题,并给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次是资源和条件不足。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中,学校设施和教学资源的不均衡是一个重要问题,这影响了学校践行微观公平的信心和态度。为化解这个障碍,我们尽量选择典型学校,为他们提供优秀的实践案例以应对这种信心不足。
最后是实践操作的挑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与多个利益相关主体进行沟通。我们组建了多学科的团队,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得以收集数据、验证理论,并逐步完善和改进成果。
在推广过程中,我们选择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并获得了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支持。这些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于成果推广的信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优化和改进成果的推广策略。
中国教师报:现在成果辐射面已经很广,第一个实验区是哪里?为什么选择放在那里?
郭少榕: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区是建瓯市。建瓯是福建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福建”的“建”就来自建瓯。建瓯有史以来都是闽北文化教育先进区,历史上出过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少年生活地,这些都赋予了建瓯人的改革精神。但作为福建省最大的农业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瓯优秀教师和生源流失严重,21世纪初教育质量一度低迷。
2015年,建瓯成为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基地,我带领团队通过课题研究浸润式指导、定期讲座、带种子教师、引领学校课堂改进等方式,不断将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建瓯城乡学校,促进当地学校提炼了“均衡·优质·活力”的特色校园文化和教学改革经验,如建瓯市第一实验小学的活力课堂、芝山小学的生活教育课程等,这些创生的经验验证了成果的生命力,也提振了建瓯教育发展的士气。
中国教师报:建瓯市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是如何把成果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让成果落地的?
郭少榕:在推进初期,建瓯市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如部分教师和学校存在对新理念的抵触和不适应。此外,还需要解决资源分配和支持政策的问题,确保实验学校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和条件进行改革和创新。为解决学校和教师的顾虑,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指导一线校长和教师带着主题深入研究和提炼有本土价值的微观公平课堂、课程和文化等,持续不断提供外部支持。
同时,建瓯市选拔了一批种子教师,通过线上线下观课评课研课等,了解教育微观公平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推动种子教师学习理解微观公平课堂设计指标,并渗透在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中;实验学校也注意收集各种数据,包括学生学习成绩、参与度、学生满意度等,以评估学校推进教育微观公平成果的效果;教科研部门借助科研基地,将微观公平实验学校的优秀成果进行面向省内外的线上线下展示,并参加送研送教活动,既将教育微观公平的理念向更多学校辐射,也让实验学校的教师在展示中获得更好成长,并带动实验区其他教师加入到微观公平课堂的研究中。这些举措促进了学校教育微观公平的实践和发展,也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创建工作。
在优化中不断迭代升级
中国教师报: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从2004年至今,19年中您的成果都做了哪些优化和改进?
郭少榕:自2004年至今,项目团队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多项迭代升级。
2013年之前是理论萌芽与初步探索期。团队从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公平权益和学校教育效益提升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政策研究。我们发现了学校内部不同群体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开展了基于学生视角的教育微观公平理论初步探索。同时,团队成员在自己学校探索适宜的教育过程微观公平课程、课堂实践等。
从2014年开始,我们逐渐明晰了理论并进入实践应用期。团队结合实验学校的经验,明晰了“教育微观公平”和“公平课堂”的概念、内涵,并深入研究基于分配正义、能力正义和关系正义理论的学校文化与管理的公平问题,基于教师和学生双视角研究学校场域中存在的公平问题。这个时期,团队申报立项了多个国家和省级课题,以课题为抓手,我们与城乡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合作,创建了不同学校微观公平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检验。
2018年以后,我们的研究进入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双丰收时期,也是问题解决的理实相生期,既建构了教育微观公平的理论体系,也收获了多类别的实践成果。团队从众多学校探索公平和质量的实践案例中提炼了促进教育微观公平落地的育人路径。团队与认同“均衡·优质·活力”育人模式的学校建立了联盟,并推动成果在更多学校落地。不仅如此,还进行了学校公平发展指标和学情测评工具的研究应用,促进了课堂、课程和文化等的诊断和改进。
2020年,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总结提炼的“均衡·优质·活力”高质量学校发展样态系列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完善理论,进一步扩大成果的推广区和学校。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反思,意识到成果推广仍有一些挑战,比如如何推动教师树立正确的公平教育理念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等。
接下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实践不断推动教育微观公平理论的应用与完善,促进“均衡·优质·活力”高质量学校发展样态在更多区域和学校得到验证和推广。
中国教师报:如今成果辐射到多少区县?这些区域在推进过程中教育发生了哪些改变?
郭少榕:成果在建瓯市、连城县、霞浦县、福安市、连江县等十多个区域进行了推广和应用。此外,还成立了一个包含24所实验学校的联盟。
在推进过程中,这些区域和学校在教育微观公平理论指导下,以微观公平学校和课堂指标指导学校文化和课堂构建,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同时,团队成员和实验学校教师在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快速成长,并获得了各种荣誉。我们的调研报告被采纳并在实验区政府部门得到批示,对当地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总的来说,通过推动实验学校的改革和创新,对区域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同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模式供其他区县参考和借鉴。
不断奔赴下一个目标
中国教师报:2014年和2018年,该成果已研究推广了10年和14年,您为什么没有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郭少榕:2014年,我们的研究理论还不够成熟,正全力投入于实践研究,没有想到要参与教学成果奖的评选;2018年,我们的教育微观公平理论已逐步形成体系,开始致力于公平课堂的多区域实践应用、创新和优化,这个时期也不急于参加成果奖评审。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优秀教学成果需要充足的积累,能够在理论上说得明白,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育公平落地方案。
中国教师报:2020年,您的成果被评为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是对您这么多年研究的肯定,现实中给您带来哪些影响?
郭少榕:最明显的是,团队在教育微观公平领域提出的理论体系和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个人而言,我的专著《均衡·优质·活力:基于差异的学校教育微观公平理论与实践》顺利出版,并引起关注。此外,我的研究成果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和推广,使个人学术声誉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更多学校引进我们的成果,一方面应用我们的理论成果阐释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部分问题,另一方面引进我们的团队,协同研究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特色课程。
中国教师报:如今成果已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接下来您有什么打算?
郭少榕: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对我们既是肯定也是鞭策。在国家提出2035年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团队在微观公平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推广微观公平教学模式,推动微观公平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变革,促进微观公平在课堂教学中更深入地优化和发展,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今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微观公平课堂教学设计的征文活动,希望激发广大教师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把一线教师为微观公平所做的探索经验结集成册,形成有价值的资料,推动微观公平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为课堂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郭少榕,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福建省教育规划办国家课题管理负责人,福建省教科规划办“郭少榕科研工作室”领衔研究员,成果“均衡·优质·活力:基于差异的学校教育微观公平样态探索与理论创新”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25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