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一个人 带活一个村 树好一面旗
————定州实施“三代三公三优化”工程配备农村干部“领头雁”
“三代三公三优化”工程:
“三代”即锻炼讲政治、有觉悟的党的形象代言人,淬炼打硬仗、扛硬活的组织代言人,锻炼办实事、解民忧的群众代言人;“三公”即主事公道、办事公正、做事公心;
“三优化”即组织优化、干部优化、考核优化
“黄杨、玉兰、雪松……社区街道两侧的苗木有20多万株,既美化了社区环境,又壮大了集体收入。”近日,定州市高蓬镇钮店社区老党员张福为社区干部的务实之举点赞。
定州市固城村以传统苗木种植为依托,加快培育生态富民主导产业。这是今年秋天拍摄的该村苗木种植基地。 河北日报通讯员白永民、杨光伟摄
“选好一个人,带活一个村,树好一面旗。”定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吕东兴说,今年以来,定州市立足农村工作实际,把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来抓,深入实施“三代三公三优化”工程,狠抓农村干部“领头雁”配备工作,大力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三代三公三优化”工程中的“三代”即锻炼讲政治、有觉悟的党的形象代言人,淬炼打硬仗、扛硬活的组织代言人,锻炼办实事、解民忧的群众代言人;“三公”即主事公道、办事公正、做事公心;“三优化”即组织优化、干部优化、考核优化。
·扎紧制度牢笼,确保主事公道
“村里发展党员、道路硬化、搞大鹅养殖等事情全都上会、上墙公开,还让镇里、市里帮着把关。”日前,定州市邢邑镇北王宿村村民甄欣争对笔者说。
“‘421’工作法,是我们取信于民的重要法宝。”北王宿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
“421”工作法是定州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源头上扎紧织密了制度笼子,使“小微权力”得到进一步规范。
据吕东兴介绍,“421”工作法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一审核”的程序决策实施,从机制和方法上破解农村干部执行政策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四议”就是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一审核”即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由乡镇党委、政府预审,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后备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如果说‘四议两公开’使村里的决策更加公开透明、让干部主事更加公道;那么,‘一审核’则有效防止了村干部权力私化,并为决策的科学性加了层‘防护罩’。”吕东兴说。
北王宿村没有集体收入,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养殖和外出务工,“稳定增收”是他们最迫切的需要。经过“四议两公开”,村里对发展蜜薯种植基本达成共识。
正当村干部和群众跃跃欲试时,邢邑镇党委却帮他们按下“刹车键”。原来,在“一审核”环节,镇党委在咨询市农业部门专家后发现,蜜薯幼苗期需要大量的水,且在收获后要进行倒茬轮作,不能保证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镇里在审核项目时,不是单纯‘叫停’,而是根据我们村的产业基础、群众意愿等推荐肉鹅养殖等项目。”王勇说。
今年8月,按照“421”工作法,北王宿村决定与河北杰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肉鹅养殖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回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预计12月初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至少可帮助150户村民实现增收。
据了解,今年以来,运用“421”工作法,定州市46个村制定了总体发展规划,新上100万元以上致富项目25个,为群众办实事2000余件。
近日,定州市东里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全伟(中)带领村干部丈量集体土地,谋划发展洋葱、菜花等蔬菜产业。 河北日报通讯员王恒摄
·强化群众监督,确保办事公正
“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上课时房屋漏雨了。社区真是给老百姓办事。”说起社区学校维修的事,高蓬镇钮店社区居民赵英芬赞不绝口。
钮店社区是定州市“村民提事、民主议事、公开评事”三事工作法试点之一。按照该工作法,社区事务通过3个步骤进行办理:设立意见箱,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包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议事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集中讨论;办理结果第一时间公示。
今年以来,定州市西坂新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这是近日拍摄的该村新民居。 河北日报通讯员于常见摄
“今年夏天,有群众通过意见箱反映社区小学和社区幼儿园屋顶漏雨的问题,我们村立即召开党支部会、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等,集体讨论学校和幼儿园怎么修、按照什么标准修等等。”钮店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建平说,最终该村决定由村集体筹集400余万元对社区小学和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整修。经过3个月紧张施工,社区小学和幼儿园焕然一新。
社区幼儿园屋面改造款707880元,社区小学、社区幼儿园亮化灯款124900元……翻开钮店社区的记账簿,社区小学和社区幼儿园的维修支出一目了然。
“让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既让群众明白,也使干部清白。”赵建平说,按照市里的相关要求,钮店社区大力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行村级财务“旬审季公开”制度,特别是对集体财务支出、宅基地发放、沙滩地承包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全部公开,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据钮店社区监委会主任张国平介绍,小到一盒钉书钉、一把锁、一沓打印纸,大到十几万元的租赁收入,每一笔账目都有时间、金额、经手人,每10天由社区监委会对村内财务开支进行一次集中审核,每季度末向全村村民公示,接受监督质询。此外,该社区的每笔支出都需要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社区监委会成员等签字后方可生效。
为做好村级事务的监督工作,该社区明确社区监督委员会列席社区的重要会议、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并推行社区监督委员会与乡镇党委书记定期见面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三重一大”决策、执行民主集中制、“三资”管理等方面的监督。通过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群众和村干部相互信任,形成“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的局面,社区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据了解,除钮店社区外,定州市还有很多村(社区)以公开促监督、以监督促规范、以规范促廉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农村干部办事公正,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用好巡察利器,确保做事公心
“大娘,村里的财务按时公开吗?”“在集体土地上种地的村民交承包费吗?”11月19日,在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定州市委第五巡察组入户走访,对该村党组织进行新一轮“体检”。
定州市坚持把推动巡察向村(社区)延伸作为保障基层民生利益、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具体举措,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问题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发现和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水平。
据定州市委巡察办副主任鹿会云介绍,今年10月,定州市委新一轮村级巡察工作正式启动。此次巡察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和组织力欠缺问题,进一步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健全机制,努力实现“巡察一村、震慑一片、促进一方”的目标。
为保障村级巡察科学有序推进,该市选取了东亭镇、大鹿庄乡等6个乡镇共36个农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
在翟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米木申看来,巡察工作不仅能倒逼农村干部做事的公心,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解决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翟城村共有集体土地800多亩,长期以来被500多户村民承包。但由于以前的党组织软弱涣散,这些村民长期拖欠承包费。
为此,该村以此次巡察为契机,强力推进村集体土地承包费的收缴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被拖欠的300多万元承包费全部交清。
村里有了集体收入,米木申带领村“两委”班子从百姓反映强烈的垃圾清运、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等问题入手,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在此基础上,该村又对村中心的15户闲置宅基地进行整合,实施了晏阳初文化街区项目。目前,该项目基本建成,主要用于历史题材影视剧拍摄和发展旅游民宿等。
“巡察,不仅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推动解决问题。”鹿会云说,巡察组在常规巡察的基础上,还将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巡察、“机动式”巡察和巡察“回头看”,压实被巡察村级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监察建议书或纪律检查建议书,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河北日报记者徐华 通讯员聂资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