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参加了2015年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的蒙特梭利国际大会。此次大会大咖云集,各路蒙氏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工作学习经验。在此次大会中,特别感谢中国中医研究院(原称乾清太医院)的彭博士带来的这场中西医理论结合,简单实用以操作的育儿经验分享。一直非常推崇中医养病在于养心,最好的治疗是不生病的中医理念。最好的药方在菜场,最好的医院在厨房,最好的医生是妈妈。非常感谢彭博士分享的几招育儿秘方,在此一并分享给大家。
刚出生的小宝宝在中医里被称为“纯阳之体”,不带一点阴气。小宝宝的特点是手足温暖,筋骨柔软,精力充沛,不疲劳,不失眠,心无挂碍。儿童病的特点是容易“上火”,因此小宝宝一单发烧往往就是高烧,口舌生疮。儿童和成人从心智到体质完全不同,因此要用专门适用儿童的方子来治疗小儿疾病。方子要温和,决不能是大寒大补,剂量要小,最重要的是不能伤胃。
下面就介绍一些小儿疾病常用的药方,这些药方都非常简单、可口、易操作,在家里妈妈就可以做,如果一两天之内就能明显缓解就不用去医院打针吃药了。
一、感冒Cold(分风热和风寒两种)
风热:发热、不流鼻涕、不怕冷、咽喉红
方子:桑叶、白菊花、金银花各5克煮水喝
风寒:发热、怕冷、流鼻涕
方子:生姜(10片)、红糖(两勺)拿水煮开,发汗是关键
彭博士解析:发现宝宝感冒了,先不要急着吃药,先根据流不流鼻涕来判断一下是风热还是风寒,注意两者治疗的方法是不同的。家中可以常备桑叶、白菊花、金银花、红糖,一旦发现感冒先按这个方子煮水喝,快则1天,慢则3天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咳嗽Cough
三根汤:1、芦根 10克
2、板蓝根 5克
3、白茅根 10克
4、川贝 5克
5、梨一个去皮切块
6、冰糖一勺
配合手法:揉内八卦
揉内八卦: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在临床上的应用特别广泛。
操作:用运法,医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拇指,然后医者用拇指自乾宫起向坎宫施运至兑宫止为一变,叫做顺运内八卦或右运内八卦;如果从艮宫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运至震宫止,周而复始的旋运,称为逆运内八卦。另外,在临床应用时还可根据具体的疾病和八卦个宫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在某个宫上进行顺或逆揉操作。
次数:100-300次。
功效:顺运治寒,开胸膈,和五脏;逆运治热,降胃气,消素食。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临床应用:理气化痰、行滞消食,常用于咳嗽、痰喘、乳食内伤、胸闷、呕吐、腹泻等症。多与清脾胃、清肺、揉板门、取天河水、分阴、补肾阴、揉中脘等合用。
三、厌食 Anorexia
三仙汤
炒山楂、生麦芽、神曲、陈皮各5克
功效:爱吃饭、胃口好、助消化
配合手法:捏脊
小儿捏脊:捏脊疗法是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
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小儿捏脊具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手法与成人推拿相似,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每次推拿的次数,应根据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而定。捏脊也是小儿推拿中的一种疗法,是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常用于治疗疳证、遗尿、泄泻及脾胃虚弱的患儿。
操作方法:患儿俯卧,医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即可,如此反复5次,但捏第3次时,每捏3把,将皮肤提起1次。每日1次,连续6天为1疗程,休息1天,再作第2疗程。脊背皮肤感染及紫癜病患儿禁用此法。
四、哮喘 Asthma
病因:外寒—内热—湿疹
转化:过敏性哮喘、鼻炎、湿疹
治疗:饮食清淡
药方:苓桂术甘汤
食疗:川贝、薏米汤
推拿:揉内八卦、捏脊
彭博士解析:哮喘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原因是内热引起的湿疹,川贝薏米汤是非常温和的一味汤,即使经常服用也不会伤胃。
五、湿疹 Eczema
病因:肺经内热外泄,皮肤湿热不泄
饮食太过厚胃易积湿热
缺乏教养:脾气暴躁
运动不当:出汗受风
转化:顽固不化
饮食调养:素食、少油
运动调养:玩决明子、沙子
食疗方:乌梅10克、绿豆、赤小豆各10克、冰糖5克
推拿:揉内八、捏脊
彭博士解析:因为小儿是纯阳之体,因此湿热是小儿病的主要原因。有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玩沙子,最好是不穿袜子,让手脚和沙子充分接触,在此过程中沙子就会逐渐将孩子体内的内火带走。沙子、决明子非常容易购买,而且可以每天玩,还可以和很多孩子们一起玩。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都很喜欢玩沙子,因为孩子的天性可以帮助他们识别那些是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就像很多动物生病了就会自然的跟随本能选择可以将自己的病治好的树叶去吃,而成人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的退化了这种本能的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彭博士的保健心得:
1、尽量不要吃药、打针,苦寒伤胃的千万不要
2、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3、饮食:五谷杂粮为主、蔬菜、水果适量、多喝水
4、平时:小米粥养脾胃
5、有空:捏脊、揉内八卦
6、玩耍:沙子、决明子、泥巴
感谢彭博士分享的这么多简单有效的方法,妈妈就是家里最好的医生。祝大家生活幸福、快乐!如果有对中医养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彭博士的个人网站和微信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