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情况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月×日至×日,×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上述各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以下简称“三市”)结合实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形成了城乡互补、工农协调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主要成效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聚力产业兴旺,培育乡村振兴之“根”。三市都把产业兴旺作为振兴的首要任务牢牢抓在手上,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与动力,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培育计划,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有力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以农家乐、美丽村庄经营为重点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市依托上海,农村电商、观光农业、健康养生、休闲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也逐渐兴起。2020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和乡村旅游总收入分列全省各市的第×、第×位。
(二)聚力生态宜居,塑造乡村振兴之“形”。三市打破“城市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都制定出台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全域促进人居环境大改善,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在空间形态上使城镇更像城镇、农村更像农村,农村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市全力开展生态修复,重拳整治环境污染,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年居全省前列。
(三)聚力民生短板,托住乡村振兴之“底”。按照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着力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衔接。统筹规划城市和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城市发展区、永久性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乡道路、供水和污水管网等公用设施的城乡一体化无缝对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格局。
(四)聚力社会和谐,传承乡村振兴之“魂”。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市农村基本实现有文化礼堂、有展览展示、有文化团体、有文化走亲、有礼仪传习、有素质培训、有村规民约、有长效机制等“文化八有”全覆盖。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统一推进规划编制、村庄设计、农房设计等,保护乡村传统特色文化,留住“乡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持续开展农村平安系列创建,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中心,“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现全覆盖,各类矛盾纠纷在农村基本得到有效化解。
(五)聚力人才振兴,夯实乡村振兴之“基”。重点培养“学历+技能+创业+文明素养”的农民大学生,加快建设新农村建设领军型人才队伍;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农业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定期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人才。三市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吸引了一大批“田秀才”“能工巧匠”“时代乡贤”等杰出乡土人才。积极实施乡村“领头雁”工程,选拔优秀村书记进乡镇领导班子,激发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并通过建立“村情档案”。选派村“第一书记”、实施专项督查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
(六)聚力改革创新,注入乡村振兴之“能”。三市紧盯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敢啃农村改革硬骨头,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县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项制度的并轨,农村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政策,在全国率先完成户籍制度改革,有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市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亿元、溢价率×%。
二、主要启示
(一)规划引领振兴方向至关重要。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前所未有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必须形成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多规融合的规划体系,着力破解“三大难题”。一是破解“在哪振兴”。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特点,明确区域产业方向和产业重点,以上层产业规划引领条块的产业发展,防止同质化倾向。二是破解“如何振兴”。突出产业支撑,发挥农业绿色、生态、文化传承等功能,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特色村镇、产业园区、农耕体验区等发展路径。三是破解“上下协同”。坚持“有改革、有奖励,不改革、不奖励”,调动乡镇、村和农民的积极性,破解“上层推动,基层不动”的现象。
(二)选好“领头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考察中,启示很深的是选好、用好乡村目标领头人至关重要。×市×村党支部书记×,今年×岁,从×年上任以来,带领全村艰苦奋斗近×个春秋,为村集体积累了×亿多的资产,而在村办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却放弃了自己应得的股权让股给村民,为群众、为下一代树立廉洁奉公、敢于奉献的典范。在他的带领下,辖区面积约×平方公里的×村,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三)搭建精神文明平台助推乡村振兴。所到之处每个村都建有大小不一的村史馆,馆内不仅可以宣传推介本村的产品和历史,同时还宣传本村的乡贤,把古今出自本村的乡绅、名人及其事迹、简历展示其中,用贤达精神感化村民,激励约束后人,规范广大村民道德行为。村民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为乡村治理、乡村和谐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凝聚力,构建了乡村振兴之魂。
(四)融合发展不是简单“拼盘”。产业融合是指在时间上先后产生、结构上处于不同层次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在同一个产业链、产业网中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与经济增长方式,而非简单地将互不相干,产业链断裂的三次产业拼凑在一起。×市×县×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引进创客团队,建设创客园,把咖啡、洋酒等文化引入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年轻打卡,并以直播带货的模式营销农特产品,实现了产业的深度和广度融合。
三、几点建议
(一)坚持统筹规划,发挥乡村规划的引领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前所未有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要形成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多规融合的规划体系,实现“村村有规划,城乡规划全覆盖”。加强各类规划间衔接协调,将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网水系等规划紧密衔接,促进国土管理、城乡建设、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强化人才保障,确保乡村发展后继有人。建设高水平的乡村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农村发展缺人、缺技术、缺活力的现象较为普遍。要加快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培育指导意见,明确基本的社保、用地等保障政策和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科技人才、乡土人才”×支农村人才队伍。同时,还要重视选拔培养使用好乡村党组织、村委会的领头人。
(三)深化村民自治,构建村民自治新格局。理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富有实效,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地域特点和乡风民俗特色的现代村民自治新格局。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做实村民自治。始终把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抓实抓好。着力强化党建核心,示范引领村民自治。针对当前农村党建工作薄弱环节,紧紧围绕加强服务型、法治型党组织中心环节,加快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要调动和激发广大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助力助推村民自治,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依托科技支撑,做大做精主导产业。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内生动力。重点围绕人参、黑木耳、×黄牛、×大米等优势主导产业,以集群化发展为目标,以延伸产业链为手段,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和农业发展。同时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不断释放的制度红利激发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积极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鼓励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教育、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产业,拓展土地使用功能,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第二篇:镇乡村振兴经验亮点做法
镇乡村振兴经验亮点做法
近年来,*市*县*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着力打造“红色堡垒、绿色发展、蓝色乡村、橙色乡风”的“四色”乡村,以“四色”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
突出组织建设,铸就堡垒连片“红”。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加强组织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强健身体。*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同时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每月下发任务到各支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不断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党员发展程序,落实党员发展“三级联审”制度,促进党员发展规范化、高质量。强化村级组织换届,2021年,实现6个村行政村,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目标,平均年龄42岁,大专以上学历,基层组织战斗力显著提升。
突出镇村融合,构建美丽乡村“蓝”。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底色。*镇始终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收集群众关于人居环境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形成问题清单,并开展整改;坚持群众参与,大力号召群众争当志愿者,建立人居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环境、共建家园的和谐氛围,奋力打造文明宜居新环境。近年来,*镇先后获得“*美丽宜居百强镇”“省级森林城镇”等称号。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镇正散发着勃勃生机,群众认同感、品质感显著提升。
突出规划引领,激发产业发展“绿”。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镇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发展理念,以规划为引领,立足全镇自然生态、产业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合理确定功能定位,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探索推广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经营模式,在各村建立种植养殖基地。2021年全镇茶叶产量达800吨,产值达6400万元;有机蔬菜种植达800亩,实现产值368万元;新建竹产业标准化生产车间6000平方米,两个村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经济发展活力显著提升。
突出文明实践,形成乡风文明“橙”。只有志愿服务才能让文明实践更出彩。*镇始终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组织党员干部进组入户,开展社会治安、疫情防控等宣传活动,让群众受惠其中;针对群众“两业”需求,组织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让群众学在其中。
第三篇:村乡村振兴经验亮点做法
村乡村振兴经验亮点做法
近年来,*镇*利用与省财政厅挂钩共建、村企联建等有力抓手,借助“三力”,增添基层组织活力,拓宽村财增收途径,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是与省财政厅挂钩共建增“财力”。
2018年以来省财政厅与*开展挂钩共建,帮扶共建项目11个,争取省财政厅补助资金556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村财增收、红色文化打造等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村财增收途径,改善了村容村貌及红色文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2020年投入资金145万实施陈家中心村80户人居环境整治、修建道路350米、改造水渠600米、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美丽陈家,改善村民宜居环境。
增加村财收入。三村联建粮食烘干厂一座,租赁给粮安米业,每年增加村财收入5万元。运用扶贫资金27万元投资入股源尚都茶厂,打造“共建茶园”,参与分红,每年可增收村财收入3万元,贫困户每户增收800元红利。打造红色文化。总投资390万元实施*官家墩东方军指挥部旧址修复提升工程,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完成指挥部相关展厅、相关周边环境整治、停车场、道路等一期、二期项目建设。
二是与钨矿“村企联建”促“动力”。
深化党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建立“党建+”发展模式,创新树立党建工作品牌,推进家门口就业项目落实,促进村财增收、农民增收。提供就业机会。为18人提供国有企业*公司就业岗位;与省财政厅外经处党支部实现联合,以“组织+公司”模式建立“共建茶园”基地,发展特色旅游观光茶园,吸收贫困劳动力30人。
提供供销订单。与国有企业*公司建立花生油、优质米、无公害蛋鸭等生产加工基地,签订贫困户种植优质杂交水稻50亩协议,提供给行洛坑钨矿企业食堂,贫困户可人均增收1500元;发展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土鸡,长年供应给行洛坑钨矿企业食堂,每户每年可增收4000元。提供暖心关怀。慰问准大学生、困难党员、群众,主动关心、靠前服务,充分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送去温暖。
三是下派驻村“第一书记”添“活力”。
市交通运输局下派驻村“第一书记”*为*“两委”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及村发展活力,把想点子与农村实际相结合,通过实施路网改造、桥梁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推动富民强村、乡村振兴。完善交通路网。投入资金318万元完成1660米田埂路建设,782米路面硬化,1229米长通村公路拓宽和两座危桥改建工程建设,建成农村生态示范公路,并完成路灯亮化工程,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让交通更通畅。
改善基础设施。改善水利设施,募集福州大学学子慈善公益捐款48万元,建成爱心桥梁“福大桥”;投入资金36万完成六组河道450米、四组河道101米防洪堤建设;建设小水陂项目一座,受益小组6个,受益面积达1730亩;总投资52万元的农民体育休闲公园建设,完成休闲公园320平方米主体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休闲设施,改善村民宜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第四篇:乡村振兴典型经验亮点做法汇报
乡村振兴典型经验亮点做法汇报
对标对表、敬终如始,强化使命担当。以大学习大培训为抓手,把x思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作为各主体班次培训和基层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的重点内容,今年在乡村振兴领域培训x场x人次,其中市级培训x场x人次,镇级培训x场x人次,有效教育引领党员干部增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安排x名副处级领导分别挂点联系化北、化中、化南三大片区督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成立x个督导组对x个镇(区、街道)、x条有精准扶贫任务行政村进行明查暗访全覆盖。目前,全市x条任务村,其中省定贫困村x条,在册贫困人口共x户x人,已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村也已全部出列。
响鼓重锤、尽锐出战,建强党员干部队伍。一是选好用好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全面完成x个省定贫困村和x个软弱涣散村(社区)第一书记的选派工作,共选派全脱产驻村“第一书记”x人、驻村党建指导员x名,选派x名“第一书记”到非贫困村挂任。结合工作表现和实际需要,重新调整x条村的扶贫干部。
二是精准选配党组织“头雁”。
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调整撤换x名年龄偏大、能力不胜任的村级党组织书记,规划x名“两委”干部后备人选。精准排查出x个重难点村(社区)进行集中整治,调整x个重难点村党组织书记。
三是搭建农村人才队伍作用发挥平台。
建成x个市级、x个镇级人才驿站、x个博士工作站,建立x名农村专家库。以乡镇为单位组建青年人才党支部,投入近x万元在x个镇街建设青年人才党支部活动阵地,吸收x多名农村青年进入人才信息库,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
四是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高标准建成x个党员志愿服务站,构建x支市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x个镇(区、街道)全都成立x支以上党员志愿服务队。今年来开展活动x多次,进社区累计服务群众x万多人次。同时构建“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三级党建网格,组建一级网格x个,二级网格x个,三级网格x个,配备网格员x名,联系服务农村家庭约x万户x多万群众。
强基固本、夯实基础,筑牢战斗堡垒。一是推行村级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去年以来村级组织累计报告x多场次,涉村事项x项,有效地将党的工作覆盖到各类基层组织。
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筛选确定x个村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下拨资金近x万元,受益口惠及x人,覆盖带动贫困人口x人。
三是全覆盖建设“一村(社区)一党建指导站”。
全市x个村(社区)全部建成党建指导站,并按照“x+x+x”人员体系选派了x多名党建指导员下沉农村基层指导党建工作,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任务落地见效。该创新做法被评为x农村基层党建优秀创新案例。
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提升工作成效。一是打造“十大”农业产业带。擦亮打响中国化橘红之乡、中国罗非鱼之都、全国生猪输出大县、全省最大的蚕茧和茧丝产地等品牌,初步建成化橘红、罗非鱼等“十大”农业产业带。全市从事化橘红产业近x万农民,种植面积x万多亩,加工企业x家,品种x多个,销欧美、日本等x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x亿元。罗非鱼产业已形成养殖、加工、研发、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x亿元。
二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建了南盛平垌村、南盛蒲山村、石湾李山村、播扬红山村等一批“党味”浓厚的示范村。其中南盛街道平垌村先后被评为x省卫生村、x市文明村,代表x市参加省乡村振兴大擂台赛,被评为“污水治理优秀村”;石湾李山村被省评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优秀村”。
三是大力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近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x亿元,发展种植化橘红、南药等项目x个,建有特色扶贫产业基地x个,建成平定(化橘红)、新安(番石榴)、宝圩(香蕉)、杨梅(罗非鱼)x个省级专业镇以及x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第五篇:党建联合体撬动乡村振兴经验做法
党建联合体撬动乡村振兴经验做法
*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包括*等8个村党支部,涉及党员437人、群众4700人。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路网发达,基础设设完善,主干路沥青覆盖率、背街小巷硬化率均达到100%,村内绿化、亮化、视频监控全覆盖,自来水、生活生产用电、电讯、网络、广播设施齐全,群众生活环境优美便利。近年来片区各村在基层组织建设、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旅游开发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开展区域联建。
*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示范片区通过“区域联建、定事联商、阵地联用、队伍连抓、品牌联创”的五联工作机制,以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为抓手,坚持联席会议制度,镇党委每月调度各项工作进展、片区每周召开碰头会研究问题,视情邀请区直有关部门单位参会指导,研究推进具体创建事宜;建立挂包帮扶制度,镇党委书记带头、班子成员挂包示范片,从党建、农业、经济、建设、文旅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指导组,加强对党建示范片创建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促进片区村庄以党建为引领协同发展,达到“班子建强、队伍过硬、这地规范、制度完善、发展有力”的效果。
二、搭建组织生活交流平台,促进阵地联用和队伍联抓。
按照“六个好”过硬支部标准,统筹对片区各党支部党建阵地进行规范提升,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文化街、党建文化长廊、党群议事厅等活动阵地,联合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开展“夯实基层基础,规范支部建设”活动,在建章立制、严格标准、规范运行、持续改进上下功夫,印发《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规范文本》,推动党务制度有效落实,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强化重点提升,定期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分析,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磨砺了一批讲政治、重实干、敢担当、善作为、有活力的“头雁”,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走在全区前列。不断完善党员日常表现考核评估体系,深化“一网三联”乡村治理模式,促使党支部组织力明显提升、小组长履职能力明显提高、党员作用发挥更加突出。
三、强化示范带动、资源共享,促进区域联建和定事联商。
以区域乡村旅游、农业产业项目发展为依托,成立示范片党建联合体,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抓总,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推动政策、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有效统筹和聚集,促进联建村在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组团作战,形成了“1+1>2”的集聚融合效应。在“联村”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村级产业项目发展及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定事联商,实现产业项目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连片实施,乡村旅游统筹推进,协调联动攻坚,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大幅增收。
四、聚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党建品牌联创。
综合利用人居环境整治、平交路口硬化等政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整体提升片区乡村全面振兴水平。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供人才支撑,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到示范片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各村找准发力点——*村民宿韵味悠长、*村采摘园游客如织、*村藜麦、羊肚菌长势喜人……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和体验式农业等方式,打造颇具知名度的“乡村游”“农旅游”,显著增强了“联村”党组织的组织力。
统筹各方力量推进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明确镇工作专班、“联村”党组织书记和各联建村书记职责,片区每季度抽取一个村轮流开展观摩点评,点评排名与村干部季度奖励挂钩,增强外在压力,激发内生动力;第一书记优先向片区派驻,各项政策优惠资金优先向片区倾斜,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片区内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实行专户管理、提标保障、统筹使用,加大涉农项目扶持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助力推进党建品牌联创,提升了全域党建水平,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