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如何上好? 我相信是大部分语文老师的“难题”。由此,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上好一堂阅读课》。
《上好一堂阅读课》是美国两位一线阅读老师基于数十年的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一线老师提供的教授学生思考的方法。书中介绍了恰当运用监控理解进程、激活并关联背景知识、提问、构建感官图像、推断、筛选重要信息、总结和整合信息七大阅读策略的方法,强调阅读中的思考过程,引导孩子在阅读中留下思考印记,逐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挖掘,从而理解文意,真正消化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全书用67节阅读策略课举例老师如何给学生示范自己的思考过程、怎样做读书笔记让阅读中留下思考的印记,怎样利用多栏思维单逐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挖掘、理解、消化等。全书侧重于这样一个理念——将阅读理解打造成一种知识体系构建活动。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要有自己的思考。阅读一本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更广阔、更黑暗的世界,也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了解人性,了解社会,反思人生。这样的书,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耐心地读,甚至多读几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读进去,读出来。
我们的学生历来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已经习惯于你讲我听、你说我记,你要我怎样我便怎样的奴隶地位。因此独立思考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那块帽檐底下最具开发潜力的“沃土”不但没被开发,反而成为了荒芜的“杂草地”。这些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是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的。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把学生从奴隶地位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巧于思考的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健全的人。
当然敢于思考、乐于思考还不能形成完整的思维能力,我们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这正如我们要去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通常都要带上地图,以便明方向定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学习时,学生也应该有一张这样的地图。因此,我为学生明确了几个思考的原则:
第一,不可以偏概全,以保证全面客观(人物的矛盾性、事物的不同角度);
第二,不能简单地以己度人,要做到知人论世(比如分析不同时代的人物,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环境来衡量他们的行为);
第三,不能刻意标新立异,独立思考不意味着走偏锋,一味的钻牛角尖反而无益;
第四,批判地看待别人的意见,分析中学会借鉴而又要避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