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党课的洗礼

■刘任丰 陈 超

熄灯后,海军航空大学航空基础学院新训队会议室还亮着一盏台灯。

学员曹滨坐在书桌前,捧着刚申请来的手机,一边听电话那端爷爷讲述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故事,一边奋笔疾书,旁边几名战友正在用淘来的纸壳“搭建”老式军用卡车……他们在为一堂党课做准备。

“让学员讲述父辈、祖辈的奋斗史,能够拉近时间上的距离,是培塑青年学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教材。”这堂党课的策划者、该学员队教导员付永兴说,他们在前期调查中发现,很多新学员选择报考军校,都是受家里长辈影响。于是,一堂跨越时空的情景剧党课方案在他脑海中形成。

学员陈浩然没想到,报到的第一晚就和教导员聊了很久。从外公陈公平在山地战斗中面对弹片横飞的危险,到挖山洞时手脚满是血泡的艰苦,再到3个舅舅在外公的精神感召下投身军营的热血……陈浩然和教导员越聊越激动,越聊越觉得来军校来对了。

付永兴感觉这些青年学员胸中都有一股热劲儿。“这股劲儿不仅能激励自身,更能感染他人。”这让他对这堂开学第一课的效果充满信心。

9月1日晚,活动室里格外热闹,学员们早早坐在观众席翘首以待。后台,演员们认真准备每个细节,努力再现先辈们参与革命战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的故事。

随着屏幕上时钟的指针回转,“历史巨幕”徐徐展开。

舞台上,曹滨扮成爷爷的样子。为躲避敌机夜间轰炸,他趴在车机盖上,两手紧紧抠住机盖边缘,嘶吼着指挥车辆前进……这是曹滨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爷爷肩上使命的分量。

转眼间,原本“战火纷飞”的活动室顷刻安静下来,除了风声水声,仅剩急促的呼吸声。学员赵东达有一个更重要的使命——护送一批机密文件到河对岸的党支部。

就在赵东达驾驶渔船即将到达江心时,周围突然火光四起,渔船遭到敌人猛烈的炮火袭击。

“暴露了!”为防止机密文件被截获,保护战友安全,赵东达想尽办法操纵渔船躲避敌人炮火,但渔船最终还是在江心倾覆……这时,同学们才知道,赵东达的曾祖父叫戚继海,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牺牲时年仅29岁。

松花江的江水冰冷刺骨,学员们的泪水炙热灼人。先辈们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台下的刘高尚,他眼含热泪,主动走到聚光灯下,讲述从军初心。

高考前,为了达到报考军校的标准,刘高尚除了加紧文化课学习,还要抽时间锻炼体能。军检时,面对面试官的提问,刘高尚直接做了70个俯卧撑。看着他脸红脖子粗的样子,面试官说:“去吧小伙子,强军事业等待着你!”

报到前几周,刘高尚的家乡遭遇洪水,他主动为抗洪的部队官兵送食物,并报名当志愿者。“在抗洪大堤上有一群00后战士,用平凡的肩膀扛起不平凡的责任。走进军校,我也要成为他们!”刘高尚的发言赢得了热烈掌声。

活动最后,付永兴还为学员们准备了一份礼物——5份特别的入党申请书。刚入学,学员项一涵等5名学员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付永兴立即将之寄回学员家乡,邀请家中党员在最后一页按上指印。

重温这份入党申请书,项一涵感到上面字字千钧的分量。他仔细端详着每一个指印,那一枚枚指印代表的不仅是家人的期望,更是跨越时空的使命传承。

项一涵小心翼翼地将入党申请书抚平,郑重地放入学员队党员管理档案盒。此刻,他胸中充满着奋斗的力量。

一段旅程的追寻

■刁 良 王志佳

对于刚入学的飞行学员来说,没有什么比在老航校开启新学期第一课更有意义。

盛夏时节,黑龙江省密山市,一群00后学员的到来,为这个边陲小城增添了不一样的青春活力。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的——聆听老航校的故事。

成立于1946年3月1日的东北老航校,是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为人民空军组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其积淀形成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的东北老航校精神,成为空军一代代官兵不竭的精神源泉。

一处小山坡上绿草茵茵,东北老航校纪念馆院落里,静静停放着9架不同型号的老式退役战机,与建党百年庆典时飞越天安门上空的新型战机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充满年代感的“战友”,仿佛在向这些年轻飞行学员诉说人民空军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纪念馆内,看着一个个陈列的实物,听着解说员动情的讲解,学员们细细品味着老航校人的精神高度。

学员厉觉哉听得格外认真。家住珠海的他从小喜欢飞行,每年都要到珠海航展看自己喜爱的各式战机、欣赏炫酷的飞行表演,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翱翔于祖国的蓝天之上。如今,在了解老航校的光辉历史后,厉觉哉有了新的感悟:“飞行,不仅是梦想,更是责任!”

“这是一场寻根之旅。作为东北老航校的血脉传人,我们在学员入学之初开展现地教学,就是要帮助学员感悟老一辈人的初心使命,牢记传人身份,树好传人样子,扛起传人担当。”该院政治工作部副主任邵文杰说。

告别老航校纪念馆,学员们来到东北老航校旧址。一栋二层小楼静静矗立,当年就是在这里,学员们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直上九九高教机的世界奇迹。如今,还是在这栋楼里,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听教员高金萍讲述前辈们的英雄事迹。他们中一部分学员,将在这个期班挑战初教机直上教-10高教机的艰巨任务。

“老航校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与奇迹,靠的是什么?”来之前,教员给学员们布置了这道思考题。学员胡康佳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感受:“追寻这段历史轨迹,我坚信,答案源自最初的理想信念。今天,我们只有理解他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理解他们的牺牲奉献,才能不断追求伟大的梦想。”

老航校机场旧址的残破跑道上,盛开的黄花仿佛在讲述这里的沧桑厚重。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70多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胸怀伟大梦想,开创了世界航空史奇迹,成为人民空军的奠基者。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老航校精神正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矗立起来的不朽丰碑。

什么是青春?学员邓熙文在现场交流中这样描述:“青春是在最美的年华里让梦想飞扬。”对邓熙文来说,这次现地教学最大的收获是拥有了自己的偶像——张积慧。

从老航校毕业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张积慧,在空战中击落4架敌机。那一年,张积慧24岁。邓熙文的梦想就是成为像张积慧那样的空战英雄。

夕阳西下,一天的现地教学画上句号。踏上归途,亦是踏上征程。学员们回去后即将开始紧张的飞行训练,一项项实战课目等待他们去征服。

回程的列车上,学员们高唱《飞行学员之歌》:“是英雄、是好汉,蓝天上见……”

一次伞降的蜕变

■黄现敏 李大鹏 李保权

直升机在气流中颠簸,强风直灌舱门,女学员仲雪盈的双眼几乎睁不开。

“跳!”投放员一声令下,仲雪盈自信满满,利索地跃出舱门,扑向大地。其他学员紧随其后,朵朵伞花绽放,寂静的空域顿时热闹起来。这是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组织学员伞降实跳训练中的一幕。

第一次登机跳伞,紧张、兴奋,更多的是期待。9月初,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大四学员刚刚从部队实习归来,还未来得及喘息,又马不停蹄地投身伞降实跳训练——这是他们军旅生涯中的首跳。

巾帼不让须眉。仲雪盈是该院招收的第一批女学员之一。她学习成绩专业第一,连续3年获评“优秀学员”,在不久前的毕业联考中还拿了“全优学员”。

然而,半年前,她因为叠伞训练遭遇了“滑铁卢”。

叠伞是跳伞课目中的关键内容。伞叠得不好,实跳过程中极易引发致命特情。

第一次叠伞考核,仲雪盈因技术不够熟练,与搭档的配合缺乏默契,整伞衣环节即将完成时才发现有一处地方没整理到位。

眼看其他组陆续打报告交卷,仲雪盈和搭档在慌乱之中完成考核。结果可想而知,教员的点评让仲雪盈惭愧难当。

走下考场,仲雪盈开启了“奋起直追”模式。她和搭档约好,一有时间就加班练叠伞。

一次,仲雪盈和搭档正在操场上叠伞,夜空突降大雨。两人躲避不及,被浇成“落汤鸡”。即使这样,她们仍钻进训练大棚里继续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终的伞降模拟训练考核中,两人叠伞成绩名列前茅,仲雪盈更是取得了所有项目全优的成绩。

学员刘拾男从小就想当特种兵。然而,越在乎什么越容易出错。

第一次参加离机动作训练,他负伤了。那天上午,看着前面的战友一个个顺利完成离机动作,他莫名地紧张起来。轮到自己跳时,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动作要领忘得一干二净。他硬着头皮跳下去,以严重变形的姿势一头扎进垫子里,摔伤了脖子。

艰难地熬了2天,刘拾男终于按捺不住参训的急迫心情。经过向教员一番申请,他如愿参训。

“要比其他战友更努力才能迎头赶上!”几个月的时间,刘拾男坚持给自己开小灶,终于脱颖而出。

“跳伞成绩不够拔尖,都不好意思跟亲朋好友说自己是特种兵。”学员牟亮亮说。

为打牢跳伞基础技能,模拟训练时牟亮亮特别拼。跳平台练习着陆动作,别人跳10次,他跳20次;训练间隙,别人休息,他仍在加练。

“只有地面苦练,才能空中精跳。”每次训练,教员孙晓鹏充满鼓励的话都萦绕在牟亮亮的脑海里。

精益求精地钻研训练,牟亮亮跳平台成绩由最初的不稳定到良好,再由良好达到优秀。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逐梦强军流过的每一滴血汗都是值得的!”首跳授徽仪式上,戴上金灿灿的伞徽,牟亮亮仰望蓝天,心潮澎湃。

一面旗帜的力量

■许 鑫 王 涛

“我们将接过学长手中的队旗,恪守队风队训,用热血赢得属于自己的荣光……”入队仪式上,国防科技大学2021级学员王常清神情肃穆地接过队旗,手心有些微微出汗。

虽然开学报到才一天,对军人的职责使命、传统传承等概念还有点模糊,但这样的“开学第一课”让王常清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王常清手中的队旗,已经有些褪色。要不要更换一面新队旗?为此,学员队干部们进行过认真讨论。

“这面旗是学员队组建以来的第一面旗,它陪伴三十队学员们走过长途拉练、参加部队演训、奋战毕业联考,见证过学员们自习室里挑灯夜读、竞赛场上摘金夺银。颜色是淡了点,但有我们拼搏奋进的味道。”队长韦强的一席话统一了大家的思想。

为了组织好这次“入队仪式”,早在一个半月前,2017级学员尚未离队时,队干部就开始筹划了。

“新学员就是一张白纸,我们要用学员队的人和事感召他们。”教导员郭昊东召集骨干梳理学员队荣誉、制作展板、拍摄“学长学姐好样子”视频,学长学姐们也乐于把自己4年积累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传递下去。

王常清注意到,举行入队仪式的俱乐部里,一面墙上悬挂着全军英模画像,另一面墙上摆满了学长学姐们大学期间赢得的奖章证书。

从革命先辈“使命在身,万死不辞”的英雄壮举,到学长学姐们谱写“奋勇拼搏,不辱使命”的崭新篇章,跨越时空,两代人以特有的方式在这里相遇。

久久驻足,王常清感觉肩上扛着的队旗更重了。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王常清来自宁夏固原,就读的中学有一项坚持了几十年的老传统——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刚入学的新生徒步百余里路,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那时,他也是旗手。

不同的是,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王常清的肩上又多了一层军人的使命。

“太强了!”在介绍优秀学长先进事迹的环节,新学员孙子洋一直努力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直到听到学长方家琦的故事,他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方家琦,人称“金牌收割者”,本科4年先后8次斩获程序设计类竞赛国际级金奖,被评为“最美科大人”。

高中时,孙子洋也曾被评为“最美中学生”,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荣誉之一。

最美的科大学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学长给出了答案。坐在台下的孙子洋心中有了目标:“未来的某一天,我一定要超过学长,成为新的‘最美科大人’。”

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一张张青春的脸庞,新学员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仿佛看到了4年后自己成熟挺拔的样子。那时,即将走向战位的他们,也定能底气十足地把队旗传递下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