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
李继宏/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玮/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冯睿/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2020年8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针对当前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发展困境,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我国乡村教师占义务教育教师总量的1/4,他们肩负着为广大乡村地区培养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面对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发展态势,乡村对优秀教师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对优秀乡村教师的特质进行探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为促进其专业发展、完善教师教育和培训提供实证依据。因此,本研究遵循目的性抽样原则,选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域“优秀乡村教师”的获得者及中央网、人民网等社会公众认同度高的网站所报道的部分乡村教师作为典型案例,采用质性分析软件 Nvivo11.0 作为分析工具,对300位优秀乡村教师的文本数据进行整理、编码和分析。经过三个阶段的编码比较,抽象出了八个核心范畴,最终提取出优秀乡村教师的四种典型特质。
一、情感特质——乡土情怀
优秀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是一种自发和自然的情感。他们对乡村及其教育事业充满了爱与责任感,并发自内心地将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视为自身幸福感和成就感的重要来源。优秀乡村教师通过参与乡村社会活动或公共事务,从中获得了对该地区人文、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乡土情怀也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加深,最终成为他们扎根乡土、坚守乡村教育的情感源泉。
(一)热爱乡村
优秀乡村教师对乡村的热爱主要体现为对乡村故土的依恋、对乡村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向往、对乡野自然的欣赏。第一,对乡村怀有天然的感情。大部分优秀乡村教师生于斯长于斯,与乡村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血缘联系。优秀乡村教师难舍自小生活过的地方,因而对乡村故土有较强的依恋和感恩之情,例如:“无法割舍这片土地”(李湘云);“我在这儿出生、长大,十分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陈爱娇)。第二,喜爱乡村宁静质朴的生活。城市虽有出行便捷、生活便利的优势,但其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社会环境易使人们陷于焦虑、疲乏的生活状态。相较而言,乡村社会民风淳朴,生活方式简单随性。生活在乡村场域中的优秀乡村教师,安于这种平淡简静的生活,并能充分享受其中朴素纯粹的快乐,例如:“喜欢那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生活”(侯文英);“这里更适合我,这里会让我更加自由”(程霖)。可见,乡村质朴自然的田园生活能够为优秀乡村教师带来许多积极的人生感受,让他们放松身心、寻回本真。第三,迷恋乡村的自然景色。乡村没有城市五光十色的霓虹琉璃,却有城市里难得一见的澄明与诗意;没有钢筋水泥堆砌的高楼大厦,却有和谐清新、充满生机的自然美景。乡村的自然风光有着不一样的魅力,乡村教师心向往之,例如:“这山里的一草一木充满生机和活力”(张善书);“投身自然,怀抱农村的河流、稻田”(刘黑华);“空气比城里好,还夹杂着泥土的芳香,令人沉醉”(钟贺生)。此外,优秀乡村教师的劳动与付出也得到了乡民的情感回应和支持,比如:“与村民同煮一袋米,共用一瓶油,真正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程霖);“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当地乡亲们的赞扬”(陈俊德)。这些又增强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及留守的意愿。
(二)责任感
优秀乡村教师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之于乡村教育的价值以及乡村振兴的意义,因而对乡村及其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优秀乡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例如:“让农村孩子不仅有学上,还能上好学”(田尚松);“教人学好、导人向善”(李巧玲);“觉得自己有责任扛起他们的梦想”(王国清)。同时,他们拒绝将教师职业视为纯粹的谋生手段,而将其作为追求和向往的事业。第二,肩负起乡村教师的使命。优秀乡村教师大都遭受过“上学难”的童年境遇,所以更能理解乡村儿童对知识的渴求。他们义无反顾地承载起“教师”两字赋予的使命,在教学一线展现出他们的大爱与担当,例如:“不让大山深处的琅琅读书声就此中断”(陈银玉);“满足孩子对知识的渴望”(陈碧英)。第三,振兴乡村教育事业。出身乡土的优秀乡村教师能真正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辛,也见证过乡村发展教育事业的艰难坎坷,因而更能理解偏远乡村地区的落后状况,以及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疲弱与无力。对于优秀乡村教师而言,落后的乡村教育现状正是他们要改造的对象。一方面,优秀乡村教师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乡村教育事业紧密联系,例如:“振兴家乡的教育就是我的人生目标”(汪金权);“愿为乡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王其峰);“我虽掏不出多少钱,但我愿意掏出一颗心”(陈招兵)。另一方面,优秀乡村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觉悟,并愿为实现乡村振兴赋予乡村教师新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例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我有责任更有义务为乡村教育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何建秋);“这份教育责任再沉再重,我也不会退缩”(和荣华)。
二、精神特质——韧性
优秀乡村教师不畏乡村环境艰苦、条件简陋,始终坚守在乡村教学一线,无怨无悔,从未言弃。他们之所以愿意留守乡村、坚守教师岗位,主要是由于他们拥有顽强持久的精神,以及在遭遇困难、压力时,能够选择坚持而非放弃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即优秀乡村教师的精神特质——韧性。
(一)坚守
优秀乡村教师不忘初心,立足三尺讲台,用自己的热忱和信念,为乡村学子撑起一片蓝天。第一,忍受艰苦环境与孤独。优秀乡村教师能经受住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压力,不气馁、有耐力。例如:“一直都是一个人在一所学校的教学点度过”(李堂华);“工作艰辛,但我还可以继续坚持”(钟顺铭);“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才短缺的穷地方工作至今”(于贵勤)。第二,任教时间久。大部分优秀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数十载,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耕耘,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血汗,例如:“扎根山区小学25年”(薛跃娥);“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大山,与孩子为伴”(黄业珍);“教学17年,从21岁的小伙变成38岁的大叔”(张玉滚)。第三,无怨无悔献身教育。优秀乡村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而认同感是他们忠诚于乡村教育事业并愿意长期甚至终身坚守在乡村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能够激发和维持教师对教育的情感,使其形成历久弥坚的献身精神,例如:“没有动摇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苏广田);“默默地支撑着家乡的教育”(佘国权);“在平凡岗位上,始终如一”(李美璋)。
(二)淡泊名利
优秀乡村教师的淡泊追求成为当下躁动社会中的清流,也正是这种淡泊使他们愿意守在乡村学校。第一,不畏清贫。优秀乡村教师不逐名利,不向往城市繁华,满足于远离尘嚣的宁静,满足于单纯的环境,例如:“日子十分清苦,倒也乐在其中”(喻真英);“虽然物质清贫却精神富裕,虽然辛苦却让我感到快乐”(张志英);“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与梦想,甘受贫瘠”(孙影)。第二,放弃高薪和丰厚物质待遇。优秀乡村教师以淡泊的精神看待外界诱惑,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放弃更优越的生活,始终坚持工作在乡村一线,例如:“婉言谢绝了50万年薪学校的邀请”(向宏佳);“虽有很多机会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工作,但我选择留在农村学校”(吴冰)。生活于偏远农村地区的优秀乡村教师,从物质方面来衡量,日子较为清苦平淡。然而,身为人民教师,他们为乡村学子服务、给乡村民众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获得了精神的富足与灵魂的充盈。
三、角色特质——新乡贤
“新乡贤”是相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的“乡贤”而言的,是现代社会境遇下的产物。与传统社会中的“乡贤”相比,“新乡贤”是“以乡情、乡愁、乡怀为纽带,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乡村基层治理,包括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等榜样、典型或先进模范人物”。优秀乡村教师是新乡贤的典型代表,他们之于乡土社会“不再是传统教书匠的角色,而是具有专业性和公共性双重角色;在完成乡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之余,还要承担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
(一)参与乡村公共事务
优秀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存在广泛的联系与互动,并将融入乡村生活、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当作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优秀乡村教师关注乡村的公共需求,并为之劳心劳力,例如:“给省地县教育部门写信件、跑资金,自筹木材、资金补修矮埂小学”(张吉端);“多方奔走,争取项目,筹集资金”(谢宝军);“为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出谋划策”(佘国权)。他们不再仅栖身于知识传授的逼仄空间,而是登上乡村公共性舞台,依靠自身智慧参与到乡村社会建设之中,真正彰显了乡村教师公共身份的在场。此外,优秀乡村教师积极参与乡村文明建设,改造乡民文化生活,例如:“开展科普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刘月升);“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玉杰)。他们通过对乡民进行社会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等,更新乡民的思想观念、优化其行为习惯,进而推动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作为乡村公共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优秀乡村教师以昂扬的参与意识和科学的价值体认深入乡村社会的公共场域,助力乡村公共生活的改造与建设。
(二)促进乡土文化传承
乡村教师是守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力量。尽管城镇化进程打乱了乡村教育对于乡土文化自然传承的格局,但优秀乡村教师不会卸下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责任。他们对乡村的知识文化保持着热爱与眷念,具有坚定的乡土文化自信与自觉,例如:“从小就特别喜欢家乡文化,梦想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使者”(龙安波);“当地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我也希望村里的青年能将这些文化和精神继承和弘扬下去”(赖积明)。与此同时,优秀乡村教师希望乡村历史和优秀传统得以保存延续,让年轻一代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的价值,并点燃他们学习与弘扬乡土文化的热情。此外,优秀乡村教师在宣传、组织及动员乡民参与文化活动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通过村里新建的文化礼堂,与乡里乡亲共聚一堂进行交流讨论,唤起他们对民俗文化和往昔生活的集体记忆”(郭蕊);“组织学生和村民参加县里举办的文化宣讲会”(蕉生定)。
(三)留守儿童“守护神”
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乡村留守儿童生活空间中家庭核心成员缺位以及亲子之间的时空距离,造成了家庭亲情及家庭教育不完整、家庭关系弱化,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面对此种困境,与学生接触时间长、空间距离短的优秀乡村教师便主动担负起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关照、心理开导的责任,成了留守儿童的“守护神”。一方面,关照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优秀乡村教师将这些儿童视为自己的孩子,尽心竭力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与饮食穿衣,同时又为了保障和改善其生活条件奔波忙碌,例如:“累计收留百余名留守儿童寄宿家中,悉心照顾,视同己出”(李加汉);“为了让孩子们吃饱吃好,在学校前坪松土种菜”(奉光辉);“雨雪天里总是起早摸黑地逐一接送学生”(吴龙奇)。另一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父母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他人,而父母角色的缺失往往给儿童带来精神和情感上的伤害,易使其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优秀乡村教师主动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倾诉,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心灵慰藉,例如:“利用周末、节假日给留守儿童做心理辅导,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谢颖);“对孤僻冷漠、娇惯放纵的孩子进行重点帮扶,给孩子们‘煲’心灵鸡汤”(谭兰霞)。
四、教学特质——基于乡土的多学科教学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城市化”“现代化”为导向,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乡村教育的特殊性。然而,优秀乡村教师往往能基于乡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乡村学生的一般生活经验,教学方法更具本土特色。此外,他们又能经受住高难度、高强度教学任务的考验和磨炼,不断增强自身的多学科教学能力。
(一)基于乡土的教学
优秀乡村教师能根据乡村及其学校的真实状况、现有条件、学生需要、村民期望等,采取恰切的教学策略。第一,利用乡土特色资源进行教学。乡村拥有丰富的可用于教学的自然资源,而优秀乡村教师能将自身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与乡土资源优势结合,例如:“用农家特有的小动物、植物等来演示课堂”(赵瑞珍);“把孩子带出教室,走到乡村田园里去”(周丽娜);“以唱童谣的方式代替口头说教”(黄桂香)。凡此种种,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第二,教材解读贴近生活经验。通过长期的乡村生活和工作实践,优秀乡村教师对乡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而在教学上可根据其现实基础有所考虑,对症下药,设计出一套有别于城市学校的教学方法,比如:“穿插一些方言来‘翻译’课本中的词汇”(柏宗材);“选择通俗易懂的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沈友娟);“根据本地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李金海)。优秀乡村教师利用自身创造性教育智慧改进教学,使其能够符合乡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二)多学科教学
不同于城市学校里的岗位分工明确,优秀乡村教师受乡村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及为满足学校的应时之需,在担任一门或两门主课教学工作之外,还要负责诸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例如:“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品德课程全由一人承担”(任宗毓);“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样样‘精通’”(张玉滚);“能担任语文、数学、英语多科教学的全才老师”(唐友平)。优秀乡村教师之所以能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是因为他们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及模拟演练,逐渐积累经验、打磨自身教学技能,在闲暇时间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钻研,例如:“夜晚常常在灯下苦思冥想,上床以后,脑海里也常想着怎样上好课,教好学生”(徐美);“常查阅各种书籍资料,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并对照学生作业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张吉端)。由此,一步步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教学能力,最终蜕变成优秀的多科型教师。
如前所述,优秀乡村教师扎根于乡村社会及乡土文化的土壤,具备“乡土性”的特质,因而与城市教师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底色差异。新时期为应对乡村生源外流转移、乡土文化荒芜衰落等现实危机,亟须结合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并将乡村教师原本的乡土特征纳入乡村教师的专业特质之中,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扎根乡土的乡村教师队伍。因此,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应增添“乡土文化”等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特质,从而促进乡村教师富有乡土特色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