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可能极大地推动和孵化当地社会组织发展。而这两年,湖北的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确实非常快。

基于此背景,“志愿服务行·湖北站”取得圆满成功。王忠平博士与三位湖北省社会组织代表,包括湖北省公益创新研究会会长/荆门市志愿者联合会会长严昌筠、湖北联合救灾公益网络平台协调人/孝感市义工联合会会长周文、襄阳市草草义工协会会长/南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孵化基地负责人耿辉,就湖北省的志愿服务发展及组织运作经验展开深度交流分享。

三位老师系统介绍了湖北志愿服务的整体现状、特点、优点等等方面。

严昌筠会长介绍了湖北社会组织的现状、特点:

根据乐仁乐助调研分析及魏晨老师的说法,湖北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枢纽型组织带动的公益集团发展道路,即不在省域形成单一枢纽独木难支,也不在县域困于区域狭隘,而是市一级层面嵌套组织发展大集团的发展模式,这种类似于韩国经济的大集团发展模式,是湖北独有的特征。

在湖北的社会组织中,由一家注册机构承担了多种组织的不同功能,这个占比是比较大的。而省会城市武汉是以社工为主的,志愿者组织不如各个市州的发达。

耿辉会长为我们分享了湖北原生的公益思想与农村志愿服务的有效做法:

“公益的核心是在改变人,改变人是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的人多了,然后就是改变这个社会”,这个公益理念由湖北公益人士胡海龙老师总结提出后,湖北迎来了公益观的一个根本的转变。

发展农村志愿服务,通过支持志愿者参与重大活动,支持乡间带头人到外省去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支持有机农业的产业发展,发展全域旅游等方式,帮助村民脱贫,助力乡村振兴,志愿者的力量非常大。

特别是在本地志愿者和地方政府、文化义工、专家学者等共同努力和协作下,开展景观村落和传统村落的申报、打造荆山文化陈列馆和乡村农耕陈列馆等方式,不仅提升了经营造富的能力,提升了文化自信,也实现了文物古籍和乡村风貌保护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周文会长分享了湖北志愿服务发展的特色:

第一,从原有的各自公益行动到全省联合行动。地市一级的公益组织,体现出大公无私、愿意无偿的分享各类资源各类支持,这是我们特别引以自豪的一件事情。

第二,体现出湖北公益组织从基础的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社会服务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三,湖北的志愿者组织从独立的公益活动开展,到联合公益倡导,互帮互学。大家共同行动,共同发声,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与支持。

第四,公益组织从个体慈善劝捐到利用互联网平台联合劝募。湖北虽说相比有些省份,劝募的资金量可能没那么大,但确确实实在2016年后,社会组织通过联合公益,联合行动到联合劝捐,这个转变是非常快的。

第五,从单方的志愿活动向多方联动方向义无反顾发展。湖北省从“三社联动”延伸到“五社联动”,在省委相关部门领导的引导下,社会工作联合程度越来越高,资源整合能力也是越来越强。包括很多社区的项目、基金会的项目,开展联建联筹,把相关部门的资源、相关企业的资源、相关志愿者资源整合在一起,是比较典型的一件事情。

三位老师也对湖北的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以及给到了一些建议与期待。

严昌筠会长谈及目前面临的不足与建议:

发展的不足:

首先是“知行隔绝”。人员构成还是以基层社会成员为主,少有知识精英的参与,造成视野不够开阔。

第二,对公益思想、理念的研究总结始终是一大短板。

第三,地域、领域隔绝依然比较严重,很少有人能从全省、全国公益发展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

第四,缺乏对相关国家政策的解读,不善于传播,合作精神不足等。再如档案意识的缺乏也很是普遍。

第五,将公益和社会其他部门、领域、人群割裂,忽视了亚公益建设、生活方式建设也是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第六,不同领域的公益人士和团体缺乏交流互动,甚至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不同类别的团队都很少交流,更谈不上资源共享和融合共进。

对于发展的建议:

第一,充分利用当下的政府和社会特别是基金会对湖北的关注,聚集资源做好增量。

第二,练好内功,培训提升。可以引进各种好的项目,好的模式。

第三,做平台,跨界交融。链接各个层面的资源,对接学界、专家与社会组织。

在具体方法上:

第一,调整传统服务方式,强化项目管理,加强媒体宣传,延展受众范围。

第二,加强与政府、基金会等合作方的沟通,优化合作方式,营造积极的行业生态。

第三,多元筹资,扩展资金渠道,积极的进行资源链接。

第四,开展培训学习活动,提高能力。

第五,优化调整机构管理方式,完善内部治理。

耿辉会长谈及襄阳市目前志愿服务发展的困难、困惑:

首先,比如说政府购买服务。因为襄阳其实跟武汉现在也有点像,社工机构还是比较多的,但它们的机会可能比志愿服务组织、义工组织的机会更多。发展比较好的公益组织,可能还有机会能够参与进去,去分一块蛋糕。但是很多组织可能是没有这个机会。基层的社会组织要练好内功,也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去寻求一些机会。

第二,现在说“三社联动”也好、“五社联动”也好,其实我们很多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社区之间联动也是不够的,可能都还有一些保守。

第三,襄阳还有一个困惑就是高校太少。所以志愿者年龄其实偏大,社会志愿者有很多工作也比较忙,可能周末参与度不是很活跃,年轻的志愿者比较少。我们文理学院也有社工专业的学生,他们就业也非常好,其实我们还是抢不到这些学生的。比如孝感在这块就做得比较好,因为孝感政府推动,会给一些公益性岗位。

并不是说只是要政府来给我们购买服务,我们发展自己的产业也好,我们公益组织自我造血也好,对接基金会也好,自己做其他的项目也好。但是呢,政府也要给我们一些政策上的支持,让我们社会组织更有底气,能够发展得更好。

一个是向外界寻求支持,加强联动;同时也需要做好内功。实际上现在从全国情况来看,各地政府想找到一些靠谱的合作伙伴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这实际上对我们来讲,也是在大的社会突变的情况下,社会组织的一些难得的机遇。

周文会长分享了他对湖北目前公益组织发展困境的理解:

其实对于湖北目前的一些困难,就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湖北的公益还有个特色,就是地域性的公益组织一家独大的情况非常普遍,反映出另一个层面就是很多地市县市区域的公益组织偏少。一个区域,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只让你成立这一家,很多其他有爱心的小团体不让你注册。其实每个人做公益都有每个人的初心,每个人做公益都有每个人的愿景。不可能说再去打造那么多的公益大航母,志愿服务更多地是要形成百花齐放。目前来说,湖北在县市区域内的公益队伍还是偏少的,这个是无法满足未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这种期望的。现实的不足和需求匹配不上的这个问题是很难去解决,社会组织是一个主力军,也要在这个方面去体现。

第二个也是全国很多地区都普遍的,因为湖北公益组织逐渐地走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社会服务这条路,但是大家都不是科班出身,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技能不足,还需要不断学习,机构的管理能力、内部治理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