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乡——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2003年初以县养殖大户边江牵头,成立了县养鹅专业技术协会。该协会自成立以来,发挥科普示范带头作用,科普惠农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彰武县养鹅专业技术协会被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发挥协会作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培训
彰武县养鹅专业技术协会有养鹅分会17个,会员2000多户。协会每年年初召开一次全体会员大会,推广新品种,传授土法和机械孵化的要点。协会每年举办县级培训班5次,培训会员中的业务骨干;分会每年办培训班10次,培训会员和广大养殖户。
办班传授知识与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是协会惠农的宗旨。冯家分会会长陈亮是孵化大户,每年年初孵化季节,他都要对孵化农户的会员进行3—4次的现场培训,把自己多年来积累下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一次,大德乡养鹅户高毅家购入1000只鹅雏患上了霍乱,凌晨三点打电话,找到了协会会长边江。该地距县城45公里,但边江带着技术人员在凌晨五点就赶到了现场,对鹅雏进行了药物治疗,不仅使这户保住了700只鹅雏,还防止了疾病的漫延。
协会的7名技术人员每人分包1—2个协会,确保每项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新行情及时准确的传授到每个会员家中。这种点面结合的科普培训,使彰武县养鹅专业技术迅速推广。
同时,县养鹅专业技术协会还外请专家和培训当地人才相结合。协会先后聘请了黑龙江鹅育种中心主任刘国君研究员、沈阳东北大学动物营养学院周国瑜研究员等高级专家亲自为会员讲课。为培训当地人才,协会出资2万元,和县职专一起在畜牧班开设了专门的养鹅课程,为全县培训出86名养鹅小技术员。
县养鹅专业技术协会会长边江是远近闻名的养鹅能手,他以自己的养鹅经验和畜牧师张兆源一起编写了《养鹅指南》手册。手册从育雏、管护、疾病防治等技术进行讲解,大众语言,可操作性强,每个会员人手一册。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边江还把自己多年的养鹅经验刻制成1000套光盘,发到每个分会和乡镇电视插转台,通过这些培训手段,相当于给每个养鹅户请了一个不走而又不花钱的老师。彰武县养鹅专业技术协会是隶属于彰武县科协的社会团体,在培训中,县科协帮助组织协调,县农业局、畜牧局专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授课。县妇联、共青团等群团部门组织妇女和团员青年学习养鹅技术。现已形成了以协会为载体,全县各部门通力协作抓养鹅技术培训的氛围。
惠农兴村,创造两个效益双丰收
会长边江自掏腰包,以每只160元的高价从朝阳养鹅厂引进960只莱茵鹅、长绒鹅和本地鹅杂交,使每只鹅的单只重量由原来的3公斤增加至4公斤,每只增效9元钱。他又从四川、安徽引进种蛋5万枚,使全县的鹅品种得到了全部的改良。
养鹅效益显著,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彰武全县从2003年开始,年均养鹅500万只,现有1000只以上养鹅大户3218户,有养鹅小区18个。西六乡养鹅专业户韩树民从2002年开始养鹅,年均养种鹅和肉鹅4000只以上,年纯效益10万元以上,是远近闻名的靠养鹅发家的大户之一。2009年,彰武县养鹅500万只,纯效益达5000万元,农民人平均增收150元。
由于鹅业的发展,带动了彰武县财政收入的增加.美中鹅业加工厂年可向财政纳税450万元。养鹅业真正成为彰武县农民增收、财政收入增加的好项目。
协会在取得喜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不忘帮扶贫困农民。他们每年都扶持两户农户脱贫,对满堂乡施德志、兴隆山乡刘玉贵进行扶持,把500只鹅雏送到贫困户的家中,使这两户当处就收益8000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实现了当年脱贫。阿尔乡镇王冲,女儿考上了大学却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是县养鹅协会为他家送去了2000元钱,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协会带头人边江被评为阜新市十大经济人之一,养鹅协会养殖基地,分别被命名为家国、省、市、县科普教育基地,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协会指导会员养殖
彰武县养鹅协会科普惠农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