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新春,贵州省黄平县返乡创业农民工杨再付创办的养鹅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杨再付正向前来探访学习的创业农民工们介绍自己的返乡创业“秘诀”,讲述他怎样成长为养殖狮头鹅的土专家和“金种子”党员致富带头人。

刻苦钻研的土专家

早年间,杨再付随着民工潮到多个沿海城市当过保安,去工地扛过包,在车间干过挡车工。2008年,在黄平县“雁归工程”政策的鼓励下,杨再付带着技术和资金回乡创业,在寨碧村承包稻田,试养了几十只不同品种的鹅,经过效益对比,他决定大规模进行狮头鹅养殖。

“谁知道从养殖几十只鹅发展到养殖几百只鹅,道路会这么曲折。在养鹅规模扩大到300只时,眼看1月龄的雏鹅已有1.5公斤重了,甚是喜人,可是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内,鹅莫名其妙就死了一半,亏了7000多元。”杨再付回忆着当年突如其来的损失,犹如当头一棒,让他心灰意冷。

作为退役军人的杨再付早就练就了不服输的刚强性格。经历创业的打击后,他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不断向农业部门咨询和请教,在兽医、养殖专家的指导下,杨再付咬牙坚持了下来,解决了鹅瘟难题。

“农村的困难和问题有很多很多。对于家乡建设,我们这些在外学到知识的农民工有责任带头干好!”杨再付如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杨再付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鹅技术。在接下来的养殖过程中,狮头鹅很少发生疾病,杨再付很快得到了养殖狮头鹅的“第一桶金”,成了大家公认的土专家。

在狮头鹅养殖的第三年,养殖基地发展到年产雏鹅5000多只的规模,杨再付每天撵着鹅群到坡地吃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鹅司令”,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

“金种子”党员致富带头人

2012年,寨碧村党支部把善于钻研、敢闯敢拼的杨再付培养成了一名共产党员,并发展为“金种子”党员致富带头人。入党后的杨再付责任心更强了,积极带领周边群众养鹅致富。

“我在杨再付的帮助下开始养鹅,每年都养几十只,年增收1万多元,生活更宽裕了。”同村的张金武介绍说,一只成年狮头鹅重8公斤左右,能卖到400多元。

在杨再付的带动和激励下,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就业。在养鹅基地附近的几个村,养鹅户已经发展到近千户。返乡创业农民工张金武说,“在杨再付的带动下,现在想养鹅的人越来越多。杨再付指导我购买了3套专业孵化设备,扩大雏鹅养殖量,这样可以让养鹅成本大大降低。”

“在‘金种子’党员致富带头人杨再付的带动下,很多人纷纷返乡创业,有的跑运输,有的开超市,有的搞种植养殖。随着人才回流,村里重现了生机与活力,我们寨碧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创业村。”寨碧村党支部书记王清华说,目前,全村已有养鹅户145户,养鹅超过2万只,初步形成了乡村振兴、群众致富的新兴产业。

幸福的新年梦照进现实

近年来,杨再付的养殖场中种鹅保持在1200只以上,出售雏鹅2万多只,养鹅收入达200万元。

杨再付养殖狮头鹅在当地小有名气,找他取经、购买种鹅的村民越来越多。杨再付不厌其烦地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并将自己精心喂养的种鹅低于市场价卖给村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承担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责任。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杨再付说。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春节过后,天气转暖,我要进一步扩大雏鹅养殖规模,降低鹅苗成本,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学会技术,养鹅挣钱,助力乡村振兴。”杨再付道出了自己的新年新梦。(潘胜天 潘江平 杨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