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500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程。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在20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为世界各国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求得完全解放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月革命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为世界社会主义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社会主义500年视阈下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带领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中的伟大转折,它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理想变成了现实、由理论变成了制度,指明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俄国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由弱到强、由盛到衰、最后解体的过程,但这毫不影响十月革命的光辉历史意义。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已经超越俄国,走向了全世界。

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创了世界历史新时代。十月革命之前,俄国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但依然被封建专制所缠绕,是典型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对内压迫,对外侵略,造成俄国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孕育和出现了革命形势,处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把握革命形势,顺应历史发展,及时正确地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崭新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历史新时代,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几千年以来都在发展着,进步着,但只有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才产生了新的方向。奴隶社会及其以后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人剥削人的社会。十月革命后的新的历史方向就是取消人剥削人的制度”(《毛泽东文集》,第3卷,289页)。“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 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毛泽东选集》,第2卷,667页)

十月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纪元。十月革命打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枷锁,在一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使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一次成功范例,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光辉榜样,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公开的革命基地,把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被压迫民族革命联结在一起,使得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成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同盟军,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十月革命验证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了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在19世纪还只是一种崇高的理想、科学的理论、工人运动的目标。以列宁为核心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由理论变成制度,充分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客观性,也验证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正确性。由此,马列主义的影响开始从欧洲、北美进一步拓展至全世界。亚非许多国家人民以俄国为榜样,把马列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建立起无产阶级政党,并把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进程。

二、十月革命的深刻历史启迪

十月革命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政治落后的俄国,反映了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十月革命开创的革命道路成为各国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经之路。它不仅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广大落后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正如列宁所言:“我国革命的某些基本特点所具有的意义,不是地方性的、一国特殊的、单单俄国的意义,而是国际的意义。”(《列宁全集》,第38卷,1页)

十月革命证明,无产阶级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与第二国际组织松散、纪律涣散的党有原则区别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这样一个新型政党,敢于同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思潮作坚决斗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党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维护党的纪律和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这样的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布尔什维克党,就是列宁创立的具有上述特色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也是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组织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仍然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列宁强调:“在不流血的、和平的、经济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斗争中,没有铁一般的和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没有为本阶级全体忠实的人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党,要顺利进行这种斗争是不可能的。”(《列宁全集》,第39卷,24页)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无产阶级政党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权,不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再认为共产主义有实现可能性。事实证明,无论环境怎样艰苦,只要坚持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就能顺利前行;反之,只要放弃党的领导,无论条件怎样优越,社会主义也会功败垂成。

十月革命证明,无产阶级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特定背景、与特定对手斗争所应采取的特定战略和策略,却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也不可能说的。马克思反复指出:“不能把他们的理论当成现成的公式,按照它去裁剪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583页)。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691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分析了他所处时代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理论,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列宁也曾经把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设想付诸实施,但实践的碰壁使得列宁认识到:“我们还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也不能说。……因为没有材料用来说明社会主义的特征。”(《列宁全集》,第27卷,134—135页)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败得失时,列宁已经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建设路径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列宁之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事业屡遭挫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像列宁那样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反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突出成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

十月革命证明,无产阶级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坚持掌握国家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说明,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并不甘心失败,各种形式的反抗从未间断。正如列宁所言:“被推翻的剥削者不曾料到自己会被推翻,他们不相信这一点,所以他们在遭到第一次严重失败之后,就以十倍的努力、疯狂的热情、百倍的仇恨投入战斗,为恢复他们被夺去的‘天堂’而斗争”(《列宁全集》,第28卷,235—236页)。无产阶级为了保持与巩固革命成果,尤其面临国内反动势力反扑和国外颠覆势力进攻时,必须经过掌握正确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才能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成果,才能把革命和建设推向前进。

十月革命证明,无产阶级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针对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一贯重视农民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列宁非常强调制定一部反映农民利益的土地纲领。二月革命胜利后,针对农民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抱有幻想的情况,布尔什维克党通过党的土地政策去教育农民、组织农民,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取得了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又立即颁布《土地法令》,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把工农联盟置于可靠基础之上。从某种程度上讲,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是工农联盟的胜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月革命道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十月革命开创的道路实质是以社会主义新道路代替资本主义旧道路。正是在这条道路的影响和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带领人民群众在艰辛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坚持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十月革命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月革命道路的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凭空产生的,十月革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延伸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第4卷,1470—1471页)。中国人民正是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取得胜利和成就的。

批判资本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十月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的共同使命,实现共产主义是二者共同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色赋予其鲜明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如果说社会主义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程,是一部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的交响乐,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忘初心,始终沿着十月革命所开辟的航道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创新与发展。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通过照抄照搬实现自身的强大和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什么抽象一般的道路,也不是亦步亦趋或简单模仿,而是在十月革命道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与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不懈斗争,不断实现伟大的历史跨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始逐步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极其宝贵的成果,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新的科学水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的阶段。5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坚持以人民至上理念,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始终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不忘十月革命的理想价值,发扬光大十月革命秉持的勇于突破前人的创新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沿着十月革命开创的道路,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