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西安市铁一中学 高中历史组王梅
课标分析
了解苏俄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推进,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社会主义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模式。学习本课,有助于认识从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艰难历程,感受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为我们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借鉴。
2.教材的处理
教材分为三个子目录,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我将教材处理为追随理想的探索—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面对现实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回归理想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基于国情的的探索—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等四个方面。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因为理论性较强,所以会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各政策产生、变化的背景。
2、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0世纪,人类在命运的选择中,呈现出四种不同的实验模式:即
民主社会主义实验(瑞典);法西斯主义实验(德国);
资本主义调整实验(美国);社会主义的实验(苏联)
一、追随理想的实验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们马上面临着如何巩固政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当时人们满腹疑惑。现在先看看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本人是如何阐述的?
材料1: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 见岳麓版教材第64 页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前提与特征分别是什么?
教师过渡:《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马克思30岁,他经历过社会主义吗?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吗”?那革命胜利后的列宁如果要在苏俄建设立会主义,条件成熟吗?
材料2: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讲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设计:当时列宁面临的背景和和困难是什么?面对困难列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二、面对现实的实验
材料3: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布)八大党纲(1919年)
问题设计:列宁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马克思的设想。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请大家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嗅”出共产主义的味道吗?
感性思考
阅读材料,思考并问题问题。
阅读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战时政策的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给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全球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人类在20世纪对自己发展道路的探索。
抓住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向学生详细阐释这一构想是马克思的设想,也指出列宁实践社会主义的前提,为后续布满荆棘之路埋下伏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的“回答”,他抓住了“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个特征,却忽视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基本前提,使得“共产主义”名不副实。教师在提问中用“嗅”这个词,意在让学生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联系马克思的设想,提醒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感知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师出示PPT,并过渡:战时政策的内容为本来是余粮收集,但在实践中每一磅粮食、每一只母鸡都有可能被搜刮走;农村没有剩余产品了,而城市收归国有的工厂大多数在为战争生产,市场上没有交易的商品,只能取消商品贸易;没有剩余产品,没有商品贸易,人民缺乏生产劳动的积极性,那怎么办?强制劳动。战时政策的内容环环相扣,这是为战争而制定的临时性政策,那这样的目标与马克思设想的相符合吗?更重要的是与实际相符合吗?他们错误的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也错误的估计了当时的形势。现实是残酷的。
材料4:农民:“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士兵: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党。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我了解农民的生活,我热爱他们,我尊敬他们。我请求农民再稍微忍耐一下,我请求他们清醒过来并帮助自己的政权。
—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
问题设计 :你从对话中又能体会出各种社会力量间怎样的心理感受?
如此苛刻的政策,苏俄却从1918到1921 年差不多实行了三年,人民为什么可以忍受三年?尤其农民为什么能容忍?原因何在?
(提示:出示《土地法令》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入手)
教师过渡:人能忍受极度的痛苦,一定是有切身利益之所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了一系列土地法令,把大地主的土地都分给了农民,如果苏维埃失败,农民将会失去他们的土地!所以宁愿挨饿,也绝不希望苏维埃政府输掉战争。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苏维埃巩固了政权农民的暂时忍受,让列宁等人误认为这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形势变好了,他的人民却开始反对苏维埃政权了。农民的暴动和水兵起义,使列宁等人重新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彻底取消商品贸易无异于“自杀”!(否认商品与市场的关系,超越了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即使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今天,商品与市场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战时政策令苏维埃政权陷入困境。列宁直面困难,进过调查研究,出台了新经济政策。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归纳战时政策内容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角色进行现场朗读材料,感受当时苏联的现状,加深对材料的理解与认知。
并能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这一环节通过系列问题带着学生层层深入思考新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变化,是学生对其分析立体化。让学生体会到列宁在实践中修正发展的思路,从分析政策、进而分析制定政策者的思想变化,引发学生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
材料5: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杂粮税》
问题设计:结合材料和教材,与战时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了哪里?“变”在了何处?学习历史需要启发我们的智慧。以上的四变,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教师过渡:解读:第一变,政策变了(工业、农业、商业、分配)
第二变,变革了生产关系,允许私有制存在,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实行多种分配形式;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第三变,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上,列宁认识到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苏俄(联)存在一个过渡时期,用行政命令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他希望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发展生产力,梳理出“小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样的发展思路,试探借助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列宁发展社会主义的思路发生了转变。
以上“三变”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典论述对比,有何发现?马克思论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个特征在新经济政策中基本都变了。这说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执政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机械地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论述,转变为结合国情,开始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发展到逐步过渡。列宁也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借助资本主义经济来发展生产,即“小生产-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这样的发展思路。
他们机械地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论述,转变为结合国情,开始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发展到逐步过渡。列宁也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一政策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政权,得到人民的拥护。从之前的“国进民退 ”发展到了“国退民进”。但也有人质疑苏苏维埃政权的性质。社会上出现了大批资本家、富农,一些布尔什维克党员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把党员证撕掉了,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破灭了。列宁对此进行了再次反思。遗憾的是,列宁对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生产力、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发生了动摇。历史的发展又到了一个转折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初步认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材料6:列宁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设计:列宁的“退一步’指什么?“前进两步”又指什么?列宁认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是“退步”。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教师过渡:“退一步’指允许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前进两步”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但当时这些人却认为是“权宜之计”,走到一定时候,就不能再退了,这引起了极大的争论,这说明在当时的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尝试并没有在理论上定型。主要领导人之间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歧。在这个关键时刻,列宁去世了。
有关如何发展的问题,接下来的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分歧。20年代,苏联党内斗争相当激烈。
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进步和退步的含义。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不断造成认知冲突把握教学节奏。战时政策赢得了政权却失去了人民,而新经济政策赢得了人民却被质疑政权的性质;通过这些思想冲突,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与曲折。马克思主义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在现实中不断出现反复。展现这样的历史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被社会主义命运的一波三折所吸引,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的纠结中,彰显教学的艺术。
三、回归理想的实验
材料7 :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外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面是双方的观点节选:
关于农业问题
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见岳麓版教材第67页课后材料
问题设计:关于农业问题,斯大林与布哈林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他们的分歧在哪里?他们各自有何理由?
教师讲授:他们的分歧主要来自由是否采用单一的公有制,布的观点是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斯大林强调个体经济产生富农,个体农民不能多生产粮食,粮食又被富农控制。布哈林从经济角度看问题,斯大林从阶级角度看问题。实际上,斯大林主张的农业集体化,变私人所有为集体所有,以保障粮食供应,主要想为工业发展获取所需的资本。斯大林认为在落后的国要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有运用高度集权的体制,实行公有制,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摆脱资本主义的威胁和包围,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斯大林战胜了对手,成为列宁的接班人、苏联的“掌门人”。当然他的观点也被坚持了下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在苏联推行。这种体制确实使苏联强大起来,但是,也带来了恶劣的后果。
材料8:
肖洛霍夫:“许多区,没有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也没有储备籽种……集体农庄庄员们和个体农民们由于饥饿现在正濒临死亡……工作人员正暴力征粮。”
斯大林:“庄稼人在‘耍滑头’,他们要让工人、红军没有饭吃。庄稼汉们实质上是向苏维埃政权宣战。”
—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第45号全宗
教师过渡:作家揭露农民没有饭吃,工农矛盾突出,社会不安定,政府高压政策剥削农民的现象。但斯大林却站在阶级的高度“残酷”的回赠了作家。
以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斯大林经济体制,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回音呢?
根据所学,理性思考。
同为党内领导人,对苏联道路不同的认识,反应出社会主义道路的争论,也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艰难性。
材料9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越剧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30年代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一个让人叹息的结局: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打过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问题设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得斯大林成为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这个经典的社会主义国家却以这样的结局在历史上画了一个圈,对此,我们很有感触,想说点什么?或者有何感想?对照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邓小平强调什么?教师总结归纳通过斯大林模式,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人类历史有了一席之地,为现代化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找到了一种新的模式;社会主义从马克思的书中来到了人间,从设想变成现实,也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借鉴;但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以后总畸形发展。
材料10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看到了苏林的经验和教训,认为新经济的思路符合实际,斯大林模式僵化。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一个,就是发展生产力。斯大林的模式得与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立足于国情,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么,以此为标准,多种所有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就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运用市场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那分配制度就不搞一刀切,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突破了经典的模式,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理性思考。
设计意图:用四个“一”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斯大林模式,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人类历史有了一席之地,为现代化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找到了一种新的模式;社会主义从马克思的书中来到了人间,从设想变成现实,也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借鉴;但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以后总畸形发展。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打开,思维火花闪现出来,反思形成高潮。
中苏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到到中国立足于国情的改革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的正确认识。
结束语:
思考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伟人们的话题,也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面对今天的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的强国梦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其实而每一个公民如果能关注自己的生活就是推动国家的发展,那请你以铁一中主人翁的态度,为我们的学校向更好更强发展提出一些宝贵的可行性议案,以供5月底的教代会商讨决议!!
理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到此似乎意犹未尽,持续到当下的对话,怎么可以戛然而止?没有对现实的思考,怎么说进到一个历史老师的责任了呢?所以再次点破-回到当今现实中来,这段话旨在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实现强国梦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