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来了,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模范,有机会在工作之余,休养身体、参加文艺活动、进行理论学习等。是不是开始羡慕嫉妒恨了~在羡慕劳模的待遇前,先想想看,知道劳动模范是哪些人吗?了解什么是劳模精神吗?
提起劳动模范,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
“铁人”王进喜为了制止井喷,以身体搅拌泥浆。
掏粪工人时传祥,一天最多能背5吨粪。
年轻人可能会感觉“劳动模范”是个高大上的词汇,离日常生活太遥远了。由于基本没有“遇险情只身救大局,挑粪筐换来万家净”的机会,学习“劳模精神”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总体感觉:
在年轻人对劳模的印象还停留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劳动模范的形象已经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很多在我们身边平凡岗位工作的80、90后变成了劳动模范,他们干活棒,颜值高(虽然有些男同志的发际线已经堪忧)。
看了他们的故事,会发现成为某一领域的劳动模范,需要get的技能也就那么几条,不如学来用一用,可能比读一摞畅销励志书都管用(万一哪天我也不小心胸前佩戴上大红花了呢)。
技能一:喜爱你所做的工作
高速公路收费员也能成为劳动模范吗?每天咬着筷子练微笑的方秋子说,当然可以。
29岁的方秋子是国家级劳动模范、北京市级劳动模范,她在首都机场南线岗山收费站工作,每天微笑着问候通过收费站的车户们,一天重复2000多次,她已经这么做了十年。
就是因为喜欢,她每天咬着筷子练习微笑,研究车型、练习点钞以缩短收费时间。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份工作过于枯燥、技术含量不高,以至于怨声载道、敷衍了事。
但是方秋子对工作的热爱和十年的坚持把简单的微笑、收费变成了北京高速公路上的一张名片。
所以要么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要么慢慢喜欢上自己的工作,不然在你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时候,已经被身边因为喜欢而默默坚持的人落下了十万八千里。
技能二:创新为了“偷点懒”
90后的钟栋鹏看起来可能有点“不像”劳模。作为一名汽车公司的设备保全人员,他讨厌重复地做事,更愿意通过创新想法来给自己的工作“偷点懒”。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小钟总结出一句话:“要走心,也要开心。”
小钟说,工作的快乐是在1年后出现的,源自一次编程的完成。当时,小钟负责的设备中,有一台轮胎搬送线经常出错,导致现场的轮胎装不了。他蹲在那条生产线面前看了两三天,琢磨如何通过一个编程增加报警程序,保证轮胎不会再分错。
他的编程成功解决了问题,也大大减少了原有工作量。“去创新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不想每次都重复地去面对这个机器的异常。”
已经不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年代啦,偷懒儿可以激发创新,创新可不仅仅为了偷懒儿。比起单纯的埋头苦干、照葫芦画瓢,创新里写着年轻人的前途无量呢。
技能三、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优秀
中航工业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当年从技校毕业时,被分配到了沈飞民品公司,加工卷烟机的零件。他身高1.88米,体重200斤,比一米的工作台高了将近一倍,不少师傅认为他的身体条件根本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钳工。
但是,方文墨不信这个邪。坚持着“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信念,他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因为长年累月的苦练,这个80后的东北壮汉,背已经有些驼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方文墨在25岁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成为了高级技师,拿到钳工的最高职业资格;26岁参加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夺得钳工冠军。29岁,成为了中航工业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
就算是蒙着眼睛,他也能将工件的精度加工到千分之三。这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被命名为“文墨精度”。
想要完成人生的逆袭,先要带着“做到最优秀”的决心,苦练一万个小时。在此之前,就不要总是空想着“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啦。
小编只是根据劳模故事,给大家总结了几条浅显的技能,想要了解更多的劳模故事,学习更深入的劳模精神理论,就要去看看这第一本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重要讲话的著作啦!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阐释习大大关于劳模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的著作,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新华社、中华全国总工会官网、《工人日报》、各级工会网站墙裂推荐!你可不能错过哟!
《劳模精神职工读本》
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6月第1版
定价: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