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田种养是以水稻(Oryza sativa)种植为基础,充分利用稻田立体空间,光、热、水及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稻田生产技术,该技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生产出碳水化合物(稻米)和动物性蛋白(鱼虾等水禽产品),被认为是世界上将动物饲养和农作物种植相互结合的最佳典范,在提高人们营养水平和减轻贫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湖北地区开展稻渔种养的大多数农民主要采用全国统一的“一季稻一季虾”生产模式。随着市场的变化,这种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尽管稻虾作为一种生态高效的种养结合模式,与传统稻作相比具有多项生态功能和优势,但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尚有待深入研究,且在大面积迅速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关键词:虾稻共作;乡村振兴;潜江;碳达峰

一、调研背景

(一)政策文件指向,农渔发展方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的通知中指出:稻渔综合种养是绿色生态的农渔发展模式,是渔业产业扶贫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促进稳粮增收和水产品稳产保供具有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渔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关于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精神,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和水产品稳产保供、渔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在国家对粮食安全的全面部署下,湖北当地的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是实现农业增收的关键命题。

(二)先进种养模式,湖北农业典范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稻虾模式近年来在湖北省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湖北省水稻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全省稻虾模式种养面积由2002 年的 1. 27 万 hm2 发展到 2020 年的 48. 70 万 hm2,位居全国首位,20 年间增长了 38 倍。同期,湖北省早稻种植面积由 2002 年的 30. 50 万 hm2 减少到2020 年的 12. 20 万 hm2; 双季晚稻面积由 2002 年的39. 70 万 hm2 减少到 2020 年的 15. 90 万 hm2(图1) 。湖北省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历史上最大曾达到121. 40 万 hm2。

致富经虾_致富经虾_致富虾真的

迄今,荆楚大地的许多县(市)、特别是潜江市多年的实践证明,采取“虾稻共作”新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把越走越窄的传统型发展路子转变为越走越广阔的、现代高端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融合化,以及可持续化发展新路径。

(三)可持续发展问题,现代化技术融合

如今湖北地区开展稻渔种养的大多数农民主要采用全国统一的“一季稻一季虾”生产模式。随着市场的变化,这种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尽管稻虾作为一种生态高效的种养结合模式,与传统稻作相比具有多项生态功能和优势,但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尚有待深入研究,且在大面积迅速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经济可持续性

稻虾模式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小龙虾的经营活动,农户出售商品成虾或虾苗获取利益。但在生产实践中会遇到诸多问题。首先是小龙虾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小龙虾价格下跌,对稻虾农户积极性产生冲击,出现虾弃养,稻弃种的现象。在稻虾经济成本投入较高( 3. 99 万 ~5. 87 万元/hm2) 、经营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农户承担的风险增加。其次是成虾的产量与规格、品质之间的平衡是决定小龙虾养殖效益提升的关键,而当前稻虾模式下成品虾的大小参差不齐、质量不一,制约了小龙虾高效发展。虾稻米的绿色生态品牌效应也有待深入挖掘,而当前对农户而言,虾稻米在绿色生态、食味营养等方面的品质并没有在经济价值上得到提升; 从消费者层面知虾而不知稻,甚至不知虾为稻虾。

2.“重虾轻稻”的思想

稻虾模式中虾和稻虽密不可分,但在经营过程中受虾和水稻比较经济效益的影响,“重虾轻稻”的现象明显,这严重制约了稻虾模式和水稻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稻虾模式创新和技术发展均以虾为核心而展开,从“一稻一虾”,转变为“一稻两虾”,乃至“一稻三虾”“一稻四虾”。虾的养殖强度在无限制增加,水稻的种植地位逐渐弱化,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缩减严重、播种季节推迟。虽然稻虾模式对水稻生长和品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但在以虾为先的管理方式下稻田明显退化,养虾期间的长期淹水管理使土壤次生潜育化程度随着养虾年限增加而加重。加之生产管理上对水稻的弱视,导致稻虾模式水稻单产下降严重。对湖北省 10 个稻田养虾点进行调查,发现稻虾模式的水稻单产均低于水稻单作,有 90%的稻虾田稻谷单产低于 7 500 kg /hm2(表1)

7871066.png

3.稻虾模式生态耦合机制

增强虾与稻的生态关联度尤其是强化虾对稻的有利于稻虾模式优化,也是稻虾模式和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陈松文等提出了采用生态农业方式发展稻虾模式,并利用图示展示了稻虾模式中稻、虾、水土环境以及病虫草之间的生态关系。但生产实践表明,现有模式下虾与稻的生态耦合度并不高,尤其是虾对水稻的生态作用有待提高。相比于其他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如稻鸭、稻鱼等,对稻虾的生态机理、耦合机制,尤其是虾对水稻的作用机理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研究。

(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致力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国家长期战略,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

渔稻综合种养是基于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一方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强调物质能量的低投入,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生态防控技术,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如在湖北省的13个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其化肥使用量平均下降了30%以上,农药使用量平均下降70%以上。另一方面,稻田生态系统可为养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生境及优质的天然饵料(水草、昆虫、底栖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除此之外,养殖生物在冬春两季利用水稻的秸秆作为饵料,并将其转化成有机肥料,秸秆自然还减少了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了物质的有机循环与利用。稻鱼和谐共生,生产的水产品和稻米达到绿色有机食品标准,既确保了食品安全,同时通过“稻渔”收获还形成了“可移出的碳汇”,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产生了良好生态效益。关注绿色发展问题,深耕碳减排、碳交易及政策创新研究,成果丰硕。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样本获取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研究考虑潜江市的稻虾养殖模式,地理分布位置,养殖技术上,选取潜江市熊口镇,老新镇,龙湾镇等6个镇,通过网络问卷,一对一走访,共发放问卷并320份,通过问卷前期处理,对残缺问卷,数据缺失进行剔除,共得到有效问卷316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8.75%。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R语言和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进行显著性分析。

三、调研目的

通过前往湖北潜江“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养殖基地,实地考察与学习其技术手段、管理模式、销售方式,了解湖北“稻+N”模式推广与实施情况,发现在养殖种植方式、销售方式、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现状与不足。以期为其他养殖种植产量与经济效益低下的养殖地区提供借鉴方案与改进思路。同时,为相关科研工作,如开展水稻育种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与建议。

了解湖北潜江现代化养殖的管理、养殖、销售方式方法,总结其产业规律,在湖北省内就水稻可持续发展与稻虾模式进行推广。

对稻虾共作养殖地进行地域特色分析调研,依据当地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模型构建与分析,进而给出有助于产业升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解决建议与方案。

1.稳稻增效,扩大影响

在未来发展中,稻虾模式应逐渐从以虾为主转变为虾稻并重,乃至以稻为核心,虾为稻服务。保障稻虾模式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栽培质量,体现虾稻米的品质价值和生态价值,从产量、品质、生态三方面增加水稻效益。关于小龙虾已有若干地理标志和公共品牌,下一步应加强稻虾米、优质稻米等品牌和稻虾文化建设等。

2.模式创新,推陈出新

从现有以虾为核心的模式创新逐步发展为以稻为核心的模式创新。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进一步深入强化虾与稻的生态关联,在技术模式上提升虾对稻的生态服务、加强水稻适宜性品种、生产技术体系等研究。

3.环境监管,可持续发展

加强稻虾模式相关技术规范、管理法规的制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稻虾模式发展的规范性,如养虾期间投入品的规范使用、稻虾模式下水稻减肥减药规范等,并加强生产过程的执法监管。对稻虾种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如温室气体、氮磷面源污染物、重金属等进行智能监控和风险识别预警。

四、调研意义

(一)经验模式学习,经营方式推广

目前湖北省内“稻+N”模式推广与发展存在差异。本实践项目团队聚焦在该模式养殖下具有较高农业农民增收成果的湖北潜江“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学习其在推广、经营、技术、销售上的先进经验并总结一套较完善的“稻+N”模式种养思路进行推广。

(二)发展同步建设,优化现有体系

小龙虾产业存在发展不均衡、同步的问题。除湖北潜江外,多数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尚未探索现代化新型养殖方式,造成技术落后导致的生产效益较低。比如,以湖北潜江为代表的小龙虾养殖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稻虾共作”模式过度发展致使供需失衡、重虾轻稻导致基础粮田种植效益受损、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散户经营效益低下。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希望提出产学研结合,以“稻虾共作”为起点,推动“稻+N”基地标准化建设;强化利益联结,拓展产业功能;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等对策建议掌握养殖户真实养殖效益,总结出高效养殖模式进行示范推广;针对部分养殖户存在的养殖误区,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专业建议,以期为其他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指导与经验借鉴;聚焦“虾稻共作”农业领域碳减排与碳交易,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湖北碳市场的试点政策,积极挖掘和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更好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农业增收与农民增收,响应粮食安全的国家政策。

(三)扩大“稻+N”知名度,宣传粮食安全

以稻渔种养基地为基础,开发富有生态田园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建成稻田观赏区、生态渔业养殖区、大米加工展示区等主题功能区,配套完善景观塔、玻璃栈道、科普教育长廊、儿童乐园等设施,打造集休闲、科普、体验、创意为一体的“生态农工旅”聚集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此外,还可打造稻渔相关的节庆活动,推广稻渔品牌和产品,例如潼南生态小龙虾节、大足巴蜀小龙虾旅游文化节等活动。

(四)推动农业碳交易,聚焦 “稻+N”领域碳减排与碳交易

当前,淡水水产养殖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破解这一系列环境问题,实现淡水养殖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及碳汇渔业是必选之路。

五、调研过程

(一)分析探究“稻虾共作”,学思践悟粮食安全

本项目以江汉平原腹地——湖北潜江为背景,聚焦其特色的小龙虾产业全新稻虾共作养殖方式。“虾稻共作”这一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模式既稳定了粮食产能,保障了粮食安全,还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真正实现了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而近年发展迅猛的“稻田养虾”多为非共生模式,对粮食安全、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挤占基本农田,减少越冬作物种植面积影响水稻生产,部分水稻“种而不收”;长期水淹破坏土壤,威胁“藏粮于地”战略安全。

本项目以实地考察调研的方式,从模式推广与模式优化两个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分析湖北潜江“稻虾共作”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专家誉为中国现代农业典范的原因,关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杆和乡村振兴的优异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多个稻虾共作养殖基地的各项养殖数据,掌握养殖户真实养殖效益,总结出高效养殖模式进行示范推广;针对部分养殖户存在的养殖误区,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专业建议,以期为其他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指导与经验借鉴;探索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转型升级,充分掌握生产一线真实数据,了解农民养殖效益情况,切实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二)调查了解“稻虾共作”的生产概况及地域特点

在生产情况上,调查以下内容:

1.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及其中稻虾共作面积、池塘养虾面积及稻虾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情况。

2.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水产技术人员探索养殖模式改革,探索出稻虾共作繁养一体生产、稻虾共作繁养分离生产、稻虾共作立体综合生产三种模式,并通过广泛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让广大养殖户开始转变思维,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方式方法,逐步了解“养大虾”模式。、

3.虾苗上市时间和商品虾起捕销售方式方法。

在地域特点上,了解气候与地质条件与对龙虾和水稻的培育、生长的影响。

本项目团队包含生物、地理、经济、汉语言等专业的队员,从生物技术、地理科学、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地域特色分析调研,依据当地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模型构建与分析,进而给出有助于产业升级与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解决建议与方案。

(三)考察调研“稻虾共作”生产模式对水稻产量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1.官方数据

通过《小龙虾产业报告》《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湖北省及地方县市统计局网站(),获取近 10 年来湖北省粮食产量、水稻种植面积、稻虾种养面积、小龙虾产量等相关数据。

2.农户调查

选择湖北省江汉平原腹地湖北潜江为调查对象。通过农户调研对稻田面积、水稻产量、养殖沟占比、物料投入等进行调查。

3.数据分析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7、R 语言和 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1)研究方法

“粮食安全贡献度”是反映区域粮食生产与国家粮食安全关系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指区域粮食总产量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还能有效满足国内其他地区的粮食需求,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保障。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区域粮食安全贡献度(FSP)定义为区域年度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粮食调出地区同期粮食调出总量的比重,粮食安全贡献度取值范围为-100~100,数值越大说明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越大

(2)数据来源

相关数据来源于 2001—202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和《湖北农村统计年鉴》

(3)区域粮食安全贡献度的计算方法

为了方便数据的引用与计算,在 保 留 区 域 粮 食 总 产 量(food yield)的前提下,忽略了对计算结果影响极小的全国年度粮食进出口数额,并假设全国当年生产的粮食扣除种子、工业用粮和战略储备粮后,当年全部消费

完毕,即以“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作为“人均粮食消费量”来计算“粮食消费量”(food consumption)和“粮食调出量”(food output)。

(四)以“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N”种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解决方案

当今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存在一定的弊端。养殖户盲目扩大稻田养虾规模,扩大沟坑占比,影响水稻生产,对粮食安全造成了隐患。养殖户需要思考对技术进行改进,促进小龙虾 “繁养分离、放苗养殖”技术的推广,这样才有利于小龙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小龙虾餐饮消费大幅下降,但网上调味虾消费急剧上升,线上消费量比去年增加了3倍以上,从这一点来看,小龙虾的市场消费潜力空间很大。

本项目团队拟深入挖掘以“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N”生产模式主观与客观条件下的不足:主观上,如基层政府管理、农民生产积极性等;客观上,如产业技术、市场情况等。对“稻虾共作”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并给出一定的改善措施与建议。

六、调研总结及分析

(一)经验模式学习,经营方式推广

目前湖北省内“稻+N”模式推广与发展存在差异。本实践项目团队聚焦在该模式养殖下具有较高农业农民增收成果的湖北潜江“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学习其在推广、经营、技术、销售上的先进经验并总结一套较完善的“稻+N”模式种养思路进行推广。

(二)发展同步建设,优化现有体系

小龙虾产业存在发展不均衡、同步的问题。除湖北潜江外,多数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尚未探索现代化新型养殖方式,造成技术落后导致的生产效益较低。比如,以湖北潜江为代表的小龙虾养殖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稻虾共作”模式过度发展致使供需失衡、重虾轻稻导致基础粮田种植效益受损、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散户经营效益低下。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希望提出产学研结合,以“稻虾共作”为起点,推动“稻+N”基地标准化建设;强化利益联结,拓展产业功能;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等对策建议掌握养殖户真实养殖效益,总结出高效养殖模式进行示范推广;针对部分养殖户存在的养殖误区,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专业建议,以期为其他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指导与经验借鉴;聚焦“虾稻共作”农业领域碳减排与碳交易,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湖北碳市场的试点政策,积极挖掘和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更好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农业增收与农民增收,响应粮食安全的国家政策。

(三)扩大“稻+N”知名度,宣传粮食安全

以稻渔种养基地为基础,开发富有生态田园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建成稻田观赏区、生态渔业养殖区、大米加工展示区等主题功能区,配套完善景观塔、玻璃栈道、科普教育长廊、儿童乐园等设施,打造集休闲、科普、体验、创意为一体的“生态农工旅”聚集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此外,还可打造稻渔相关的节庆活动,推广稻渔品牌和产品,例如潼南生态小龙虾节、大足巴蜀小龙虾旅游文化节等活动。

(四)推动农业碳交易,聚焦 “稻+N”领域碳减排与碳交易

当前,淡水水产养殖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破解这一系列环境问题,实现淡水养殖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及碳汇渔业是必选之路。

1.宣传碳汇渔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建议大力宣传推广碳汇渔业发展理念。淡水生态养殖的碳汇渔业具备低排放、增碳汇、高效率等一系列特点,应把淡水碳汇渔业的发展放到我国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中,强调其对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需求。

2.建立碳汇强度计量标准及碳汇监测体系

当前,淡水生态养殖模式如大水面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和鱼菜共生等为淡水碳汇渔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有关这些生态养殖模式碳通量、碳汇强度的监测及研究还十分缺乏。建议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渔业碳汇计量标准,明确并规范渔业碳汇的监测方法,加快淡水生态养殖碳汇强度监测与研究,并成立相应的渔业碳汇计量监测机构,建立淡水渔业碳汇监测体系,为我国淡水生态养殖碳汇渔业奠定重要基础。

3.开展淡水生态碳汇渔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相对于“海洋碳汇”较快的发展趋势,我国淡水渔业碳汇相关研究还十分缺乏,建议加大科研投入,构建相应的科研平台,进行全面的淡水碳汇渔业技术研究,包括淡水碳汇渔业模式及发展战略、淡水渔业生态系统碳足迹、碳循环特征及碳汇机制研究等。并基于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展淡水碳汇渔业模式示范推广,通过设立碳汇渔业试点来进行试验,待其稳定后逐步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明理, 邓凯, 张文宇,等. 稻虾种养对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影响.

[2]佚名. 湖北稻渔综合种养经验走向全国[J]. 渔业致富指南, 2020(17):1.

[3]吴亚玲, 蔡志文, 方艳珍,等.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61(7):4.

[4]朱波, 曹鹏, 周勇,等. 试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与水稻可持续发展:以湖北省为例[J]. 作物研究, 2021.

[5]佚名. 乡村如何振兴? 武汉探索"稻虾共作"新模式 村支书进京推销生态稻[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4):2.

[6]滕瀚, 吴珍, 许辉,等.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稻虾共作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 22(2):5.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