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来说,我们在做最后一个大项目时,光前期的research部分就出了一本书,大概有200多页,后续项目产出又叠加了大量的图纸,具体画了多少我记不太清了,300页往上数吧。

AA的建筑认为“改变人的思想”是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它的确做到了。

我的经历说来复杂也不复杂,在国内建筑设计所工作到达某个瓶颈后,我来到AA进修,后来就在英国的建筑公司继续工作,英国工资挺高的,生活也很舒适,前景也不错,只不过到某一天我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趋于平常化了,而我又是个喜欢挑战新事物的人。于是回国,迎接下一个挑战。

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_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从我在英国的工作讲起吧

如果上来就和大家聊AA带给我的那些宝贵成长的话,学院派那些事儿,可能不太接地气,所以就先从建筑生都很关心的,“就业”,谈起吧。

机缘巧合,我在中、日、英的建筑单位都待过。

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

在隈研吾工作室时,对日本人设计的最大感悟就是“细致”,非常细致。日本的建筑设计讲究实用,把钱花在刀刃上。正常的建筑设计是不太会管里面的家具,但我们那会儿除了建筑外,还要设计里面的家具、吊灯、桌子伸缩…甚至包括门把手,细致到一个门把手设计了数十个option。一天,两个人,能产出300多页PDF。

可想而知后来我从隈研吾“毕业”后再去AA念书,画图速度极快。包括心态也发生了改变,我会更多考虑我做项目过程中的变现能力,学设计这件事不是说我熬夜卷死他人,无用的熬夜是最低效的,如果合作中对方不满意我的图纸,与其咱俩花几小时来回争论,我可以光速出一套新图,画图不是个事。

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_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空闲时画的图

而在英国的建筑公司呢,是另一种形式的忙碌。下班非常准时,5点就走,基本不加班,但需要你在工作期间全神贯注。当然分公司,有些知名建筑大厂也是需要加班到11点的,看你去哪儿。

我是特意挑小型建筑公司就业的,大厂项目大,环境好,但你可能只负责设计某一层,或某一间屋子。但我最开始待的那家英国公司,你可以接负责设计整栋别墅的项目,从对接客户开始,到设计、到景观、到结构等等,说实话到工作中你遇到的困难可能不在设计上,而是与人沟通,刚开始多少都有些语言障碍,要面对不同国家的人和不同地区的英语口音,等逐渐适应之后才会得心应手。

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_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

这就引到了我想和同学们分享的话题,就英国企业想要什么样的建筑人才呢?

实话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留在英国工作,英国建筑企业筛选应届生看几点:你的作品集是否被大众认可?你会不会软件?你有没有工作经验?

至于你是在哪个名校毕业,RCA、UCL、AA哪个更强,在国内找工作这个或许重要,在英国却不如上面那几个问题重要。

比如软件他们更加看重revit。英国它没有中国这么长的历史,但是它的科技建筑发展特别快,就得益于revit这种高效的合作方式,不说90%,至少80%的英国面试者都会用。

然后是经验。我在英国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很快,投简历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多家interview,因为我在前一家公司做的施工图部分,英国人是不太爱做这些东西的,他们觉得难,但是你会,你还有项目,他们就觉得这个人很有用。

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_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_工作经验心得体会

这点和国内就业风向很不一样。这个差别取决于中国和英国的人口基数不同。

因为英国人少,不确切形容,在英国可能是50份简历中挑1个人,在中国可能就是1000份简历中挑1个人,所以英国建筑行业看似就业不卷。

另外,如果能拿到英国皇家建筑师资格证,对未来涨薪和工作发展非常有好处。这需要大家认证part1、part2(需要在RIBA认证学校和课程就读)后,加上在英国工作两年(或国外一年,国内一年),单位在PEDR上记录的24个月实践经验,以及参加面试和考试合格后才能拿到。

当然,英国就土地面积而言肯定没有中国大,好处在于全世界很多知名的建筑事务所都在伦敦,你不愁行业发展,大项目、高薪酬和不那么卷的工作氛围非常宜居,挺适合养老。但要是论国家级的战略规划项目,还是自由创业的机会,我们国家的机会或许更多。有利有弊,看大家如何选择了。

在AA,每一个建筑设计师都与众不同

AA我认为它最大的优点,也是不同于英国其他建筑学校的地方,在于,它并非制式化的教学模式。上一届和下一届,同一届的不同学生,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前沿而自由。

这么形容有些笼统。就以我为例吧。我在AA的16个月中,老师是不会给你具体的任务和主题,其中有6个月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向。

因为AA没有学分限制,没有主题限制。我们有个大项目的主题很抽象,四大元素:水、火、地、空气,还有有不同的组,游戏、元宇宙等。我待的小组是有关离散型机器人集群算法的小组,抽取的元素关键词是“火”。

于是我们组3个人就要想办法,把“离散型机器人”、“火”和“建筑”,这三个东西联系到一起去。

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_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怎么联系呢?就是不停地实验不停地调研,比如像隔壁做“水”元素的组,刚开始research的时候,大家就在尝试水滴、气雾、干冰、泡沫,甚至冻水泥,每个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做实验,不同国家的学生聚在一起交流,运用自己所学大胆尝试各种千奇百怪的材料组合方式,在那样的氛围中你会每天都很期待说,今天我到学校去会“玩儿”到什么新鲜知识呢?在AA学习是可以令人感到朝气蓬勃的。

我们组是火,火可以和烟火、光源、照明、热度等关键词联系到一起,我们调查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东西,比如疫情时期,有个艺术家做了一个可以消杀新冠病毒的光源,然后游客在公园里就可以在光源下交流,既有美感,又十分浪漫;我们还研究了蔡国强先生的烟花作品《天梯》;再比如从一个概念入手,说远古时期野人为什么绕着篝火跑呢?这种不可抗拒的原始力量是什么?……诸如此类,这个研究的过程持续了将近6个月……

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_工作经验心得体会

但这些调研并非无用,我们近乎全部都在最后的项目产出中体现出来了。

先说结果:我们将“火”元素的照明、温度性质与建筑表皮、绿色城市结合到一起,用小机器人在白天去吸收城市多余的热量,然后在傍晚转化成光能,像萤火虫一样创造一个光的空间。

通过那个艺术家光源的作品,我们联想到这个小机器人它可以不只有发光这一个功能,它可以聚合在一起变成空间的一个构件,比如沙发;然后参考野人围着篝火转的启示,思考光能转化成热能的意义,我们可以加一个把机器人抠下来给手机充电的额外功能?包括烟火,我们也都用上了。

其余额外的,AA有自己的AR和VR工坊,辅助我们把作品往更深层次探索,我们就计算如何让小机器人自己定位整个城市的热环境,哪里热它就去哪里吸收;还包括通过APP去控制小机器人构建不同的空间环境等等。

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_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实际上这个项目虽然持续了8个月之久,但我仍觉得它还可以开发出更多新功能。虽然没有完全完成,但是呢,它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来打开人们的mind,即建筑设计并不局限在房子这一物质上,我们的建筑可能是一个影响人环境的创造空间,引起无限遐想,也可能是通过游戏、通过虚拟空间来表达更多形式的东西。

AA的老师也非常擅长挖掘学生的设计特质,我们老师他就是有心理学和哲学背景,他认为改变人的思想是很重要的事情,特别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

AA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作为一个建筑试验场,它不推崇你只产出一个概念设计,AA是真正的在产出东西,改变世界。

比如我们有别的小组做元宇宙,那最后就真的用unity和代码把整个场景、人物行动规则都构建出来,你带上VR眼镜后可以在里面又跑又跳。甚至包括整个空间的转换,有个按钮一按,里面的木头材质就能变成金属的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一些留学申请时大家不会注意到的事情

很多同学在选机构准备留学这个阶段,就开始思考未来要走哪个设计方向,是留在英国还是回国工作?似乎只要你能选对学校就可以顺风顺水地完成。

这么去思考“未来”也没错。但其实很多细节是从“现在”就初现端倪的。

比如很多同学不太会用软件,当然我们在作品集阶段有很多技巧可以规避掉短板,可到国外念书后就不能松懈自己的软件学习,这样你才能有机会找到一份好工作。

我在AA遇见过那种天才类型的老师,那位老师也是AA毕业的学生,同时也是英国某建筑大厂的合伙人,他在念书期间就自己开发出了建模软件,厉害到甚至把maya的f1全部内容都烂熟于心,很夸张哈哈。

其实从AA毕业的校友,历届来他们有的选择留校任职,有的深耕于各个建筑大厂,在英国但凡你知道的建筑大厂中,都有AA校友的身影,前景大好。而每个人在毕业之后,他们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软件继续深度研究,这种学习并非止步于毕业这件事。

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

对于在作品集制作方面,我比较擅长的是帮助同学们挖掘你的个人特质。因为作品集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你的性格,不是我们看见哪张图好看就抄一抄。

我更希望帮助大家用一些新的东西,哪怕这个新的东西你目前掌握不太好。像grasshopper这样的软件其实在AA已经很少看到了,我们会用更多工业软件测风速、水流速度,利用算法、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等将你的建筑实现。

因为我也工作了很久,所以对于建筑建造也比较擅长。建筑设计说白了就是设计人的尺度,无论大家想设计一个商场,还是设计一个咖啡馆?有多高多宽?桌子椅子怎么摆放?我们都要考虑人的尺度、人在空间的感觉、人的行为规划等等,这些需要实践经验,我都可帮助到大家。

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_工作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工作总结

另外,英国的艺术资源还是非常棒的。

AA和UCL都毗邻大英博物馆,伦敦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展览、歌剧,坐个船就到法国了,想去哪个欧洲国家玩拎上包就能走,设计周一个接一个地办,开拓视野很重要。年轻人就需要接受更多新的挑战才能成长,对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