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8月24日,整个南通城万人空巷,几乎全城的民众都走出家门,赶来送一位74岁老人最后一程。

正是这位老人,在战乱年代,让南通百姓大人有活干,小孩子有学上。

也正是这位老人,在处于多事之秋的近代中国,将南通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城,一跃发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他就是张謇。

01

张謇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他的父亲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们能走科考入仕的道路。无奈家里太穷,父亲在权衡之后,决定重点培养天资最好的四子张謇。

张謇也很争气,自幼聪颖好学。他五岁即能完整无误地背诵《千字文》,少年时期就才华出众。

但是,当时地方科考有个不成文的陋规:“冷籍”家族出身的子弟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冷籍”就是指家族中三代没有人当过官或者考取过功名。

很不幸,张謇家就属于这样的“冷籍”。所以张謇要想参加科考,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在父亲和老师安排下,张謇冒充如皋县张家子弟,才得以获籍报名参加科考。所以后来也有人称他为“冒牌状元”。

在经过县、州、院三级选拔后,1869年张謇考中秀才,成为生员。这一年他只有十六岁,简直就是一个少年天才。

然而,就在家人以为他的科考之路一路开挂的时候,张謇却在接下来的乡试中遭遇“五连败”。

曾经的少年天才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反而对什么都意兴阑珊,甚至对自己的才华与智商都产生怀疑。

偏偏这时候,如皋张家开始用冒名一事要挟张謇和家人。

如皋张家先是不断勒索财物,后来竟然直接去官府告发“冒籍”一事。张謇还因此被官府关押了一段时间。数年官司打下来,张謇不但名声受损,家道也更加败落。

这时,幸亏遇到贵人彭九馀和孙云锦相助。彭九馀时任江苏省的院试主考官。他知道此事后,对张謇非常同情,就命通州知州孙云锦彻查这件事。

孙云锦调查清楚事情真相后,也非常爱惜张謇的才华,不愿这个少年天才就此被埋没。于是,他请彭九馀上报朝廷,变更张謇籍贯,并弹劾了与如皋张家串通的官员。

在彭九馀和孙云锦的帮助下,此事最终妥善解决。张謇直到二十岁时,才得以恢复原籍,并保留了秀才功名。

“冒籍”事件对年轻的张謇触动很大。这件事不但潜移默化地对他坚韧的性格产生一定影响,也使他的名利心放淡了很多,更感激彭九馀和孙云锦的仗义相助。

1885年,三十三岁的张謇参加乡试,高中“南元”,终于考取了举人。

上天似乎有意和张謇过不去。高中“南元”之后,张謇又在会试中遭遇了“四连败”。

1894年,朝廷加开一次恩科。这一年,张謇四十一岁。人到中年的他,已无意于科考。但在老父亲的请求下,张謇同意再次赴京赶考。

没想到,这次张謇不但顺利通过会试,而且在帝师翁同龢的举荐下,高中头名状元,被授职翰林院。

二十多年的科举考试和人生经历,不但使张謇遍尝人间冷暖,也锻炼出了他出众的经世才干。

02

由于科举之路实在太过漫长,张家也没有能力让他一直安心备考。因此,张謇没有单纯地只是读书。他从二十三岁起就开始了幕僚生涯,主要是追随孙云锦和吴长庆。

1876年(光绪二年),张謇投奔孙云锦后,不久就去了淮军的庆军营做文书。他与后来投奔吴长庆的袁世凯就此相识,分别作为吴长庆的文武幕僚,成为庆军重要的核心人物。

1882年,庆军奉命赴朝帮助平叛,并阻止日本扩张。张謇和袁世凯也一起随军同行。

在这次出国作战的军事行动中,张謇主张强硬政策。他积极为庆军出谋划策,起草各种文书和发表政论文章,显示了出色的经世才干,受到了潘祖荫、翁同龢等清流人士的赏识。

吴长庆回国后不幸病故。1887年,张謇再次追随孙云锦,协助其办理治河救灾等民生事务,还主持了多家著名书院的工作。

在做幕僚的这段时间,张謇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为他日后从事“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张謇的仕途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

1894年高中状元时,张謇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那种兴奋之情。况且,在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朝廷中主战的帝党和主和的后党斗争激烈。

帝党以两代均为帝师的翁同龢为首。翁同龢也是张謇的恩师,而且他们政见相近。所以,张謇很自然地加入了帝党,并成为核心人物。

有一次,新科状元张謇和朝廷大员一起跪在大雨中,迎接慈禧太后回宫。可是銮驾经过时,慈禧太后看都不看跪在雨中很久的大臣们,连轿帘都没有打开,就扬长而去。

这件事给张謇刺激很大。他满腔的抱负就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把他彻底浇醒了。他不愿就这样在朝廷中终生被人凌辱奴役,只想为国家和百姓做点实事。

不久,张謇的父亲去世。张謇请假回老家守制三年。回乡的张謇并没有赋闲在家。张之洞两次奏请朝廷,派张謇出来做事。

1895年初,为了防止日军南下,张謇受派兴办通海团练。后因甲午战争战败,此事不了了之。

随后,张之洞又奏派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至1898年回北京销假时,张謇一直在为筹办纱厂的事奔波。

1898年,回京销假的张謇适逢翁同龢被朝廷罢官,并打回原籍。张謇在送走恩师后,彻底看透了官场的险恶和朝廷的无能。于是,他再次请假回南通,继续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去了。

03

1895年,大生纱厂筹办开始,就遭遇了资金困难,为解燃眉之急,张謇找到两江总督刘坤一寻求支援。

刘坤一将一批搁置的进口官机作价50万两,入股大生纱厂。官股不参与纱厂经营,只拿股息和分红。大生纱厂也因此变成“绅领商办”性质。

后来,盛宣怀把这批机器分走了一半,大生纱厂需自筹另一半资本。但是,张謇当时筹股十分困难,愿意跟他合作的人很少。

张謇在上海招股时,困难到连回通州的旅费都没有了。

没办法,张謇只好在报纸上打广告,在四马路摆了个小摊,以“状元”的名头,替人写对联、扇册、碑志等赚路费。三天之后,张謇数了数手中的银钱,差不多够回通州了,才转身上路。

筹建了五年后,大生纱厂终于在通州唐家闸建成投产。

可这时,大生纱厂又没钱了,企业处于停摆状态。张謇多方筹措资金,收效甚微。

面对这种情况,张謇万般无奈之下,决定孤注一掷。大生纱厂就现有棉花先全面投产,一边生产和卖棉纱,一边用卖棉纱的钱购买棉花,以此维持正常生产。

南通当地的纺织业基础很好。而且当时正是一战时期,市场对棉纱的需求量很大,棉纱价格也一路走高。加上大生纱厂的棉纱质量好,价格公道,很受市场欢迎。

大生纱厂卖出棉纱后获利颇丰,企业就这样幸运地生存下来。

经过数年用心经营,大生纱厂的产品逐渐走向全国,不断稳定发展。到1921年,大生纱厂共获净利约2000余万两。纱厂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也表现抢眼。

在大生纱厂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张謇还创办了数十家各种配套工厂和民生企业,逐渐形成了唐闸镇工业区,蜚声海内外。

在各类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通海垦牧公司。仅这里的近百家垦牧公司,就养活了上百万人。

1901年,在刘坤一的支持下,张謇在通州和海门交界处购买了十多万亩海边荒盐碱滩,成立了通海垦牧公司,建立了大生纱厂原棉基地。

张謇是农民出身,深知当时附近农民生活的艰辛。通海垦牧公司创建的初衷,就是想给附近上百万的农民找一条更好的生路。

听说张謇的公司在海边组织大批人力开垦荒滩,海门、崇明等附近的贫苦百姓纷纷离乡背井前来投奔。

这些百姓大都推着所有家当,带着一家老小,一起加入到垦牧大军中。有很多人家甚至连祖宗的骸骨都挖出来一起带着。

历经千辛万苦,通海垦牧公司就这样逐渐开发并发展起来了。

张謇以大生集团为核心,以南通为基地,形成了一个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资本集团。他不仅构建了当时南通及周边的工业体系,而且造福一方,共养活了几百万人口。张謇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实业大王。

张謇思想观念先进、眼光长远。比如兴办实业时,他前瞻性地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张謇创建的所有公司几乎都采用了股份制的形式。

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推行。

也正是这种企业形式,在大生纱厂后期濒临破产时,挽救了大生。

04

除了实业救国,张謇的另一个理想是教育救国。

他认为教育是强国之本。“父教育,母实业”是他思想的核心,教育甚至还要放在前面。他也由此走上了兴业办学的道路。

1902年,张謇决定在通州创办一所师范学校,这也是中国第一所专业的师范教育学校。

可是,这所学校一开工,就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因为学校是由寺庙改建的,拆除佛像时,工人怕得罪菩萨,迟迟不敢动手。张謇对工人说:“菩萨慈悲为怀,知道咱们是建学校,一定不会怪咱们的。”

可工人还是不敢拆。张謇见说不动工人,干脆自己动手,让那几尊大佛都搬了家。据说,最大的如来佛祖像,别人都拉不动,还是张謇亲手拉了三下,才把佛祖从宝座上请下来。

学校建成后,张謇请来了王国维、陈师曾等多位名师来校授课。他自己也凭借着多年的书法功底,经常为学生上书法课,讲授书法知识。

除了通州师范外,张謇还创办和参与创办了370多所各类学校,像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的背后,都有张謇的身影。

1906年初春,张謇有一次乘马车去通海垦牧公司。由于连日下雨,道路泥泞难走。这时,张謇忽然想到,设立学校时没有考虑到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困难。

他回去后马上调整了教育规划,将每25方里(方里指长宽各一里的面积)一所小学改为16方里,后来又改为9方里。

此外,张謇还大力兴办公益事业,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南通博物苑、气象台等,让南通百姓在吃饱穿暖的同时,精神上也富足起来。

在张謇的努力下,南通奇迹般地在那个乱世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南通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享誉国内外。

1926年,张謇出殡那天,南通城万人空巷,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几岁孩童,人们都争相来送别这位在战乱年代为他们创下一番安宁的老人。

张謇去世后,孙中山高度评价张謇,说自己是空忙,而张謇在南通是取得了实际的成绩的。

直到今天,张謇时代在南通留下的印记还随处可见。

一个人,一座城。南通与张謇,在百年之后依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内忧外患下,大生纱厂最终还是衰落了。但是,张謇一生开创的事业实在过于伟大,所以胡适称张謇是“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