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任何一所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水平、校园文化、教育方式、学习方法、教育成果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地方,而这种区别应该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是学校丰富内涵的体现,是学校个性化深厚底蕴的积淀。因此,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打造而成的,应该是学校发展成果的不断延续和继承,是广大教师具体实践的体现和行动指南,更应该成为不同时期学生综合素养的共同表现。
多年来,我校积极推行“责任教育”,坚持“着眼当前六年,为了今后六十年”的办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并就“责任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责任”已经内化为教师自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也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旋律,我校因此被列为市“责任教育”特色学校。
一、特色创建,
是传承学校文化的纽带
办学特色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学校文化内涵的积淀,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特色创建,是传承学校文化的纽带。
所谓特色,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几年来,我校在优质师资培养、教育科研、少儿书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我们对学校特色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完善办学理念,整合前一阶段取得的成果,促使我校创建成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谈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时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培养师生的责任意识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来整合呢?于是,我们在这一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结果发现此举切实可行,特别是确定的“责任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将我校原有的师资培养、科研工作、学生书法等亮点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所谓责任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让师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使其主观思想和实践行动符合社会的发展。为进一步打造这一特色,我们将其提炼成课题从学校管理、教师培养、学生发展等几方面进行研究,还将“责任教育”列为校本课程进行系统的教育。迄今为止,这一特色项目开展已近十年,期间校长换了三任,但这一特色却延续至今,并仍在不断发展之中,可以说,这一特色是具有生命力的。
二、特色创建,
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催化剂
特色学校所确立的特色不仅是学校精华的延续,而且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导向性,所以,特色也应该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催化剂,应该为学校的优化管理推波助澜。
在责任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将责任教育这一特色建设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挖掘内在资源、激发内在潜力,从而升华特色内涵,增强学校管理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动力。
例如,我校原来实行的是教师到校签到制,由值日领导负责当天教师的考勤工作。应该说,这一举措对教师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责任教育实施后,校长室就和校委会成员讨论、研究,决定将原先的“签到制”改革为“报告制”,即教师到校后只要向年级组长报告即可,也就是教师要对直接聘任你的组长负责。这不仅没有影响教师的出勤率,反而激励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组长的责任感。教师们认为,改革签到制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体现了领导对教师们的信任,增强了教师自律的意识和行为。
对此,我们认真学习了学校管理学,并结合我们正在实施的责任教育进行了新的思考:我校实行的“责任”管理模式其实就是一种超规范管理,即制度管理不管怎么严,要求有多高,相对于道德准则高尚的人来讲,都是个下限。我们打造的责任教育特色,体现在管理上,就是要把外在的规定内化为教师的个人需要,变成教师内在的心理动力,使他们能够追求更完美的道德境界。在管理过程中,领导对教师的信任,必将在教师心中形成强烈的内驱力和责任感,并使他们将这种责任感体现在行动中。
三、特色创建,
是教师主体实践的集中体现
我们知道,教师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任何一所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必须通过全体教师的实践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所以我们要造就一批有鲜明特色的教师,为特色学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切实把特色建设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从而体现办学特色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做亮做大办学特色。
由于我校的特色为“责任”,因此,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建设。从“责任”的角度来说,教师不仅要有教育教学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更应该在工作态度(责任感、事业心)上有突出表现。我们认为,良好的师德应该成为推行“责任教育”的保障。我们首先引导教师学习、明确“责任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认识到“责任教育”特色创建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而为顺利、高效实施“责任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我们以师德演讲、工作考核、评优争先、名师队伍建设等为途径,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为学生责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且在不断的学习、研讨、活动、总结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从而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稳定、持久的发展。
四、特色创建,是促进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动力源
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不断完善特色办学理念,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努力发挥儿童生命发展的能动性,从而促进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特色创建,应该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动力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目标应包括: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尊重并理解他人;能对个人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认为“责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标如下:
以对家庭负责为起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报答。
根据上述目标,我们确定了责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三个方面。其中,对自己负责包括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对他人负责包括学会关心与爱护、学会理解与尊重、学会诚实与守信;对社会负责包括学会负责与承担、学会合作与交往、学会探索与创造。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探索了在环境氛围中熏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在活动参与中强化、在工作岗位中锻炼、在生活实践中磨练等具体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现在我校的学生基本已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学生逐步养成主人翁意识,初步形成了公民道德意识,学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学生学会给班级、给学校提合理化建议,合理地给同学提出批评或建议。根据我们的跟踪调查,实施责任教育以来,我校的毕业生升入初中以后还能得到持续的发展,高一级学校对我校毕业生的优秀素质给予了较高评价,特别是在责任心,包括自觉性、同情心、容忍度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家长对学生的责任行为认可度也明显提高。
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中,为更加规范、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品质和责任行为,我们组织教师历经近一年的时间编写了《责任伴我行》的校本课程教材,并开始试行。该教材共分为三个单元:1.责任在我心,主要是介绍一些规范性的要求,注重明理;2.责任在行进,主要是介绍一些名人责任故事、在责任教育开展中的一些活动方案或设计等,注重的是实践;3.责任我能行,主要是通过一些情境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辨析,侧重于判断。校本课程的开设,更有利于我校责任教育这一特色的打造。
随着对责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将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生存知识;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责任教育”,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含义;以更全的眼光来认识“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掌握生活的技能,从而做到以“责任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从我校创建、打造“责任教育”特色学校的轨迹不难看出,特色,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寄托着教师的期待,昭示着学生的进步;特色学校的创建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着一个积淀、显现、壮大、扩张的过程。特色学校要远离浮躁,摒弃肤浅,因为伴随着“特色”的应该是继承,是创新,是深远,是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