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咨询病例:
前言:临床上总是会不断碰到影像表现不典型,良性也可能、恶性也可能的肺结节,此时对患者来说手术开或不开都异常纠结,开了怕白挨一刀,不开又怕耽误病情,肿瘤转移。或许有许多人会说做下PET-CT呀!对的,但已经做了,也给了模棱两可的意见,你说怎么办呢?
临床资料:
基本信息:
女 68岁
主诉:
体检发现肺结节3年。
现病史:
3年前2020年拍片发现有肺结节,CT提示为右肺有钙化结节,且较小。去年11月拍片后,显示左肺部有一处10mm*7mm的实性结节,医生要求服用消炎药,三个月后复查。今年二月份复查时CT显示结节大小并无变化。医院要求进一步做PET-CT。无吸烟史,无家族史,没有肺部不适的症状。今为进一步咨询就诊。
希望获得的帮助:
这个结节在2020年的CT诊断单上没有提示,想知道2020年时这个结节是否存在,当时有多大? 根据DICOM的影像资料和PETCT的检查,能否判断结节的性质?有没有可能是错构瘤或是其他良性的肿瘤?是否需要做手术?
影像及相关检查报告展示与分析:
2020年时的报告示右上叶前段钙化结节,这是没有关系的。但没有重点提及左下叶基底段的结节。
2022年11月报告示左下叶后基底段实性结节,约10*7毫米。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
上图是2023年2月时的报告,明确提及了左下叶后基底段结节较2020年5月时有所增大。
病灶出现,红色箭头所指处是结节边缘部分,桔色箭头是它边上的血管。
血管好像紧挨着,没有明显被病灶牵拉或影响。
上图见血管较粗,与结节间隙不清。病灶轮廓清,边缘较光滑,周围较清爽。
病灶实性,密度高,边缘光。
上图见附近有血管似乎略有血管弯征。
病灶边缘略感有膨胀性。
上图见血管与结节紧贴着。
病灶圆形,边缘较光滑,与血管紧挨。
上图显示病灶与血管的关系,间隙似乎确实不清,但结节收缩力也不强。
上图见血管走行没有改变
增强CT冠状位纵隔窗,强化不明显。与血管关系密切。
矢状位见病灶有浅分叶征,有一定的膨胀性,但边缘总体较为光滑。
矢状位纵隔窗见病灶与血管的关系,且病灶内部似有点状低密度。
PET-CT示:左下叶后基底段结节,糖代谢增高: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炎性肉芽肿待排除。其实仍未能定性。
我的意见:
左下这个病灶从今年复查时报告说较2020年有增大来说,其实2020年时已经有了的,只是漏掉报了,那么是持续存在约3年了的实性结节,它仍没有钙化或吸收好转,反而有所增大,低度恶性的肿瘤是不能除外的。从影像上看,收缩力不明显,边缘比较光滑,似乎倾向良性些,但因为随访增大,而且是会有些肿瘤恶性的也表现为良性的影像特征,所以还是不能除外。这时候,我们考虑的是手术与否的利弊权衡。这个病灶的位置能够单孔胸腔镜下先局部切除以明确病理,若良性的,手术非常小,创伤也小,恢复也快,风险也低;而若术中快速切片是恶性的,则当然也是该手术的,是否要进一步切肺叶视病理的恶性类型再定。总体权衡后,我建议还是切了好。以上意见供参考!
感悟:
当肺结节良恶性确定不了时,随访对比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当然要依病灶具体情况来决定随访的间隔时间。而随访有变化时,从风险角度来考虑,权衡“手术证实是良性而带来的创伤”和“随访确实是恶性而带来的延误”之间如何平衡,才是决定是否手术干预的关键。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