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小学的时候就学过《枫桥夜泊》这首诗,我特别喜欢它的意境,暮色降临,江上笼罩着薄薄的轻雾,偶尔有鸟儿掠过江面飞回巢中,留下几声鸟鸣在江上,江边有零散的几株枫树在微风中摇曳,叶子却已或黄或红,水面上停着一艘乌篷船,船头的灯火忽明忽灭,在风中摇摆。很有画面感,也给人很沧桑的感觉。一位书生半坐在甲板上盯着火苗发呆,脸上一筹莫展,嘴里唉声叹气,很是沮丧,岸边很远的山上,有一座古寺,远远看去,寺庙大殿等古建筑依稀可辨,夜深了,悠远的钟声从寺庙中传来,更显得夜的幽静和主人公的孤独和落寞。我太喜欢这首诗,还把它抄在日记本上,配上我想象中的画面,不时地翻阅欣赏。

学习枫桥经验心得体会_枫桥经验总结材料_枫桥经验的心得体会

2007年的五一,我和我新婚妻子一起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到南方去度蜜月,期间我们游览了枫桥夜泊的景点,发现实地的景象和感觉与我想象的颇有不同。

到了景点,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了解到我们来到了苏州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古道的边上,虽然现在看来运河很窄,但在古代却是交通要道。看着静静的河水、长满青苔的河堤,还有斑驳的栏杆,我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画面,很多船只在河里穿梭,岸边商铺林立,酒肆旅店的招牌在风中招展,打招呼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荣的景象。

而《枫桥夜泊》中的江就是指这里的古道,诗中的江枫不是我理解的江边的枫树,而是河面上遥遥相望的两座桥,一座叫枫桥,一座叫江村桥,两座历经岁月的石桥在江面上遥遥相望,枫桥是通着姑苏城门的,而江村桥则通往一座寺庙,就是寒山寺。

这时我惊奇地发现,寒山寺竟然不是在山上,那为什么它在平地上却叫寒山寺呢,这还有一段传说,据说有一对孤儿兄弟,自小失散。长大后,弟弟听说哥哥在一座寺庙里做了和尚,就决心要去寻找他。风霜雪雨,寒冬酷暑,一路风尘,弟弟无怨无悔,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哥哥。这一天,已经累得面黄肌瘦的弟弟来到了苏州城。一打听,人家告诉他说:有啊,是有个北方来的和尚,就在城外枫桥边的一座寺中修行,身材模样都与你差不多。弟弟一高兴,顺手摘下一朵大荷花图个吉利,然后直奔枫桥边去了。哥哥正在吃饭,听说弟弟来了,端着盛素斋的饭盒就跑了出来。兄弟相见,激动地抱在了一起,欢喜之情难以言表。此后,弟弟也留在了寺里。因哥哥法号寒山,寺名就叫“寒山寺”。

枫桥经验的心得体会_枫桥经验总结材料_学习枫桥经验心得体会

我们沿着江边来到枫桥旁边,江面上停泊着一艘破旧的带篷的小船,甲板已干裂,旗幡已破烂褪色,虽然我们知道肯定不是张继乘坐的船,但他身上留下的岁月的痕迹,很能引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船停的地方正好在江面拐弯处,此处江面较宽阔,在旁边就是枫桥,我们拾级而上,穿过枫桥就来到了古城门,门洞两旁长满青藤,墙壁上长满青苔,台阶却是和桥上的一致,都是花岗岩质地,表面光滑,每一道台阶上都有一个半圆形的缺口,从桥上一直到城门里正好连在一起,导游说这是古代人推车进城的时候,车轮磨出来的,天长日久就成现在这样子了,站在这里,我觉得自己触摸到了历史,仿佛回到古时候,古装打扮的行人纷纷从我身边经过,有老汉正推着满载货物的手推车拾级而上,卖小玩意儿的吆喝着,缓慢的前行。门洞里的两间房门前站着短打扮的看门人正注视着行人。

实地游览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另有一番意境,虽与想象有所不同,却各有迷人之处,同样陶冶性情。

枫桥经验总结材料_枫桥经验的心得体会_学习枫桥经验心得体会

月落乌啼,轻雾弥漫的江面将永留我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