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把新学校带上优质之路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带给学生们不一样的“上课”感受。图为秋季季节课程结束时,孩子们兴高彩烈、意犹未尽。俞华 摄

当一所所崭新的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后,周边小区居民在欣赏建筑的同时,最关注的就是学校的发展——能否成为本地的拔尖名校,能否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在以天目湖风景享誉全国的江苏省溧阳市,新开发的城南新区于2017年建起了一所占地近百亩的小学,校园大楼现代漂亮、气势恢宏。更重要的是,仅用两年时间,这所新学校靠着做强内涵,“配”上了与亮丽外表相对应的“里子”,赢得了周边群众对其新优质的认可。学校2018年招生从“招不到”变为“收不下”,有效缓解了当地曾经盛行的择校热现象。

合人人和 打造强有力教师队伍

随着溧阳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兴小区的家长热切希望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而过去多少年,一提到薄弱的茶亭小学,周边家长纷纷摇头,大家宁愿舍近求远、花钱托关系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

2016年1月,市教育局委托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管理茶亭小学,更名为“溧阳市外国语学校(天目湖校区)”,2017年将学校整体搬迁至城南新区的新建校舍,更名为如今的永平小学,成为教育局直属学校。彼时,阮建林校长成为了这所全新学校的掌门人。

眼前一流的环境和设施设备,集智能、数字、无线于一体;几座别具风格的教学楼与花草树木相映衬,人工美自然美和谐统一,让阮建林感到了肩头担子的分量。新生的永平小学,在获得可持续发展后脱离“母体”外国语学校,接下来就必须打响自己的品牌。

永平小学的教师队伍,包含了外国语学校、茶亭小学和其他学校的教师。新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实现平稳融合,唤醒每一位教师的内在动力。每天,阮建林都在教师们中间,了解需求和提供支持:学校校本培训平台“永平教师成长营”,为丰厚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文化底蕴而开设;从“在线备课”“二次批注修改”“评价反馈”等环节着手推进数字化智慧课堂;精心策划的“智慧讲坛”,是让教师们从多视角分享教育智慧的微培训平台,关注教育、成长、育儿、美学、养生五大领域,创设有声有色工作、有滋有味生活、有情有义交往的美好教育生活。由此,展示的舞台上有魅力十足的教师形象,教师群里有充满正能量的语录,课堂里有用心执教的身影,办公室里弥漫着潜心钻研的气息……充满温情、真诚、关爱的管理,使教师中“闲人”少了,埋头工作讲奉献的多了;“挑刺儿”的少了,顾大局讲规矩的多了;人治现象少了,讲科学讲原则的多了,逐步形成了“工作踏实、学问笃实”的教师文化。

充盈智慧 成长课程促进成长

农家“屋舍”外,挂满了各色各样的丰收“果实”,远近“树木”已是一片金黄……在永平小学楼道里展示的“秋之色”课程道具,都是教师们用废旧物品制作和涂画出来的,为整座楼“洒”进了秋意——这是教师们统整语文、美术、科学等国家课程,刚刚上完的实践性课程“秋季季节课程”留下的“纪念品”:多科教师协同,带领学生观察秋天景色,通过树叶贴画、绘画、诗歌等形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学生们摘采秋天的果实和种子,通过“水果拼盘分享会”“农产品发布会”“种子贴画”等活动,认识各种常见植物的种子,感受大自然在秋天里的馈赠。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大力开发智慧校园校本课程,不断丰富课程形态。像这种在不同学科中分别嵌入节日元素的类似课程,永平小学教师们还通力合作上过《元宵节》:利用废旧红包做鞭炮灯笼、踩高跷、包元宵尝元宵、诵元宵诗词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沿着这样的探索之路,学校正在打造升级版的“致知、致远、笃行、崇德”四大课程体系。

“智慧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通过优化、整合和主题引领,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统领,提供可选择、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智慧课程”涵盖了“培智启慧”的基础性课程、“引智生慧”的拓展性课程和“明智融慧”的实践性课程。学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发挥各位教师专业特长,共开设了60多门选修课,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参加。攀岩、沙画、创绘、机器人、足球、茶文化等课程逐渐成为学校特色课程。

教师的智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课程的选择需求,促进了孩子们的智慧成长。一年多来,永平小学学生在省市级各项活动表现突出,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在2018年溧阳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六项评比活动中,永平小学一举拿下五个一等奖的令人瞩目的成绩。

合力协作 家庭教育拉动家长参与办学

永平小学的生源具有特殊性:现在四到六年级学生来自原老茶亭小学,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或外出务工隔代教育的孩子,这类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仅限吃饱穿暖不缺钱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管理难度就大。阮建林校长格外看重家庭教育,学校走向优质迫切需要家长的配合;而现实是代管家长文化低、教育方法落后。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大家访”,从生活、学习各方面建立“尊重、关爱、体贴、信赖”的班级文化,同时打开各种沟通渠道:开放家长群,推送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好文章;校园里和学校网站上专门开通了“校长信箱”,校领导细心用心为家长答疑解惑;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议,聘请专家来校讲座。这些,阮建林觉得都还不够深入。

“如何让孩子自觉不看电视?”“遇到孩子不会做的题目,家长该怎么办?”……一款《校长陪你做父母》的语音类节目在家长中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捧,因为话题都是家长时常碰到而往往不知所措的事情。节目每周一期,围绕学生实际和经常出现的问题,提供家庭教育指南。截至目前,《校长陪你做父母》节目已经播出了38期,主题包含如何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怎么看待孩子的分数、你会和孩子聊天吗、关注孩子睡眠、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等等。小话题在一点一滴地培育智慧型家长。

为了丰富校本课程,学校邀请家长按照提前申报的课题内容前来授课。涉及的内容包括美食制作、金融知识、手工制作、法制教育、茶文化、急救常识等10多门课程。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各显神通,在为同学们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使家校真正形成了教育合力。眼下,学校正在筹备“永平小学首届家长节”。

就这样,“翻天覆地”“脱胎换骨”成了周边群众形容城南新区这所新学校时用得最多的词语。如今,永平小学已经和其他几所学校成立了永平小学教育集团,一起走在前进的路上。

《中国教育报》2019年02月27日第5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